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杨敬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生情况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特点及患者的CT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患者CT影像所呈现出来的病态分布和形态特征,并与普通肺结核病患者做对比,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39.8%病灶位置在双肺的上叶的尖、后段或者下叶的背段;34.9%病灶在左肺上叶舌段或者是右肺中叶;25%病灶位于一侧或者双肺上中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大面积发生病变62.6%;病灶点状分布、部分融合37.3%;合并出现空洞51.8%,而对照组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病灶面积和孔洞等均比观察组轻很多.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与普通肺结核患者相比,病情较为严重,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病灶呈现片状、多面积布局;合并出现空洞、支气管播散的几率很大.

    作者:李占峰;向述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冠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96例病例随机分组,研究组患者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组患者行CT冠脉成像后,再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及狭窄程度显示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显示斑块和狭窄程度方面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性更高,且其对于冠脉血管的显示、软硬斑块和狭窄程度的显示更具有优势,更有利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抗结核疗法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肝功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抗结核疗法对肺结核合并乙肝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将入院的69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23例都给予2HRZE/4HR的常规用药方案;A组为对照组,在抗结核的基础上进行抗炎保肝治疗,B、C两组为实验组,分别在A的基础上加拉米定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反映患者肝功能损害状况AST、ALT、TBil的值.结果 在6个月治疗后的检查中,B组肝功指标[AST:(45.2±3.4)U/L、ALT:(49.4±5.4) U/L、TBil:(27.6±4.3)pmol/L]、C组肝功指标[AST:(48.4±2.1)U/L、ALT:(54.3±5.7)U/L、TBiL:(28.1±4.2)pmol/L]显著低于A组[AST:(70.3±8.4)U/L、ALT:(78.6±8.9)U/L、TBiL:(33.4±6.4)pmol/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停药率分别是13.40%、4.34%、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治疗加入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对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可以应用在临床.

    作者:凌均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脂素、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脂素、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 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94例作为研究组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的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70例,微量蛋白尿组60例,大量蛋白尿组64例;并选择70例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检者体内的内脂素、脂联素具体水平,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另外对所有受检者的空腹血糖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等先关指标进行具体检测,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体内的血清内脂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的具体血清脂联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极有可能参与到了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联合对参者的具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可能会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潘苗;张黎;张晓虹;梁蕴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胃粘膜出血62例内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诊断,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的急性胃粘膜出血病人62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炎,并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出血量,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结果 该研究62例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均失血过多,死亡原因系胃粘膜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结论 急性胃粘膜出血为非器质性疾患所致,胃黏膜出血主要依靠早期内镜检查,采取保守疗法对于控制胃内pH值外和静脉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海波;张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增加BiPAP呼吸机的应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以及SaO2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pH、PaCO2以及SaO2明显升高,而PaCO2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指标数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能够有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温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在评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浓度等的变化,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BN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心电图异常程度及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单项异常及多项异常组,合并心衰组和一般组,3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BNP肌钙蛋白水平及射血分数.结果 VMC合并心衰组BNP CTNT大于一般组,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BNP与EF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5).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衰组的心电图存在多项异常(P<0.05).结论 血BNPCTnT的检测及心电图的异常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判断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外伤性牙松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B组患者进行牙弓夹板固定,C组患者进行金属丝结扎法固定,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3例,有效率为95%;B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82.5%;患者显效1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75%,3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的A组治疗效果好.结论 方丝弓正畸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外形美观,可以作为外伤性牙松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文玲;黄永丽;李新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49例患者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遵医行为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戴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记录ST段压低阵数及心绞痛情况.结果 98例冠心病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87例(88.78%),其中13例(14.94%)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例(85.06%)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低为0~6点间,2个时段的SM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缺血型的ST段压低为240阵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47阵次占19.33%,SMI的193阵次占80.67%.经统计学比较,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ST段压低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降低幅度是1~3 mm,SMI发作时心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有效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例,且能够明确发病时间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梁树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探讨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需要实施下腹部手术的患儿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进行手术,对照组患儿使用氯胺酮—地西泮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律以及苏醒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后,没有产生恶心呕吐或者躁动的情况,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4.53±4.21)min,对照组患儿出现了5例躁动的情况,患儿的苏醒时间为(24.3 ±4.84)min,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能够保证患儿在手术期间呼吸道通畅,且苏醒的时间较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武建斌;陈彪;张永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9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围术期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临床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40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并观察两组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为16.67%,护理满意度为90(75.0%),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为4.17%,护理满意度为112(93.33%);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以及患者发病率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方法对降低临床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48例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6周,观察组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佳,起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代凤琴;舒代明;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间质性肺疾病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男、女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性别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男女两组,比较其吸烟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HRCT等.结果 82例患者中,男53例,女29例,男∶女约1.8∶1.0,年龄在42~85岁,平均(69.36±5.48)岁;男、女两组患者吸烟、桶状胸、FEV1/FVC预计值百分比、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因性别而异,临床医师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应予以考虑.

    作者:沈钦龙;关键;李默;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应对措施论述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采用短期质子泵来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在对此类患者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可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部弹性固定带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部弹性固定带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的切口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对照组患者切口使用常规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可明显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兆贵;吴才;章五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校医院门诊高血压诊治进展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该文主要研究校医院门诊高血压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探讨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方法来促进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龙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614人次,医院感染率为2.35%,例次感染率2.6%.感染科室以ICU、脑外科高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结论 对感染高科室重点监控,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剂科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药剂科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经过对该院药剂科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之前药剂科并未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而在2012年后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干预措施,以2011-2012年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从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指标比对,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2012年后,药剂科的干预,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严格控制了用药种类、用药剂量以及适应证的范围,也因此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 药剂科的干预措施对临床药物应用改善效果十分有效,既改善了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同时又符合了患者的利益.

    作者:黄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