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贵华
目的 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4月间诊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存在攻击行为的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奇偶数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击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AS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PANSS评分(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MOAS评分为(9.67±2.93)分、PANSS评分为(84.53±5.97)分,实验组患者MOAS评分为(9.53±2.71)分、PANSS评分为(83.44±6.56)分,即两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即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伴有攻击行为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模式,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早产新生儿实施凝血4项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出生的新生儿1160名为实验对象,其中早产儿160例(早产组),另1000名为健康足月新生儿(足月组),对这些新生儿进行凝血4项检查,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对不同病理因素早产儿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新生儿FIB为(1.54±0.56)g/L、PT为(16.33±6.14)s、TT为(24.03±2.60)s、APTT为(63.13±14.25)s,与足月组新生儿比较,PT、TT和APTT均显著延长,FIB显著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感染、吸入综合症早产新生儿的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与足月新生儿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早产患儿的FIB、PT、APTT水平均比窒息患儿与吸入综合症患儿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产新生儿凝血4项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其凝血功能的变化,进而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珍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中多数疾病的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因此就普遍意义而言,多数医生都得会使患者服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来治疗疾病.然而药物不会产生过多变化,细菌却在不断的进化,虽然某种抗菌药物能够在一时之间起抗菌作用,然而长时间后则将无法发挥任何功效.该文将对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重点分析.
作者:季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动力药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结果 对该组56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的84例次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有24例次(28.57%)常规服用多潘立酮的患者;有40例次(47.62%)常规服用西沙必利的患者;在常规服用西沙必利的40例次患者中,有30例次(75.00%)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期间全程服用胃肠动力药;在24例次常规服用多潘立酮的患者中,有14例次(58.33%)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是全程服用胃肠动力药的.结论 在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会减弱,医护人员应该让患者常规服用西沙必利胃肠动力药.
作者:宋亮;尹明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性下睑内翻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矫正的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行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将应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将应用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47例患者恢复情况均符合痊愈标准,痊愈率达到了100.00%,无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对照组的47例患者有42例符合痊愈标准,痊愈率达到了89.36%,有5例患者于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复发率为10.64%,将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方面,应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不但提高了下睑内翻的矫正效果,且利于控制病情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应用于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采取抽签模式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性平均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来进行讨论.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关节松动术联合被动牵伸技术作为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联合主动功能锻炼作为患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ROM(关节活动度)及HSS(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35%>67.74%);观察组治疗后ROM度数(113.42±24.26)°及HSS评分(49.62±9.25)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结论 针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的同时加快其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进度,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向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 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方便选择于2016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46例患者参与疗效评价,按照奥沙利铂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用药划分为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各23例,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rmA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4例(60.87%)、稳定7例(30.43%)、进展1例(4.35%);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5例(65.22%)、稳定6例(26.09%)、进展1例(4.35%).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及进展百分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406、0.465、0.000,P>0.05).ArmA方案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8.70%)、腹泻3例(13.04%)、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0例(43.48%);ArmB方案组恶心呕吐3例(13.04%)、腹泻2例(8.70%)、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1例(47.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2、0.972、0.000、0.381,P>0.05).结论 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不同方案用药后取得疗效结果比较无差异;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作者:王莹;孟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长效GnRHa降调节影响冻胚移植的结局.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该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接受常规联合长效GnRHa降调节治疗,比较两组冻胚移植结局.结果 A组黄体酮转化日E2、LH水平均高于B组;A组胚胎着床、临床妊娠率为32.50%、35.00%,均明显低于B组45.00%、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GnRHa降调节有助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冻胚移植结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立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门诊部收治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对照组进行延期种植修复,比较成功率和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种植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观察组PES评分(10.82±2.41)分、WES评分(8.37±1.2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修复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郑雷;李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稀释后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射稀释的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x2=4.71,P=0.0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7.62±20.03)μmol/L、BUN(15.64±6.12)mmol/L、CD4+-Treg(27.68±11.67)%、CD4+CD25+CD127-Treg(15.17±6.4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2±36.27)μmol/L、(20.59±7.21)mmol/L、(35.22±11.24)%、(19.51±8.96)%,Ccr(32.51±17.54)mL/min、Hb(90.78±18.36)g/L、Alb(39.06±14.19)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13±5.63)mL/min、(83.14±12.77)g/L、(32.52±8.48)g/L(P<0.05).结论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CT评分(26.67±1.43)分,对照组ACT评分(19.68±2.06)分,试验组改善更佳.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1±1.7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21±2.31)d,试验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疗效肯定,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小丽;熊浪;潘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以及磁共振诊断,并且同期抽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行磁共振检测阳性率为98.00%、脑电地形图检测阳性率为90.00%、脑电图检测阳性率为85.00%、CT检测阳性率为56.00%,检测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使用磁共振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脑电图的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成效;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均明显的高于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均具有显著治疗成效,脑电图以及脑电地形图还有磁共振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早期病症诊断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后期的诊疗成效,均明显优于脑电图或者脑电地形图和CT诊断方法.
作者:陈岩;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技术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MRI 2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出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的诊断率情况.结果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分别为95.00%、86.84%,均明显高于CT(60.00%、42.11%,P<0.05);但对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P<0.05),但24 h后MRI的诊断率与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相比,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在诊断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上亦更具优势.
作者:张元刚;代永亮;王丽;赵飞;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内分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内分泌综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VAS评分以及骨密度等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以87.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的治疗总有效率;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以(2.72±1.03)分低于对照组(5.31±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度,增加骨密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光宇;李湘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方便选取的该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6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名,对照组行2 mL0.75%罗哌卡因腰麻,实验组行5 mL 0.2%罗哌卡因+2μg舒芬太尼腰麻,评估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①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4.91%(P<0.05);②实验组麻醉后心率(87.28±9.76)次/min、平均动脉压(78.14±9.23)mmHg均优于对照组(93.97±11.05)次/min、(64.58±8.48)mmHg(P<0.05);③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32.07%(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李查兵;陈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慢性胰腺炎合并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干预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6年8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仅接受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实验组则接受盐酸伊托必利与复方阿嗪米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症状评分(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早饱)分别为(0.71±0.66)分、(0.75±0.58)分、(0.80±0.11)分、(1.02±0.29)分、(0.41±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非腹胀痛症状积分下降值、 生活满意度积分上升值、 腹胀痛严重程度积分下降值分别为(13.41±5.30)分、(7.81±4.12)分及(5.41±2.8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几率(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复方阿嗪米特与盐酸伊托必利联合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阿托伐他汀应用下对预防再狭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冠脉植架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植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TC、TG、APN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TC、TG、APN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内管腔密度值(293.5±40.5)HU小于对照组(320.8±30.5)HU,支架内径(2.4±0.6)mm长于对照组(1.7±0.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植架患者中,对预防再狭窄情况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童元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3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拉莫三嗪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实验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1.57%,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5.77%.经过比较发现,复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患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在对患者临床诊断时应对患者病史及症状详细询问,综合判断后对患者予以丙戍酸钠缓释片联系拉莫三嗪片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并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于笑峰;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2例临床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同期将该院42例采用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分析其细菌清除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7%、95.2%高于对照组26.2%、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8%、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细菌清除率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侃;陈如华;陈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为肿瘤介入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介入术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25例.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个性组患者联合运用常规护理措施及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VDS评分、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个性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VDS评分[(4.7±1.8)分vs(4.8±1.9)分]和VAS评分[(5.7±2.4)分vs(5.5±2.2)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1.8±1.2)分vs(3.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2.1±1.8)分vs(3.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64.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肿瘤介入术患者运用个性化疼痛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对患者疼痛感进行缓解,还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
作者:杨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