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英;覃强;林清;周路;罗卫芳;赵淑芬;容景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IC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占69.2%,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82.1%,32/39),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等症状,病变多发生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39例患者中5.1%(2/39)于住院期间死亡,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出现复发。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早期IC的主要方法,IC复发率低。
作者:张佳莹;谢冬玲;王辉;于久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2011年12月要2013年12月收治的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处理,暂停可疑药物,施以对症处理,实验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多尿期开始时间以及血生化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86豫)明显优于对照组(55.32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与24 h尿蛋白均处于显著下降趋势,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逐渐上升,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疗效颇佳,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的诊断方法,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要2012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25例,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10例,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切除疤痕病灶的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经腹腔切除疤痕病灶的手术方式,并对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而且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患者来说,应用阴道彩超可进行及时的诊断,在明确诊断后,采用经阴道瘢痕病灶切除的手术方式,手术比较安全,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量也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春玲;罗一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肾镜超声引导下碎石术和载线定位两种方案碎石的实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47例肾结石的患者,这147例患者均属于本地户籍,按入院就诊顺序前71例患者采用载线定位来行碎石取石治疗(设置为X线组),后就诊的76例患者是采用在超声下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治疗(设置为肾镜超声组)。结果 X线组的平均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高于肾镜超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的肾结石残留率26.76%,肾镜超声组则为26.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72%,而肾镜组仅仅为3.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结石碎石术是肾结石患者的福音,不论是微创经皮肾镜超声还是载线均是临床擅长的治疗方案,但是从长远来看,微创经皮肾镜超声的引导是治疗主流,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董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辕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骨外科老年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为临床抗菌药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300例骨科老年患者,从患者的伤口中采集分泌物标本,并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细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300例患者中,共检出298株细菌,142株格兰阴性菌(47.7%),150株格兰阳性菌(50.3%),6株真菌(2%)。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复杂,构成变化快,应严格按照病原菌耐药性检测及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为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感染率。
作者:周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观察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经过3~5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HP清除率,疗效确切,具有复发率低、经济、安全等优点,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近端、中断效果较好,诊断冠状动脉远端效果相对较差。结论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本祥;王颖;孙立峰;崔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结合了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特点,有效地改善了传统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凭其麻醉见效快、麻醉完善、肌松良好等优势,逐步取代了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常用地位,成为世界某些国家各种下肢和腹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法。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较传统麻醉方法更为安全有效,但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也必定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为此,本研究首先简要地分析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优点,然后较为详细地探讨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风险及并发症情况,以此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卢成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要2012年12月于该院实施治疗的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26例)实施常规化疗+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总缓解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61.5%),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不良反应发生率(11.5%)明显低于对照组(42.3%),且在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缓解身心痛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祝艳华;尹良伟;王苏平;王颖;于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个性化护理方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护理后ADL评分及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相较治疗前ADL、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优质人性化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及康复训练等有有助于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的改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贵阳医学院正常体检者及诊疗的病人共52例,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42.31依14.33)岁,其中27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2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胆囊结石组。空腹超声检查将胆囊结石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囊体积进行比较;脂餐实验后利用超声分别检测其胆囊体积变化,计算出胆囊排空率。结果胆囊结石组脂餐后平均排空率值为(43.11依20.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平均值(55.21依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结论超声不仅对胆囊结石有诊断价值,而且通过对胆囊排空功能进行检测,对临床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胡小丽;陈霞;于绍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要2013年1月收治的92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均为60~80 GY,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出血现象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静;江文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该院妇产科2009年6月要2012年12月实施人工流产190例,随机原则分为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应用组(联合组)和异丙酚单用组(对照组),联合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50滋g,对照组仅单用异丙酚2~2.5 mg/kg进行诱导,观察镇痛效果并监测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2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AP)、SBP、DBP、HR、SPO2等指标。结果联合组镇痛总优良率99.1%,对照组总优良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SPO2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镇痛效应不明显,单用时用量较大,联合芬太尼能减少异丙酚的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克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通过以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对甲状腺功能5个项目检测过程能力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该单位进行的200例甲状腺功能五项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以及生物学变异数据,来进一步计算各项目的实际变异系数进行比较,进而计算出滓值以及质量目标指数(QGI),并就各项目检测性能予以评价。结果甲状腺功能五项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实际CV分别为3.70%、4.20%;而其他各项目实际CV值均大于要求的CV值;其他项目滓值均<3.0,则说明应对分析性能要求加以重视;全部项目QGI均<0.8,则说明,有效改善项目精密度,是有效提升分析性的关键环节。结论以生物学变异确定TEa为质量目标,则可以更为客观地了解各项目检测过程中满足质量规范的具体程度,全面提升临床检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蒋娅玲;戴丽霞;吴金庆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产妇。对照组100例高龄产妇在整个围生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高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显著较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围生期给予一对一全程陪护助产护理,能够使产妇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均调整在佳的分娩状态,从而促使产妇顺利分娩,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杜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院是用样本均数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来观察此组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性。配对t检验院是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观察以下几种情形,1.两个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2.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3,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从两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若两总体方差相等,则直接用t检验,若不等,可采用t'检验或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等方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