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霞
目的 对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特点.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对象的泌尿系感染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2.59%(17/135),共分离病原菌679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41%)和大肠埃希菌(14.73%)为主.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皮下组织采样病原菌检出率高于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的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率高于未发生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在这些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其中8例患者分离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结论 患者术前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应术前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举措.
作者:朱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选择50例血液透析低血压者(低血压组),与50例无低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对低血压组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4082例次,发生低血压441例次发生率为10.8%,低血压组与对照组对比,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量(FUV)及超滤率(FUR)较高(P>0.05);而血钠、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较低(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其主要原因为体液超滤过多过快、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等,一旦出现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立即处理低血压,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提高透析效果,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莉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门诊手术患者600例,纳入该研究当中.据统计学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患者,对照组麻醉选用丙泊酚、芬太尼,实验组则选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麻醉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情况,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麻醉疗效,但是实验组患者展现出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P<0.05),麻醉不良反应两组均有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麻醉中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及时采用双水平正压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0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Q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Q2).结果 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46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Q2和PaQ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BiPAP联合PEEP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佟贵锋;王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7月进入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88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偶数组44例)以及对照组(奇数组44例)分别使用改良B-Lynch缝合术与传统治疗产后出血相关术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的失血量也更少,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例,子宫循环不良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与传统传统治疗产后出血相关术式相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仅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还有着更高的成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郁文君;林珏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骨科手术的62例老年病患,随机分组,Ⅰ组31例行椎管内麻醉,Ⅱ组31例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Ⅰ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后3h、6 h 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时,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对病患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病患术后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聂翠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0级糖尿病足的中药护理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将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效果更为明显,有效率高达90.0%,其中基本治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2.5%,其中基本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泡足治疗能有效改善皮肤发凉、灼痛感、麻木感等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雪飞;苏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舌癌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51岁,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实施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18例实施手术治疗.术后34周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及2年内不定期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以及统计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2年生存率为:对照组2年内生存率为72.72%,观察组2年内生存率为8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轻度并发症3例(16.67%).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舌癌可以提高患者2年内生存率,虽然出现并发症,但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
作者:张耀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具有的诊断价值,并与WBC,ESR指标在检测感染阳性率,治疗效果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其优势所在及优势机制.方法 选择60例确诊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后测定WBC,ESR,CRP,使用抗生素抗感染7d后,选取COPD缓解期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检测WBC,ESR,CRP等指标.结果 3种检测指标中CRP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WBS,ESR治疗后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CRP对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具有检测阳性率高,不受药物影响并且能够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核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38例,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舒适型护理,参考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时采用优质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素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2008年7月-2013年7月间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后救治的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和效果为观察组,以2003年7月-2008年6月间医院未开通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期间救治的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和效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各项应急措施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的差异,探索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是否能切实提高抢救工作效率并降低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所需时间、从入院到手术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病死率也较低,所有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显著提高了整个急救体系的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静;李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呼吸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接收的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中疼痛程度、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减痛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可以控制的分娩镇痛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婵;肖琪;魏丽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胰腺癌是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占所有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7%~2.5%,虽然诊断和治疗技术有大幅大提高,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6%,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确诊率,该院主要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蛋白表达检测来进行筛选.该文详细阐述两类肿瘤标志物即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CEA、Span-1)和糖类标志物(CA199、CA242、CA50)来探讨血清检查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陈廷玉;付文广;雷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从痰湿瘀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确诊为代谢综合征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减轻体重等予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250 mg欣,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大柴胡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压指标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41±0.1)mmol/L,餐后2h血糖为(10.23±1.1)mmol/L、三酰甘油为(2.03±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56±0.4)mmo1/L,收缩压为(100.9±2.5)mmHg,舒张压为(69.1±2.3)mmHg和体重指数为(25.1:±0.5)kg/m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痰湿淤论组方的二陈汤合大柴胡汤能够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晗;刘金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80例观察组与80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组在停药1个月后的有效率显然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甲硝唑以及唯阴康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性效果,有利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洪少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干部保健对象的合理健康评估方法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做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接受体检的200例健康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按照健康评估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观察两组健康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治疗率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良好的健康评估流程对干部保健意义重大,在治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慢性病综合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对急性中毒救治及护理情况,有利于更好指导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 分析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4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86例患儿临床资料,结合患儿治疗经过和结果论述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 86例患儿男47例,女39例,平均6.2岁.前3位中毒原因分别是毒鼠强(15例)、卡马西平(15例)、百草枯(12例).患儿均在内科治疗同时接受血液灌流治疗(1~10次),大部分病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治疗儿童急性中毒,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内科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辅助血液净化治疗,使治疗效果及预后更佳理想.
作者:张克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总结7.5%氯化钠(NaCI)液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各种病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导致血压下降,血压低于80 mmHg/50 mmHg的临床急症病人纳入观察范围,且休克指数>1.0,伴四肢皮肤苍白、湿冷.接诊后立即自周围静脉10 min内快速输入7.5% NaCI液250 mL;分别在静脉输液前、后观察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留置尿管记录1h尿量.结果 89.47%(34/38例)有效,其中73.53%(25/34例)患者效果明显,快速给予7.5%NaCI液15 min内收缩压升至100 mmHg以上,尿量也增加显著,均在80 mL/h以上;26.47%(9/34例)患者快速给予7.5%NaCI液尽管改善休克但效果不明显,其中5例因就诊较晚,休克程度较深并发DIC,3例出血量过大,1例因窒息抢救不及时死亡.10.53%(4/38例)的患者考虑7.5%NaCI液滴速缓慢,未达到有效标准.结论 7.5%NaCI液为输血前稳定血压,抢救和稳定生命体征创造了重要的基础内环境,提供了一个简洁有效的救治措施.
作者:李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食道癌放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向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RV)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将有关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有5项疫苗保护率研究,4项为疫苗接种对临床表现的研究,4项安全性研究.大多数研究疫苗保护率都在74%以上,高达86.4%;定性检测结果Ⅰ、Ⅱ、Ⅲ、Ⅳ、LLR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00%、66.67%、63.16%、75.86%、76.47%.定量检测各型抗体4倍增长率分别为60.38%、50.94%、45.28%、52.83%、47.17%.归纳各研究者的报导,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副反应有体温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两类,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报告.结论 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减少重症病例及缩短病程;接种后反应轻微多为一过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