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灿果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患者早期钙磷代谢紊乱给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科治疗的95例出现早期钙磷代谢紊乱的慢性肾衰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n=47),两组均予腹膜透析,对照组晚睡前予0.5μg骨化三醇口服,1次/d,实验组晚睡前予2.0μg骨化三醇口服,2次/周,两组治疗均持续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GF23(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iPT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矫正钙浓度、钙磷乘积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前FGF23、iPTH、血磷、矫正钙浓度、钙磷乘积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GF23水平为(83.75±7.72)RU/mL、iPTH水平为(353.83±85.39)ng/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7.58±1.01)RU/mL、矫正钙浓度(8.52±1.64)ng/L、钙磷乘积水平(48.25±5.78)ng/L,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早期钙磷紊乱者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通过降低FGF23、iPTH水平,能够改善钙、磷代谢,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方岳军;李传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CT诊断对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3年7月—2015年6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7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分析的对象,先对全部患者进行X线检查,之后再做CT诊断,仔细观察CT扫描影像学具有的特点,后分析两种方法各自所取得的结果情况。结果采取X线这种方法检出了7例,检出率是9.7%;而采取CT诊断检出了43例,检出率为59.7%,提示CT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X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X线曲线和CT曲线的下面积分别是0.671与0.749,提示CT诊断准确率更高。结论通过CT诊断这种方法来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杨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的重建与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进一步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8例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后,显效61例、有效7例,不存在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均改善显著,无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同时扩张膝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依据。
作者:魏书俊;钟坚娥;张凯三;冯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腹泻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腹泻患儿(细菌性腹泻患儿25例纳入观察组,病毒性腹泻患儿25例均纳入对照A组,非感染性腹泻患者25例纳入对照B组),分析3组患儿CD64和降钙素原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指数、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A组(χ2=28.8800、15.9091,P<0.0001)、对照B组(χ2=32.0513、18.115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可快速鉴别小儿细菌性腹泻和非细菌性腹泻。
作者:张学杰;徐兴伟;徐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该院131例妇产科急诊患者进行经腹壁及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131例急诊患者中,异位妊娠41例,超声符合率92.7%;急性盆腔炎34例,符合率91.2%;卵巢囊肿蒂扭转13例,符合率为92.3%;黄体破裂11例,符合率90.9%;卵巢囊肿破裂6例,符合率83.3%;流产22例,符合率均100%;胎盘早剥4例,符合率75%;平均符合率为92.4%。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经腹壁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快速、准确,无创伤,是妇产科急诊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蓉;裘逸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高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新活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高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将其单双号编号分2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再辅以新活素,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LVEF平均值(47.62±9.01)%、NT-proBNP平均值(2495.62±287.62)ng/L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2组不良反应概率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用于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可观。
作者:黄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采用疏血通对肺纤维化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0—2015年肺纤维化患者7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对肺纤维化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选择强的松药物对35例对照组肺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选择疏血通药物对35例观察组肺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终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结果以及肺部CT结果等实施对比。结果在治疗显效率方面,观察组(51.43%)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肺纤维化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纤维化患者,临床选择疏血通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将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肺纤维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整群选择8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所有人员均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培菲康、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20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8例,评价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4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7例,评价有效率为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锌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锌离子浓度为(86.5±14.8)μmol/L,治疗后4周锌离子浓度为(94.3±12.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疾病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痛感的有34例,轻度疼痛的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疼痛感的20例,轻度疼痛的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梅成义;孙树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卵泡穿刺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妊娠率、流产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方面,观察组(85.71%、28.57%、1.43%)和对照组(57.41%、11.43%、4.29%)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卵泡穿刺治疗,不仅能促进卵泡排出、提高妊娠率,而且手术具有安全简单、无副作用、无创伤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云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10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采取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措施的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措施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SS膝关节评分(87.78±10.46),WOMAC骨关节炎指数(22.34±4.33),关节活动度(122.34±6.49);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HSS膝关节评分(65.42±9.34),WOMAC骨关节炎指数(35.46±4.56),关节活动度(103.27±6.93)。两者患者术后3个月的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及膝关节活动度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好转,从好转程度方面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江明;杨桦;朱红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治疗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整群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128例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终均好转出院。其中6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0例伴有显著肌力降低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5例伴有麻木、疼痛的患者有13例主观感觉恢复正常。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用于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英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药物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探讨。方法方便选该院2015年1—9月期间治疗的110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里、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试验组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胶体枸橼酸铋,比较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毒性、出血、幽门梗阻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新宇;陈普群;白凤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结合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并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肌桥的发生率为40.00%,以前降支为多见,占45.00%。前降支存在心肌桥的患者,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近端动脉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明确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标本分离到的837株SP,采用K-B法及E-test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837株SP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的不敏感率分别为21.1%、33.3%、66.7%,其中耐药率分别为7.6%、11.1%、28.6%;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96.8%、96.6%、93.0%、72.5%、83.8%;而对利福平、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7.4%、98.4%、100%、100%、100%。当SP耐青霉素G时,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也明显增加;5年间,SP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的耐药率分别从2010年的6.9%、7.2%、19.2%增加到2015年的8.7%、13.7%、34.9%,对其它10种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SP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且与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存在差异,应加强SP耐药性监测,保护性、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徐进;蒋艳平;周玉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乙胺丁醇联合链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痰菌为阴性23例(52.3%),治疗组为37例(82.2%),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提高了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任淑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观察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49例患者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对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疾病复发率,出现真菌球型-鼻窦炎复发率为1例(2.04%);所有复发患者在经历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在治疗前生存质量情况较差,经过术后护理生存质量较好。结论针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实施全方位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66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33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94%,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大剂量氨溴索在集束化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接收入院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实验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抗感染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住ICU时间(12.2±1.6)d、使用呼吸机时间(10.8±1.4)d、PaO2(95.3±0.3)mmHg、SPO2(96.7±1.2)%、PaO2/FiO2(314.7±5.3)mmHg、降钙素(0.51±0.36)、C反应蛋白(30.87±0.7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大剂量氨溴索集束化治疗,可以明显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LCP、DHS以及PFNA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A、B、C组,A组15例接受LCP治疗,B组17例接受DHS治疗,C组30例接受PFNA治疗。结果 C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1.1)周,显著短于A组的(14.5±1.9)周和B组的(14.7±2.1)周(P<0.05);A、B、C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9±95.2) mL、(462.3±124.8) mL和(190.8±45.6)mL,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C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B两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以及治疗安全性。
作者:陈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卵巢囊肿术后患者卵巢储备能力的检测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施行卵巢囊肿手术患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AMH水平,比较各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和非巧克力囊肿组、双侧囊肿组和单侧囊肿组、囊肿直径>5cm组和直径<5 cm组)术前术后AMH指标检测值。结果①与术前(2.5±1.9)对比,巧克力囊肿组患者术后AMH水平(1.3±0.5)明显下降,P<0.05;非巧克力囊肿组术前术后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非巧克力囊肿组(2.1±0.8)对比,巧克力囊肿组AMH水平(1.3±0.5)明显更低,P<0.05。术前两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术前双侧(2.3±0.6)、单侧(2.1±0.3)对比,两组术后AMH水平双侧(0.8±0.3)、单侧(1.2±0.5)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与单侧囊肿组(1.2±0.5)对比,术后双侧囊肿组AMH水平(0.8±0.3)明显更低,P<0.05。术前两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术前(2.2±0.5)、(2.1±0.2)对比,两组术后AMH水平(0.6±0.3)、(0.8±0.2)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与囊肿直径<5 cm组(0.8±0.2)对比,术后囊肿直径>5 cm组AMH水平(0.6±0.3)明显更低,P<0.05。术前两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能够对卵巢囊肿术后患者卵巢储备能力进行可靠的预测,值得临床诊疗广泛应用。
作者:谢祖婵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