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潭
目的:临床运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二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并对其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比较,每组各位40例。2组患儿均统一接受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使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对2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2.5%,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10),对照组为7.5%(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临床用药的推广。
作者:杨霞;张艳秋;袭艳华;于睿淼;张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本刊所刊发的每篇论文须选取4~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NLM的M耘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 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主要的内容。应注意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按时取穴针灸对治疗失眠的效果作用。方法选取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按时取穴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辩证取穴针灸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PSQI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患者采用按时取穴针灸治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在经体外循环下(CPB)法洛氏四联症(TOF)根治手术中对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Ⅰ(n=16),2%七氟醚预处理组Ⅱ(n=16),2%七氟醚后处理组Ⅲ(n=16),其中对照组全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采集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后6,12,24 h,测定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切皮前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1组比较,2组,3组在手术结束后4,12,24 h血浆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临床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在各时间点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肌保护的指标时,七氟醚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缺血后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肌钙蛋白的浓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而两种处理方法在心肌保护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功俭;刘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速尿在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入组研究对象15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排石药(A组),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B组),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速尿片(C组)。结果口服中药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组在排石时间,疼痛评分,清石率,绞痛复发率,疼痛药物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较其他两组有明显优势。结论坦索罗辛联合速尿可有效缩短排石时间,提高清石率,减轻疼痛强度,降低肾绞痛再发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自刚;奚晓龙;邴建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76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76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535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5.15%,276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75份,抗凝不全标本56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6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明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从而开展相应措施确保准确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运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不同采血部位和方法以及存放时间差异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血常规的测定往往会受到存放时间、温度以及方法学的综合影响,标本在采集后4 h与及时测量相比较发现,在立刻测量WBC、RBC、PLT、HGB四指标数值分别为5.21×109/L、4.43×109/L、168.32×109/L以及118.47g/L与4 h后测量数值3.12×109/L、5.21×109/L、303.12×109/L、129.51g/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与2 h数值间变化不大,2 h内进行相应测定为准确;标本室温保存以及在冰箱冷藏48 h内WBC总数变化不明显;自动稀释器和微量加样器采样结果基本一致,而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的结果明显偏低,准确性差。结论医院需要加大对检验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熟悉掌握血液样品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把控样本检测前后及过程中的质量关,降低人为因素误差。
作者:周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作者应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并按期编号保存),或者曾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左下角)。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疼痛控制护理,比较实施后患者的疼痛、伤口肿胀情况、身体康复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2 h观察组肿胀3-4度、疼痛3-4度所占比例分别为22.5%、30.0%低于对照组的43.7%、46.2%,观察组身体康复以及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具体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6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对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81例喂养成功,成功率为8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入院待产时,做好宣教工作,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在分娩前,帮助产妇做好乳房准备;分娩后,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做好母婴同室及出院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中医症候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儿科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1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6例、学龄前组36例和学龄期组38例。结果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30.56%,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27.78%和肺炎支原体感染30.56%,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1.58%。所有研究对象中,变异性哮喘25.45%和上气道综合征21.82%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分布:风邪久恋(33.64%)、痰热壅肺(28.18%)和痰湿蕴肺(20.91%)。结论小儿咳嗽病因以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综合征为主,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主要分布为风邪久恋,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参考进行病因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赛琴;尹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以椎间盘镜手术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开放手术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虽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从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2例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的评分分别为(35.71±3.68)分、(26.55±3.47)分、(22.63±2.88)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脑钠肽、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救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n=48)和存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后第3、5、7 d时血脑钠肽、乳酸水平变化和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并对血脑钠肽、乳酸水平与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入院后第3、5、7 d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死亡组入院后第3、5、7天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存活组入院后不同时间点的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 BNP与A-PACHE II评分呈明显的相关性(r=0.846,P=0.00),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呈弱的相关性(r=0.364,P=0.00)。结论动态检测BNP水平能更好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而血乳酸动态监测可作为辅助指标,以指导治疗,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军;姜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9月入诊该院的100例需实施麻醉的患者按照50例为一组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体用药量较少、起效时间较短,完全阻滞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症状(P<0.01)。结论临床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七氟醚,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症状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及术期凝血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该院30例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状态。结果对照组TEG都处在正常的范围内,观察组Ⅱ2d、Ⅱ6d、Ⅱ10d和Ⅱ16d分别和对照组进行比较,R和K的时间都变短,α角、MA及G都增大,CI会延长,R时间延长,α角、MA及G都增大,Ⅱ6d和Ⅱ10d分别与Ⅱ16做对比,α角、MA及G都增大,Ⅱ16d与Ⅱ2d做对比,α角和MA的参数都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股骨骨折前后凝血功能均有变化,严重为骨折后的第2周或术后的1周内,将血栓弹力图应用于创伤骨折围手术期凝血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传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使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口服芪苈强心胶囊)与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各45例,比较以上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痊愈情况。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出治疗组中患者的痊愈数量为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因此,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意。结论给予患者服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痊愈,恢复健康,其临床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刘翔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STEMI患者97例,氯吡格雷负荷量口服24 h后,血小板抑制率<30%为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30%正常对照组。两组出院2周后复查ADP抑制率,观察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后替格瑞洛组经TEG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4.5±5.1)%,正常对照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2.5±7.1)%。出院2周门诊复查,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7.3±11.7)%,与入院后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月内,两组均未发生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提高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合抑制率,不增加大出血,MACE发生率低。
作者:黄琼;义强;于力;毛幼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超声造影当前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鉴别情况和应用前景。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148例被确诊为甲状腺癌且具有完全病理资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当前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鉴别情况,并据此展望其应用前景。结果该研究当中甲状腺癌主要以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癌为主,分别占53.24%和24.58%,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和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正确率为83.25%。此外,当前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当中,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可以服务于临床实践。结论当前,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应用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在未来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值得临床推广、发扬使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