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ARS病毒抗体效价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欧阳锡林;刘景汉;王海宝;于洋;马曙轩;许红民;姚伟;张婷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血清, 抗体, 效价, 方程
摘要:目的:建立抗SARS IgG和IgM抗体效价定量测定方法.方法:①在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诊断试剂盒和IgM诊断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选择IgG、IgM标准血清样本,作系列稀释,建立效价和吸光度标准曲线,采用电子表格获得佳拟合方程式,应用于标本血清效价计算.②应用该方法测定 80 例康复期SARS患者血清SARS IgG、IgM抗体及其效价.结果:①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方程式,R2均可大于0.99.②80名康复期SARS住院患者血清中SARS病毒IgG 抗体 61 名阳性,效价为31.9±40.0(1.1~264.0),偏度系数为3.677;19 例阴性.80 名康复期 SARS 住院患者血清 SARS 病毒 IgM 抗体 19 名阳性,效价为2.59±1.35(1.1~5.5),偏度系数为 0.927.结论:①SARS冠状病毒抗体定性诊断试剂盒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选择IgG、IgM标准血清和采用电子表格得出相应的佳拟合方程式后,可计算出患者血清SARS病毒抗体效价.②SARS病毒抗体阳性的康复期SARS患者血清中的SARS IgG抗体呈偏态分散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SARS患者呼吸机造成的污染及消毒

    1 呼吸机的污染1.1 回路的污染在呼吸机用于呼吸性传染病(如 SARS)患者时,呼出气体经呼气流量传感器、呼气压力传感器、呼气阀后排放于室内,在此过程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气体通过呼吸外回路和呼吸机内回路的呼气支时,污染以上部件.患者的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通过呼吸回路及内回路的呼气支时凝结为水,这样的高湿环境正有利于大量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作者:刘延武;程中伟;赵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螺旋CT在SAR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肺CT在SARS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鉴别肺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复习 50 例发热患者X线胸片及CT的影像特点.结果:X线胸片正常而CT检查有磨砂玻璃影后临床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者3例,胸片显示小片状影的在CT像上为结节灶 2 例;结论:肺CT比普通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灶准确,CT在SARS早期是发现和诊断的佳影像检查手段.

    作者:张燕群;田树平;胡向红;李景财;邵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SARS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方法:总结护理 25 例SARS患者的经验.结果:在护理SARS 患者中要注意患者的护理诊断,流行病学史,特别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而且加强SARS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水平.结论:在治疗SARS 患者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吴海波;田沈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SARS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

    2003年4 月,我们收治的 5 例重症SARS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使用IUITRA型无创正压通气后,效果满意.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配合及护士的正确操作,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鸣真;赵海岚;韩春红;刘晓联;于忠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性医院SARS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措施及评价.方法:选择某医院2003年 3~4 月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①共发生医院感染病例 30 例.②流行病学特点:在 3 月中旬和下旬有 2 个发病高峰, 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 5 个楼层的 4、5 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大且合并较重基础病,而受染医护人员以一线中青年为主.③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SARS进一步扩散的继发传染源.④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并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传染源,增设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立医学观察区,病区通风和消毒,严禁探视和加强人员防护等措施,医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费也淳;何耀;刘殿荣;钟光林;石青龙;姜勇;邢玉斌;宋艳华;王磊;刘广东;霍霄鲲;索继江;陈世平;刘振立;苏元福;朱士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门诊医护人员预防SARS感染方法的探讨

    1 控制传染源1.1 规范患者就医流程为加快诊治速度和转运速度,尽快缩短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我们执行简便快捷的患者就医流程,以减少SARS的漏诊和交叉感染.

    作者:王玉锋;聂英娟;陶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发热隔离病房住院患者43例分析

    1 临床资料2003年 4 月29日至2003年 5 月20日共收治发热患者 43 例,年龄在 18~72 岁,其中男 25 例,女 18 例,全部患者均因发热住院,体温在37.6~39.5 ℃.43 例患者确诊为SARS的患者 4 例,男 2 例,年龄分别为 47 岁、48 岁,女 2 例,年龄分别为 21 岁、26 岁,均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均发热,轻咳 2 例,胸痛 1 例,气短 2 例,4 例胸片显示大片状或片状多发阴影,短期内增大,均无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咳黄痰,2 例血白细胞小于 4 000×109/L,1 例大于 12.0×109/L,1 例正常.疑似SARS患者 2 例,有SARS患者接触史,年龄分别为 20 岁,22 岁,均发热,血白细胞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粗重、模糊.37 例患者为非SARS患者,诊断及临床特征见表1.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疑似SARS的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我院传染科隔离病房从2003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20日共收治疑似SARS患者 28 人,其中确诊SARS7人,其余均排除SARS.

    作者:刘一;高和;刘舸;石进;周晓武;宁波;梁乙安;刘东;闫超;卫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 SARS患者心理反应分期及护理1.1 恐惧期许多患者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对SARS的不了解,认为此病无药可治及担心将病传染家人,心理上有负罪感.患者出现突发心悸、胸闷、窒息和眩晕感;有的出冷汗、手抖、站立不稳,心理非常紧张、害怕,担心从此再见不到家人;有的甚至连遗书都写了.此时,护理上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为其提供有关SARS的正面信息.护士应关心并鼓励他们有效地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以痊愈出院的范例说明此病的可治愈性.

    作者:张秀梅;刘筱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无创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SARS的探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国内外及我院的应用经验均证明是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重要有效手段,但应用CPAP压力过大(1.2 kPa以上)时,因为呼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相等;一部分患者胸腔内压力过高,回心血量(上、下腔静脉回流不畅)受到影响,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腹胀、下肢水肿加重甚至肝脏瘀血等不良反应.有些中度或重度SARS患者年龄较大,在缺氧严重情况下继续引起心、脑等多器官危害,心肌酶谱显著增高.用较高水平的压力(CPAP)会使患者感到如迎着大风跑步的不适感,因而一部分SARS患者刚一接触CPAP时就拒绝这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这一部分患者失去了佳治疗时机,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作者:聂舟山;王洪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定点收治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

    文章分析了SARS定点收治医院对影像学检查设备、体液检查设备、支持与治疗设备以及其他医疗设备的特殊要求,并根据SARS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建立临时性SARS定点收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的原则:少而精、网络化、傻瓜型、一次性、同型号、非接触的原则.

    作者:张楠;周丹;刘尚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发热门诊1 100例患者诊断分析

    1 临床病例自诉发烧体温 37 ℃以上的患者,男性 730 例,女性 370 例.年龄大 81 岁,小 14 岁,平均年龄 35 岁.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880 人,军队干部及家属 70 人,本市居民 250 人.体温 36~37 ℃患者 60 例;37~37.5 ℃患者 646 例;37.5~38 ℃患者297 例;38 ℃以上 97 例.

    作者:封锦芳;樊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管理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

    阐述医院感染管理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①提供技术保障.建立合理的布局和流程;制定有效的医学防护;建立一整套防治SARS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科学指导消毒工作.②进行全员培训.进行防治SARS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考核,解决有关咨询.③严格的监测和督查.建立监控网、督查组和督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掌握SARS发病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目标和方法.由次,有力地保证了我院做到医务人员、住院患者、营区各类人员没有发生SARS感染.说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SARS防治中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作用.

    作者:易滨;刘希华;王健康;李小龙;张思兵;刘军;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 流行期间消毒剂对健康人体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3 年 4 至 6 月间因反复吸入消毒剂微粒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 86 名患者皆有咽喉部痒痛、刺激不适、胸闷、咳嗽甚至喘憋、呼吸困难.男 34 例、女 52 例,年龄 7~72 岁,青壮年居多,平均年龄 43.5 岁.所有患者有反复吸入消毒剂病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心、肝、肾、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哮喘家族史.

    作者:王培兰;金贵清;刘庆峰;刘又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5 例SARS患者的诊断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从 2003 年 3 月至 5 月先后收治了 25 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其中男性 13 例,年龄 16~66 岁,平均 32.9 岁;女性 12 例,年龄 26~73 岁,平均 40.8 岁.符合我国卫生部2003年 4 月制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后转院 23 例.确诊SARS重症患者 8 例,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者 7 例.死亡率8%(2/25)均系 60 岁以上有并发症患者.

    作者:聂舟山;段蕴铀;王洪武;王海龙;蒙果;付山峰;曹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7 例SARS疑似患者的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37 例SARS疑似患者均来自2003年 3 月 21 日至2003年 5 月 6 日我院传染病科住院患者.男 24 例,女 13 例,年龄 18~73 岁,平均(33.52±4.56)岁.

    作者:周平;司慧远;关键;刘春灵;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 流行期间老年发热病区护理管理

    1 病区环境管理1.1病区区域管理划分病区功能区域,严格分区域管理.在病区入口处和各区域交界处设置明显标识,放置消毒脚垫,不同区域的医疗物品、清洁用具相对固定,避免混用,避免跨区域活动.

    作者:武淑萍;赵玉香;侯惠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7 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病程、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白细胞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以 37 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一致的治疗方案,定期化验外周血WBC、CD4+淋巴细胞,血培养、痰培养等.对其特点、病情和治疗做统计学分析.结果:62.1%患者在病程的(15.67±5.39)d 出现WBC细胞上升,平均为(15.717±3.4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4.2±10.3)%,其变化与临床分型、CD4+淋巴细胞降低,激素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相关,抗生素治疗与轻、重症患者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WBC升高可能为继发细菌感染或自然病程所致,抗生素治疗主要为辅助用药.

    作者:李楠;朱超慧;周历;王波;石玉玲;刘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病毒基因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关系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1.1 痰标本留取 20 例健康人,15 例发烧非 SARS 患者和 72 例不同病情 SARS 患者痰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取 5 ml 放入无菌管中,保存于 -20 ℃.标本使用前置 95 ℃水浴中灭活 0.5 h,才可用于 RNA 提取.

    作者:匡铁吉;梁艳;董梅;刘金伟;何菊芳;雷红;孟祥红;佟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超短波治疗对SARS患者症状及情绪变化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2年 3 月~5 月收入SARS病区的患者 49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综合超短波治疗组).对照组 27 例, 男 21 例,女 6 例,平均年龄(33.8±18.2)岁,入选前平均病程(8.59±2.67)d,出院时确诊为 SARS 22 例,疑似 5 例.治疗组 22 例,男 16 例,女 6 例,平均年龄(30.2±14.2)岁,入选前平均病程(7.14±2.93)d,出院时确诊为SARS 19 例,疑似 3 例.所有患者体温均已正常.

    作者:张利峰;郑光新;张艳;刘广林;赵晓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