学术投稿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外科治疗

孔庆龙;郑伟;李荣;陈凛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副神经节瘤,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方法:1992 年 1 月至2001年 1 月经手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34 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手术中死亡 1 例,手术死亡率为2.6%.大部分病例有症状或肿块,11 例有功能.术前B超、CT、MRI均能准确发现肿瘤.34 例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 8 例(20.6%),良性 26 例(79.4%).结论: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

    目的: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方法:17 例患者手术切除气管病变后,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和重建气管.结果:15 例患者术后气管管腔通畅无狭窄,2 例患者出现气管狭窄,气管腔内置入支架后治愈.良性病变患者术后均可正常生活,长期生存.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是一种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臧德安;毕建立;王桂洪;李玉华;朱彦君;伍青;潘广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温储存对皮肤组织E-钙黏素和β-连接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黏附分子E-钙黏素(E-cadherin)、β-连接素(β-catenin)在不同温度储存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以探讨其与皮肤冷冻损伤的关系.方法:用 E-cadherin、β-catenin 抗体对 5 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与新鲜皮片组相比,-196℃ H 抗冻液中储存皮肤组织结构保存较好,E-cadherin、β-catenin 含量变化不明显,而 4 ℃、-20 ℃、-80 ℃储存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含量亦明显下降. 结论: 皮肤低温储存冷冻损伤与黏附分子破坏有关.

    作者:贾晓明;王翠娥;吴小红;李豫川;曹军田;甘永华;蔡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小板卫星现象浅析

    1 临床病例患者呈现右手指麻木,CBC 检查白细胞总数 6.2 ×109/L,血小板 280×109/L,Hb143 g/L,呈现典型的血小板卫星现象,即在90%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周围血小板呈卫星样聚集.

    作者:张弢;王亚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雷米芬太尼与苏芬太尼对失血性休克鼠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激活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血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肺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雷米芬太尼和苏芬太尼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 72 只,雌雄不拘,体重 250~300 g,建立改良Wigger失血性休克模型,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33±0.66)kPa,维持 180 min;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雷米芬太尼组、苏芬太尼组,后两组分别在复苏开始时静脉持续输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min)或苏芬太尼 0.05 μg/(kg·min).在休克前、休克、复苏 2 h、复苏 4 h,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每组每个时间点的动物数为 6 只.结果:动物休克时血中MDA含量升高,在对照组和苏芬太尼组,MDA含量持续升高;复苏2h和4h的含量约为休克前、休克时的1.8~2倍(P<0.05).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血中MDA含量升高不明显,复苏各时间点与休克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苏 2 h、4 h,雷米芬太尼组与对照组和苏芬太尼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中总SOD、肺内MPO的变化与MDA相似,复苏 2 h、4 h 雷米芬太尼组与对照组和苏芬太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DA、总SOD和MPO是反映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激活的敏感指标.等效剂量的雷米芬太尼与苏芬太尼相比,可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上述指标的变化,对于阻断急性肺损伤向多器官衰竭的发展具有有益作用.

    作者:郭英;张宏;张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鼠肾组织PAM染色法改良

    1 材料和方法1.1 大鼠肾组织石蜡切片Wistar大鼠肾组织石蜡块6块,每块切片2张,分别采用常规PAM(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namine)染色和改良法染色.

    作者:尹忠;师锁柱;张雪光;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适用于虚拟手术的鼻腔模型三维重建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鼻腔模型.方法:①对高分辨率的人体切片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②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③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结果:重建出的鼻腔模型在具有较少的面片数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结论:基于人体切片数据重建出的模型可较好地适用于虚拟手术中的复杂交互操作.

    作者:谭珂;郭光友;潘新华;王大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磷烧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磷烧伤过程中形成的磷酸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于健康Wistar大鼠背部注射磷酸溶液的方法,确定50%与100%致死量(D50与D100).参考标准 20 mg/cm2磷烧伤动物模型创面的残留磷含量,选取45%磷酸溶液制作磷酸烫伤模型,比较磷酸烫伤组(Ⅰ)、磷烧伤组(Ⅱ)、汽油烧伤组(Ⅲ)和热水烫伤组(Ⅳ)伤后的大鼠死亡率.结果:大鼠D50与D100分别为 110 mg 与 150 mg 磷酸;Ⅰ、Ⅱ组动物死亡率相似(60%以上),显著高于Ⅲ、Ⅳ组的30%.结论:磷烧伤在磷烧伤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磷酸,是磷烧伤中毒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桂珍;阮仕荣;胡安军;卢青军;胡秀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女性SLE患者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1 例我院1996~2002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32岁(范围11~56岁).诊断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将患者按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评定积分,累计4分或以上者为活动期,小于 4 分者为缓解期.所有患者均排除妇科肿瘤.正常对照组 40 例,均为健康体检女性,平均年龄 31.68 岁(范围15~55岁),年龄与患者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亚强;颜平;王福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红蛋白基因在大脑和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脑红蛋白(NGB)基因在大鼠脑组织和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方法:① wistar大鼠,取脑固定于4%多聚甲醛,提取纯化质粒、NGBcRNA探针标记,原位杂交组化法检测NGBmRNA在正常大鼠脑中的分布.②人的13种组织总RNA各取 2ug,逆转录成cDNA,1ul作为模板做PCR.设计间并性引物,逆转录成cDN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定量分析电泳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① NGBmRNA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神经元、扣带、梨状皮质、海马各区、丘脑、小脑等. ②人13种组织中有NGBmRNA的表达,不同组织NGBmRNA扫描的相对光密度值(OD)不同,胎肾、肝、大脑皮层高于全脑,提示除脑组织外机体其他组织亦有NGBmRNA的表达.结论:NGB基因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其蛋白质及mRNA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质,不同脑区的NGBmRNA阳性细胞的密度不同.人体不同细胞组织中也有NGBmRNA的表达,提示NGB基因并不是神经系统所特有的,NGBmRNA可能在机体较为广泛的区域中发挥着作用.

    作者:王航雁;邓美玉;王静;王萍;安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结核药物预防肝损害合理用药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住院确诊的肺结核,既往曾患乙肝,目前澳抗阳性患者 60 例.其中男 39 例、女 21 例.年龄 18~60 岁,平均 39 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 20 例.I组:单纯抗痨药治疗组;II组:抗痨药+联苯双酯;III组:抗痨药+古拉定.各组治疗方案均含INH、RFP、PZA.每半月查肝功 1 次.联苯双酯、古拉定为保肝药物.

    作者:王金河;王心静;刘金伟;裴宁;仲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滤过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的临床护理

    1 临床资料 8 例重症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男性 6 例,女性 2 例,平均年龄24~72 (46±9)岁,烧伤总面积为84.3%±12.5%,治疗前平均血钠浓度(170±7)mmol/L(160~179mmol/L).均使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

    作者:张晓影;柴家科;申传安;王淑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烧伤治疗措施改进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措施的进步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997年 3 月至2003年 2 月入院的烧伤患者 2 721 例.其中烧伤面积≥30%者 248 例,<30%者 2 473 例.分析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半数致死面积(LA50)、Ⅲ度LA50.改进的治疗措施主要针对危重烧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平均住院天数 25 d,总的治愈率达99.71%,LA50 为98.97%,Ⅲ度烧伤面积LA50为89.32%,较我所既往报道有进一步提高.结论:治疗手段的改进完善了危重烧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而提高了烧伤治疗水平.

    作者:杨红明;柴家科;梁黎明;李利根;高建川;吴炎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方法:1992 年 1 月至2001年 1 月经手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34 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手术中死亡 1 例,手术死亡率为2.6%.大部分病例有症状或肿块,11 例有功能.术前B超、CT、MRI均能准确发现肿瘤.34 例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 8 例(20.6%),良性 26 例(79.4%).结论: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孔庆龙;郑伟;李荣;陈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雷米普利和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和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将 44 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 5 组,分别给常规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含10%椰子油和0.05%胆固醇)、高脂饲料加雷米普利(2 mg·kg-1)、高脂饲料加氯沙坦(10 mg·kg-1)和高脂饲料加雷米普利(2 mg·kg-1)与氯沙坦(10 mg·kg-1)处理 12 周,测定血压、血脂、AS斑块面积和肝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数据表明雷米普利和氯沙坦不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P<0.001)和肝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 雷米普利能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P<0.05),结果还显示雷米普利与氯沙坦联合应用能提升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P<0.05),各药物处理组的AS斑块面积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普利与氯沙坦具有一定的抑制AS形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和改变脂代谢有关.

    作者:汪德清;Thomas G Neil;丁保国;田亚平;Tomlinson Brian;James AE Tony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水平干预对AngⅡ作用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II(AngII)两种亚型受体AT1-R、AT2-R拮抗剂(Valsartan和CGP42112A)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阻断剂,观察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从受体和MAPK信号不同水平的阻断是否能有效干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为寻找新的心衰预防与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AngII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和AngII受体拮抗剂及MAPK抑制剂的干预作用.结果:AngII刺激心肌细胞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一定时间内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心肌细胞活力变化;使用Valsartan、PD98059可有效抑制AngII引起的心肌细胞活力改变;CGP42112A干预后对AngII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的作用主要通过AT1-R介导;与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的ERK信号介入了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这对了解AngII在心功能不全代偿和心力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上探讨细胞信号系统不同层面对心衰进行干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爱萍;陈光辉;李天德;刘航;易军;王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了 92 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老年胃癌预后与血小板计数、体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血小板增多是影响老年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TNM分期Ⅰ期、无淋巴结转移和血小板≤30×1012/L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2%、92.3%、86.7%,而Ⅳ期、淋巴结转移和血小板>30×1012/L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41.7%、44.44%、50%(P<0.01),根治性手术仍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血小板增多是影响老年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栾复新;王孟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青年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特点分析

    目的:根据多导睡眠仪的监测结果,分析中青年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的特点.方法:①对经多导睡眠仪确诊的16例重症OSAS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 PSG)信号进行分析.16 例患者中 35 岁以下的青年人 8 例,40 岁以上的中年人 8 例.②比较两组患者各睡眠时相的呼吸事件所占的百分数.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紊乱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氧减指数(saturation impair time index ,SIT90-70 )、平均氧饱和度、低氧饱和度、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长呼吸暂停时间.结果:①青、中年患者Ⅱ期睡眠中呼吸事件所占的百分数有显著差异.Ⅰ、Ⅲ+Ⅳ期睡眠中呼吸事件所占的百分数青年组均比中年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AHI指数、氧减指数、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均有显著差异.结论:①中青年患者非快动眼睡眠(non -rapid-eye-movement, NREM)中呼吸事件发生的频率存在差异.②青年患者AHI和SIT90-70高于中年患者,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低于中年患者.

    作者:肖红喜;胡敏;温伟生;祝静;杨舸;周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支气管肉芽肿1例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0 岁,干部.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短,在当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检查其活检病理诊断为:支气管内肉芽肿.多次接受局部肉芽刮除、激光烧灼手术,效果不佳.由于反复发作支气管阻塞、哮喘、肺部感染而赴上海某医院行支气管内放支架,症状缓解,但 3 个月后复发,后到广州某医院行电烧后缓解,3 月后再次出现咳嗽、哮喘、伴有血痰,又先后行电烧两次,效果均不佳.

    作者:何昌秀;王迎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银屑病患者血小板天然免疫分子CD35、CD59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和仪器美国 BD-Facscan型流式细胞仪,鼠抗人CR1(CD35)单克隆抗体购自丹麦Dako公司,羊抗鼠IgG(FITC)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鼠抗人CD59(R-PE)、CD2(FITC)单克隆抗体均购自美国BD公司.

    作者:刘辉;罗平;顾军;郭峰;钱宝华;刘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391 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程度、病死率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六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1 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62 例,发生率为15.9%,上消化道出血随年龄增长而多发,≥70岁者占51.6%,出血性脑卒中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1),丘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高于其它部位出血﹙P<0.05,P<0.01),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其它脑梗死(P<0.01,P<0.05),重型脑卒中高于轻、中型(P<0.0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24.2%,未并发出血组病死率3.6%,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任爱民;陆一平;潘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