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随
目的 分析不同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外伤性牙松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B组患者进行牙弓夹板固定,C组患者进行金属丝结扎法固定,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3例,有效率为95%;B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82.5%;患者显效1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75%,3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方丝弓正畸法固定的A组治疗效果好.结论 方丝弓正畸治疗外伤性牙松脱位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外形美观,可以作为外伤性牙松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文玲;黄永丽;李新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男、女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性别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 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男女两组,比较其吸烟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HRCT等.结果 82例患者中,男53例,女29例,男∶女约1.8∶1.0,年龄在42~85岁,平均(69.36±5.48)岁;男、女两组患者吸烟、桶状胸、FEV1/FVC预计值百分比、血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因性别而异,临床医师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应予以考虑.
作者:沈钦龙;关键;李默;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增加BiPAP呼吸机的应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PaO2、PaCO2以及SaO2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pH、PaCO2以及SaO2明显升高,而PaCO2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指标数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能够有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温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肛肠疾病患者治疗时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肛肠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入院、术前、术后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肛肠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肛肠疾病相关方面的肛肠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肛肠疾病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许哲;计娇;潘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牙周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牙周感染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患病组,另40例为单纯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对两组所有的人员都采取免疫浊度法对其的血清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对两组的所有人员在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等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体重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牙周感染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都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加和其患有牙周感染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患者牙周感染的症状在增加的过程中,患者体内血糖的高度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下有所加重,这样就促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强.
作者:吕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肿瘤病灶完全缓解的占48.0%,部分缓解的占30.0%,稳定的占12.0%,恶化的占10.0%,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肿瘤病灶完全缓解的占32.0%,部分缓解的占20.0%,稳定的占24.0%,恶化的占24.0%,临床总有效率为76.0%.实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49例患者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遵医行为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戴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及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该次选取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骨科收治的,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A组)和内固定(B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假体松动下沉1例,并发症率为5%;B组异位骨化1例,髋内翻5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率为2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行1~3年随访,A组死亡率为5%,B组为7.5%,均为>90岁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时段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有较为显著的近期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呈较低水平,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吴学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采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接待的105例(总计110侧耳)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55侧耳.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给予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平均每天进行1次,以10次作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1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及对比.结果 研究组53例患者55侧耳听力和(或)耳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27%(48/55),对照组52例患者55侧耳听力和(或)耳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09%(38/55),两组总有效率采用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治疗病程短疗效好,且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低.结论 对于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而言,采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着可靠、安全及有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永福;阮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该研究试图对临床麻醉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杜燕燕;刘志群;张晓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以6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呈现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的结果和他们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分析,探索会影响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 患者病程、抽烟时间越长,患者所占比例越高;哮喘患者病程、抽烟时间长短和试验中FEV1改善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患者肺功能和用药情况和FEV1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不同病程的患者对FEV1改善率影响不一致,其中中病程度影响明显,短病程组次之,长病程组影响小.结论 支气管舒张性试验是测定患者气道可逆性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其中患者病程、抽烟、肺功能和用药情况等因素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造成影响,其中患者病程情况对试验结果影响作用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服用可以改善病症发作时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指标情况,使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该文主要研究校医院门诊高血压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探讨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方法来促进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龙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部弹性固定带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的切口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对照组患者切口使用常规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可明显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兆贵;吴才;章五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将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使用,提高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该院治疗的150例偏头痛患者,对所有的偏头痛患者都进行3d的停药处理之后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在治疗之前为患者检测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经检查脑内无肿瘤、血管无畸形,切非颈椎压迫所致头痛.抽取该院1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即治疗组、减药量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次/d要求口服;减药量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的剂量由4g/次,3次/d下降到2 g/次,1次/d,要求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每晚睡前服.结果 经过4个星期的疗程,治疗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2%;减药量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2%,患者偏头痛症状下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服药期间未见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治疗偏头痛病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钢;高晓艳;刘爽;周萍萍;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记录ST段压低阵数及心绞痛情况.结果 98例冠心病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87例(88.78%),其中13例(14.94%)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例(85.06%)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低为0~6点间,2个时段的SM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缺血型的ST段压低为240阵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47阵次占19.33%,SMI的193阵次占80.67%.经统计学比较,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ST段压低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降低幅度是1~3 mm,SMI发作时心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有效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例,且能够明确发病时间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梁树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2例家居腹膜透析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在未进行健康教育前,患儿的依从性普遍较低.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的各项依从性普遍提高,和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影响儿童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减少、原发病复发率减少、儿童及家属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平;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采用短期质子泵来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在对此类患者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可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皮肤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930例,所有患者均首先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过敏原的检测,并使用百康过敏原检测机进行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结果 930例患者中,痊愈701例(75.38%),显效129例(13.87%),有效73例(7.85%),无效27例(2.90%),总有效率为89.25%,复发率为22.37%.其中荨麻疹患者680例的总有效率为88.53%,复发率为22.69%;神经性皮炎患者130例的总有效率为91.54%,复发率为18.40%;湿疹患者70例的总有效率为95.71%,复发率为25.71%;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00%,复发率为23.40%.不同类型过敏性皮肤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康过敏原检测机生物共振治疗过敏性疾病无需药物治疗,患者无创伤,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结合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心肺复苏的3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将心肺复苏失败的病例与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该研究的样本中,有24例心肺复苏抢救失败,有7例成功,对比分析后发现,影响心肺复苏抢救失败的因素有:心肺复苏抢救的时间,有效肺通气,除颤设备的应用以及药物的使用.结论 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建立有效肺通气通道以及应用必要的辅助设备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余柏来;李成叶;姚美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位硬膜外麻醉(HEA)的麻醉方案应用于微型腹腔镜介入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麻醉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78例病患,择期行微型腹腔镜介入下切除甲状腺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在CO2低充气压力下,为Ⅰ组39例患者行HEA,Ⅱ组39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者实际麻醉效果及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充气后60min,PETCO2(呼吸末CO2分压)比麻醉之前,均显著增高,P<0.0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中55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嘶哑、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51%,于术后7d内自动消除,Ⅰ组0例患者出现此症状,发生率为0.00%,Ⅰ组小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麻醉更为安全.结论 麻醉师在CO2低充气压力下,采用HEA术为患者实施麻醉,辅助开展微型腹腔镜下的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立强;吴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