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调查

王莉;孟凡

关键词:念珠菌感染阴道炎, 早孕期
摘要:为调查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北京妇产医院门诊2 138例早孕(孕5~10周)人工流产者术前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情况.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17%;不同年龄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不同炎症程度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9孕次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1~2孕次组为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卟啉病的脑损害--皮质盲1例报告

    血卟啉病是一种临床并不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双枕叶损害所致的皮质性失明临床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惠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敏感性调查

    调查近3年来我院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从痰标本中分离出334株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发现: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5.4%)、克雷白杆菌(10.8%)、产碱杆菌(10.2%)、大肠杆菌(6.0%)、溶血葡萄球菌(4.2%)、表皮葡萄球菌(3.9%)、金黄色葡萄球菌(2.4%).对革兰阴性(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对革兰阳性(G+)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达100%.结果提示:教学医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监测细菌耐药性对控制这种局面十分重要,同时应注意增强病人抵抗力及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作者:邱小建;孟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现状分析

    对944例门诊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既往诊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误诊原因.944例患者在病后<0.5年确诊者占35.1%,在病后0.5~<1.0年内确诊者为26.3%,在病后1.0~<2.0年内确诊者为17.6%,在病后2.0~<3.0年内确诊者为8.5%,在患病≥3.0年后确诊者为12.5%.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规定为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发病年龄≥40岁者规定为普通型PD.震颤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1.7±1.9)年,普通型PD确诊时间为(1.4±1.7)年,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2.6±2.4)年,普通型PD为(1.6±1.8)年,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较普通型PD晚.

    作者:马凯;李勇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探讨

    为探讨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需要骨科手术治疗的17例并存有糖尿病的患者利用正规胰岛素进行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整,血糖控制指标为:空腹<7.8 mmol/L,餐后2 h<11.1 mmol/L.术后随访时间12~42月,平均20月.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骨科疾病均已治愈,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结果提示:胰岛素优于口服降糖药,能够及时有效控制血糖,争取佳手术时机,是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理想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糖尿病的手术并发症.

    作者:石永常;刘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相关因素的分析

    为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母亲孕产期等因素的关系,收集和分析1988年至1997年我院分娩的低出生体质量儿215例的有关资料.发现:10年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平均发生率为1.60%,有逐年下降趋势;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母亲的分娩年龄、分娩孕周以及妊娠并发症有关.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妊娠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吴庆庆;张李松;岳书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髓复康调节大鼠大脑自由基含量的实验研究

    为检查脑撞击伤后,脑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髓复康对这种变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髓复康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将4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G)组、空白对照(BG)组和髓复康治疗(SG)组.后2组行顶骨环钻开窗术后,用自由下落的不锈钢重锤造成大脑皮质撞击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6 h、3 d、7 d,取出损伤区脑组织,制备匀浆,检测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在脑撞击伤6 h后,BG和SG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撞击伤后3 d,BG组大鼠脑内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增强;而SG组大鼠脑内的MDA增高,SOD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伤后7 d,BG和SG组大鼠脑内SOD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而SG组大鼠脑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持续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脑撞击伤可以导致脑内自由基的蓄积,服用髓复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脑撞击伤诱发的自由基增高.

    作者:黄长胜;孙丛晓;韩凤岳;杨琳;陈亚亮;刘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和应用

    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在研究中多方面获得心电活动的信息,本室研制了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1,2],此电极使用简单方便,组织损伤小,性能稳定.

    作者:刘萍;钮伟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

    选取未经治疗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简称GD)40例、健康者11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C肽(C-P)值,用ELISA法测血清真胰岛素(TI)值,并分析Graves病患者胰岛素、真胰岛素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结果:GD组空腹血糖(BG)明显增高(P<0.001),葡萄糖刺激后基础免疫活性胰岛素(IRI)明显增高(P<0.027), 真胰岛素有升高但不明显,∑IRI/∑ BG在GD组明显增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多个时点血清胰岛素、C肽、真胰岛素呈显著负相关.说明GD患者在治疗前存在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GD患者真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并随GD病情加重而趋于明显.

    作者:刘薇;袁申元;王雪;潘素芳;于湄;谢荣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源性巯基物质抗氧化及对胰腺腺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为观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胰腺腺细胞的保护作用,将雄性Wistar大鼠(n=45)随机分成3组:A组:ANP动物生理盐水治疗组(n=18),B组:ANP动物硫普罗宁治疗组(n=18),C组:假手术组(n=9).动物分别于手术后4、6、12 h时间点杀死(A、B组各时间点各6只,C组3只),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NP时胰腺组织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升高,外源性巯基物质能抑制腺组织中MDA的增加;ANP时胰腺组织细胞损伤严重,外源性巯基物质能减轻胰腺组织细胞的损伤,尤其能减轻腺细胞粗面内质网的损伤.提示: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并能保护胰腺组织细胞,尤其是保护腺细胞内质网结构的作用突出.

    作者:崔培林;周婷婷;孙异临;杨昭徐;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炎症信号受体TLR-4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为探讨TLR-4基因在真核细胞的表达情况,用RT-PCR技术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总RNA扩增TLR-4全密码子cDNA序列.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真核表达质粒pcDNA3和TLR-4 c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cDNA3-TLR4 .用Dosper阳离子转染试剂包裹质粒,转染人胚肾293细胞(HEK 293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TLR-4 基因表达.结果: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扩增出2 726 bp的TLR-4 cDNA片段.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证实质粒pcDNA3内插入了TLR-4 cDNA片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均检测到TLR-4基因在人胚肾293细胞表达.本研究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LR4在HEK 293细胞表达TLR-4蛋白,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其相应配体和信号传导通路.

    作者:梁峰;胡大一;王伯瑶;陈槐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为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中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40例大肠癌组织中,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部位、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提示:端粒酶普遍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可作为大肠癌的基因标志物.检测大肠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田德清;于跃明;单保恩;李春仲;王桂英;安广权;马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大鼠损伤节段上WDR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CP)的发生机制,将大鼠以重物坠落法造成脊髓损伤CCP模型,记录损伤平面上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进行比较.发现:具有CCP大鼠的WDR神经元的诱发电位晚成分的放电阈值、潜伏期、放电频率、放电数与对照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早成分除放电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脊髓损伤后上位中枢WDR神经元的高兴奋性可能是CCP的原因.

    作者:赵晓东;郑泓溶;赵峰;熊开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围体外循环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的动态变化

    为观察围体外循环(CPB)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λB/G)的变化规律,选择6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诱导前、切皮时、主动脉插管时、CPB复温开始时即刻、CPB停机时和缝皮时采集桡动脉血,并记录每个时点患者的肛温和红细胞比容.用2次平衡法同时测定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在上述各时点的λB/G,测定温度为当时的肛温.发现:挥发麻醉药λB/G在围CPB期不同时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PB停机和缝皮时的λB/G明显小于诱导前基础水平(P<0.05),而复温时的λB/G与诱导前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挥发麻醉药λB/G在心血管麻醉围CPB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受到患者体温和血液稀释的综合影响.

    作者:周建新;刘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腺炎相关蛋白血清质量浓度与结直肠癌增生活性的关系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胰腺炎相关蛋白(PAP)质量浓度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肿瘤组织增生活性的关系,用ELISA方法测定2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5名健康人血清PAP质量浓度,并将其与癌胚抗原(CEA)和CA199值进行比较.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组织DNA倍体性和S期比率(SPF),以此判断肿瘤组织增生活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A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以血清PAP质量浓度>25 μg/L为异常,结直肠癌患者高于此值的占44.4 %(12/27),在这12例患者中,SPF为17.82±8.02,并有8例非整倍体肿瘤,而其余15例PAP正常患者的SPF为11.17±7.01,且仅有3例非整倍体肿瘤.两者非整倍体数和SPF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3例CEA和CA199均为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有3例血清PAP质量浓度升高.结论:血清PAP水平同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血清PAP高于25 μg/L的结直肠癌患者,其肿瘤组织有较高的增生活性.

    作者:张淑文;曹广;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茶提取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制备小鼠肺炎模型,研究儿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对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死亡保护作用(P<0.05),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高剂量组(12.5 g/L)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和肺病变程度与阳性药物(病毒唑)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该儿茶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具有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郑群;平国玲;赵文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调查

    为调查早孕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北京妇产医院门诊2 138例早孕(孕5~10周)人工流产者术前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情况.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7.17%;不同年龄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不同炎症程度组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9孕次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1~2孕次组为低.

    作者:王莉;孟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为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高压氧处理组(HBO)及假手术组.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20 min.分别于再灌注6、24、48及96 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NSE活性.结果显示各I/R组血浆NSE活性较假手术组均有升高,其中6 h及96 h 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血浆NSE活性升高,I/R组的NSE活性出现6 h和96 h时的2次升高,可能与脑缺血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神经元坏死及其后的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相关.各HBO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I/R组相比,6 h HBO组的NSE活性较6 h I/R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时间点HBO治疗组与相应I/R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BO治疗作用表现为NSE活性的恢复比同时相点I/R组快,本研究中6 h为高压氧佳治疗时窗.

    作者:刘天会;陈瑞;谭延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专项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研究开发了先天性心脏病专项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具有5个功能模块,168项数据项,包含了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需的全部数据资料.该数据库系统与美国心胸外科协会应用Access系统开发的第一代数据库比较,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临床管理、医学统计、科研应用等要求,并可为远程信息共享互换提供数字化平台.鉴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矫治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该系统特别注重系统的可扩充功能,利用辅助表可以随时将新出现的诊断、术式和诊疗项目加入到数据库中.

    作者:马琼;刘迎龙;王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芪丹颗粒剂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时TGF-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平阳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采用平阳霉素[5 mg/(kg·d)]气管内注入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芪丹组[250 mg/(kg·d)]与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组[25 mg/(kg·d)]治疗后肺组织病理学、胶原蛋白沉积、TGF-β和TNF-α的表达.发现: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胶原纤维沉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激素组.正常组TGF-β、TNF-α弱表达,模型组强表达,芪丹组的表达显著少于模型组和激素组(P<0.01).提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明显优于激素组.

    作者:辛洪涛;宋秀杰;徐少华;牟晓燕;王静;靳长俊;黄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对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的影响

    为观察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HlpA)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影响,经小鼠尾静脉注射HlpA,用7TD1 IL-6依赖株的细胞存活率测定小鼠血清IL-6质量浓度.发现:链球菌HlpA(0~300 μg/只)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小鼠血清IL-6升高(P<0.05~P<0.01).脂磷壁酸(LTA)和HlpA有协同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对HlpA起抑制作用.提示:纯化的链球菌HlpA刺激小鼠血细胞过量产生IL-6,LTA对此有增强作用,抗HlpA和肝素则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力平;靖学芳;张海燕;平国玲;沈海中;李卫红;张红春;李郁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