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侧睁眼闭眼引起的全脑脑电图差异研究

王坤;崔维棋;李国珍;陈昭燃

关键词:脑电图, 脑电区域能量, 单侧, 睁眼, 闭眼
摘要:目的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脑电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脑电谱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早期对闭眼和睁眼差异的研究结果多集中在位于枕叶-顶叶的α波的幅度的变化,闭眼幅度大于睁眼.本文主要探讨单侧眼睛(左眼和右眼)分别睁开和闭合时所引起的七波段脑电图谱:Delta(0.5~3.5 Hz),Theta(4~7 Hz),Alpha-1 (7.5~9.5 Hz),Alpha-2( 10~12 Hz),Beta-1(13~23Hz),Beta-2(24~34 Hz) and Gamma(35~45 Hz)的差异.方法 受试者为15名健康男性(年龄19~27岁),静息状态下,在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中,将随机单侧睁眼闭眼(左开/左闭,右开/右闭)作为刺激,采用电脑自动记录七波段脑电图(128-导EEG).结果 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区域能量:中间频率波段alpha-1与alpha-2闭眼时明显高于睁眼时( alpha-1,P =0.038;alpha-2,P=0.02),而比较单侧睁眼闭眼alpha-1与alpha-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pha-1,P =0.502;alpha-2,P=0.984),其他波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眼情况下α波功率显著高于睁眼,而在比较七波段单侧眼睛睁闭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单侧外界光线刺激引起的对侧大脑半球及视觉皮质的变化,经过视交叉传入,胼胝体整合两边的头脑反应是一种持续性变化(2 min),从而使两侧EEG区域能量图一致.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 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 A,rpiA ),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 根据GenBank中变异链球菌UA159株基因组rpiA的DNA编码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的DNA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pGEX-6p-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对培养温度、IPTG用量、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标蛋白;用SDS-PAGE和质谱对目标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经质谱鉴定及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为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蛋白.经过纯化,得到纯度高达95%的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结论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变异链球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A蛋白,并建立了纯化工艺,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变异链球菌属核糖-5-磷酸异构酶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武文琦;丛旭珍;殷爱红;胡家;翟方丽;李慎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γ-谷氨酰基转移酶冰冻混合人血清候选标准物质的制备和稳定性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冰冻混合人血清候选标准物质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观察并分析其在-80℃保存的稳定性.方法 对收集的GGT血清按5个浓度水平进行混合过滤分装,同时分别在0、7、30、60、120、180、330、360、390、750 d测定GGT冰冻混合人血清候选标准物质,采用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检验,评价其稳定性.结果 在750 d以内,C1~C5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的P值均>0.05(C1~C5测定结果P值分别为0.886,0.753,0.585,0.571,0.945).结论 本实验室采用的GGT冰冻混合人血清候选标准物质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且候选人血清标准物质在750 d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徐静;张建平;王清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侧睁眼闭眼引起的全脑脑电图差异研究

    目的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脑电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脑电谱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早期对闭眼和睁眼差异的研究结果多集中在位于枕叶-顶叶的α波的幅度的变化,闭眼幅度大于睁眼.本文主要探讨单侧眼睛(左眼和右眼)分别睁开和闭合时所引起的七波段脑电图谱:Delta(0.5~3.5 Hz),Theta(4~7 Hz),Alpha-1 (7.5~9.5 Hz),Alpha-2( 10~12 Hz),Beta-1(13~23Hz),Beta-2(24~34 Hz) and Gamma(35~45 Hz)的差异.方法 受试者为15名健康男性(年龄19~27岁),静息状态下,在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中,将随机单侧睁眼闭眼(左开/左闭,右开/右闭)作为刺激,采用电脑自动记录七波段脑电图(128-导EEG).结果 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区域能量:中间频率波段alpha-1与alpha-2闭眼时明显高于睁眼时( alpha-1,P =0.038;alpha-2,P=0.02),而比较单侧睁眼闭眼alpha-1与alpha-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pha-1,P =0.502;alpha-2,P=0.984),其他波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眼情况下α波功率显著高于睁眼,而在比较七波段单侧眼睛睁闭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单侧外界光线刺激引起的对侧大脑半球及视觉皮质的变化,经过视交叉传入,胼胝体整合两边的头脑反应是一种持续性变化(2 min),从而使两侧EEG区域能量图一致.

    作者:王坤;崔维棋;李国珍;陈昭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到达设定的不同灌注时间点取血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检测肾组织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2)及病理情况.结果 在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6和24h时,实验组的Cr、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cl-2免疫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再灌注的各时间点,实验组的血清TNF-α含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光镜下对照组的肾小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程度重;实验组的肾小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假手术组肾小管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他克莫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表达水平和增加肾脏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武飞;刘致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细菌16SrRNA基因PCR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目的 确定阴道主要角色菌的分离率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关系,建立BV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临床Amsel标准筛选91例BV患者、82例健康对照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PCR检测标本中的卷曲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人型支原体等11种角色菌.比较上述细菌分离率与BV发生的关系.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佳的用于BY诊断细菌检测组合.结果 与BV密切相关的阴道细菌有纤毛菌属、阴道阿托波菌属、巨球菌属、羞怯动弯杆菌属、普雷沃菌属.上述细菌的分离率在2组样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联合检测阴道阿托波菌属、纤毛菌属、普雷沃菌属作为BV的判断标准时,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78.05%.结论 BV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性疾病,通过PCR方法检测主要致病菌或致病菌组合,可以有效地对BV进行快速分子诊断.

    作者:吕治;彭国丽;苏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肿瘤干细胞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由于其具有自我更新、高分化潜能、高致瘤性等特性,目前,在血液肿瘤、乳腺癌、脑肿瘤及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各种CSC的鉴定与分离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复习了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概况,对肿瘤干细胞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作者:崔开宇;孔宪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肠球菌GyrA基因突变和多重耐药泵与氟喹诺酮耐药性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肠球菌GyrA基因突变和多重耐药泵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全部试验菌株使用VITEK 2-Compact仪器和GPI卡进行鉴定.通过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检测对左氧氟沙星(Levo)与环丙沙星(Cip)耐药的30株粪肠球菌和10株屎肠球菌GyrA基因有无碱基发生突变,并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其突变类型.检测了30株粪肠球菌在M-H琼脂中加入终浓度为20μg/mL利血平后Cip MIC值的改变.结果 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40株对Levo和Cip同时耐药肠球菌均扩增出GyrA基因,其中有24株粪肠球菌和4株屎肠球菌的单链泳动带与粪肠球菌ATCC 29212和敏感菌株的单链泳动带相比较出现异常.其中粪肠球菌在第87位上有密码子改变:GAA变为GGA;屎肠球菌在第83位有密码子改变:AGT变为TAT,这些突变均可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M-H琼脂中加入利血平可以提高部分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结论 用PCR-SSCP法检测40株肠球菌的GyrA基因并通过测序分析,显示有70%(28株)肠球菌碱基发生了突变,说明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是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药物泵出等耐药机制的存在.

    作者:闫东辉;许淑珍;苏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在外科技术中彰显人文关怀的领航者——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孙家邦教授

    医学是将高技术应用于人类疾病诊疗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与完善只有和对患者治疗需求的理解与人文关怀高度结合才能真正造福于患者,同时,现代医学的日趋复杂要求医生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和知识传承的意识与能力,所以一个好的医者必然是—个以无限的努力求索生命价值的医学领航者,孙家邦教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张钰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种灵长类动物帕金森病模型行为检测方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反射障碍等[1-2].PD多在40岁以后发病,随着老龄化日益加重,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3-5].研究显示PD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改变表现出慢性进展的特点,这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慢性进行性退变有关[1-7].目前,有关PD模型实验大部分来自于啮齿类低等动物模型,缺乏高等灵长类动物试验[5-8],其原因是对高等灵长类动物PD模型行为学变化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9-10].

    作者:刘玉军;鲁强;陈庆友;张进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

    目的 通过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转录活性,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低氧诱导的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①将PC12细胞接种于12孔板,在20%常氧和3%低氧环境中培养24h,在光镜下拍照并应用计数方法记录PC12细胞的生长情况.②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中培养24h后,用细胞活力检测剂(a novel tetrazolium compound,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 -2- (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 inner salt,MTS)检测PC12细胞的生长情况.③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分别用5 nmol/L、50 nmol/L、500 nmol/L的低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棘霉素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后,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①细胞计数和MTS法检测细胞活力的结果均显示3%的低氧条件可明显诱导PC12细胞死亡.②不同浓度的低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棘霉素处理PC12细胞24h之后,低氧和常氧的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区别.③不同浓度的低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棘霉素处理PC12细胞48 h之后,低氧不再促进细胞死亡,相反,低氧条件处理的细胞活力明显好于常氧.结论 低氧会促使PC12细胞死亡,棘霉素抑制HIF-1α的转录活性24h后,低氧对PC12细胞的促死亡作用减弱;48 h后,低氧组的细胞活力还可超过常氧组.这表明,低氧下过量的HIF-1α转录激活对细胞是有害的.

    作者:李冉;王勇;宫晓丽;范明;王晓民;朱玲玲;汪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D3 + CD4 - CD8 -( double negative T,DNT )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92例CHC患者、93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的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8.57%±6.16%)高于正常对照组(6.78%±4.50%)(P<0.05),其绝对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CD4+%,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梁骑;焦艳梅;计云霞;李田;吴昊;张国元;唐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直接进样定性检测化合物实验条件的研究

    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1].对于表征有机化合物而言,第一步和重要的步骤就是快速准确地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恰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成为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不可缺少的检测工具之一.本文中用到的质谱是Waters公司的型号为Quattro microTM API的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它的可测质荷比范围为2~2000 m/z,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检测,所以可用于药物化学实验反应中间产物、目标化合物以及副产物的定性检测.

    作者:赵逸松;宋学英;薛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35名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n thickness,IMT )分为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根据斑块面积(carotid plaque area,CPA)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组,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CXCL16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血清CXCL16浓度与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清CXCL16浓度是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P=0.003.P=0.005).结论 CXCL16是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CXCL16浓度可能成为发现早期动脉硬化的方法.

    作者:王克迪;刘志忠;王瑞珉;康熙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神经内外科脑脊液标本细菌流行病学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并比较神经内外科脑脊液标本培养阳性的细菌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期对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送检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简称药敏)试验,比较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1)细菌构成比比较:革兰阳性菌(G+菌)在神经外科中的比例(67.2%)高于神经内科(56.1%),铜绿假单胞菌在神经内科革兰阴性菌(G-菌)中所占比例(20.4%)高于神经外科(6.7%),鲍曼不动杆菌在神经外科G-菌中的比例(37.8%)高于神经内科(22.4%).2)细菌药敏: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高,G-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比神经内科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更高.神经外科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更敏感.结论 神经内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监测并比较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可为神经内外科颅内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可靠数据资料.

    作者:荆楠;唐明忠;刘志忠;康熙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胰岛素防治大鼠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neuropsychologic sequelae,DNS)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CO气体法制备模型.将中毒后存活的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CO中毒模型组,CO中毒模型+胰岛素组.胰岛素组给予1.2mL胰岛素葡萄糖溶液(2 U/Kg胰岛素、2g/kg葡萄糖)快速腹腔注入,连续给药7d;模型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7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1~5周逃避潜伏期,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5周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腹腔注入CO后,模型组大鼠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脑神经细胞凋亡明显;胰岛素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善,脑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细胞凋亡减轻.结论 胰岛素能够改善大鼠认知功能,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存活神经元的细胞形态,对大鼠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廖秋菊;王晶;秦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6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44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80例),了解两组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1)444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正常,占71.2%,180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仍然异常,占28.8%,其中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 18例,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32例,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130例;2)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GDM诊断的孕周较糖代谢正常组早,空腹血糖、孕前及产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均较正常组高,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相关合并症、DM家族史的比例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母乳喂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部分GDM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可恢复正常,28.8%(180例)的孕妇产后仍然存在糖代谢异常;2)孕妇GDM诊断孕周早、孕期空腹血糖高、DM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孕期合并相关合并症、孕前及产后高BMI、高脂血症等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

    作者:周莉;吴连方;范玲;李晓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念珠菌药物的耐药特性分析

    真菌侵袭性感染日益增多,抗真菌药大量应用导致念珠菌耐药菌株相继出现.本文旨在介绍抗念珠菌药物的特点、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和要求、国内外耐药现状及念珠菌感染治疗选药推荐等内容.

    作者:曾昭瑛;苏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八年变迁研究

    目的 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年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保持膳食结构分类不变对老年人在2000年的膳食特点进行描述,对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 可将北京市老年人按照膳食结构分为三型:营养充足型(314人,45.0%),中间型(259人,37.1%)和主食肉类为主型(125人,17.9%).以上研究对象除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外,各组生化指标在2000年的水平均高于其在1992年的相应指标.结论 不同膳食结构的老年人八年后膳食习惯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量不同,但确认关联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入时间依从协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

    作者:王玮;汤哲;李霞;高琦;孙菲;刁丽君;郭秀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银屑病样模型的研究进展

    在研究人类银屑病复杂表型与发病机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然发生的可模拟银屑病的疾病模型,该研究曾一度停滞.但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已模拟出多种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与银屑病较为相似的模型.本文通过对多种银屑病相关模型的总结与评价,分析各模型的优势与局限,为银屑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底婷婷;赵京霞;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丘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6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丘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ganglioglioma,GG)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丘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丘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偏身运动感觉障碍,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2.5岁.6例肿瘤镜下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3例出现对侧肢体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加重.6例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2例恢复正常工作,3例生活可自理,1例间变性神经节胶质细胞瘤患者复发后死亡.结论 丘脑神经节胶质细胞瘤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间变性神经节胶质细胞瘤预后差,术后应长期严密随访.

    作者:耿素民;张力伟;郝淑煜;吴震;贾桂军;张俊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