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目的 探讨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结合该院2011年开展的内科优质护理工作,展开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情况分析,并对比以往护理工作评价优质护理应用的措施和效果.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在住院时间、疾病治愈率、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传统常规护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新的模式,也是未来护理的方向,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兰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四妙消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四妙消痹汤,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联合尼美舒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ASO(>500U)、CRP(+)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SR(mm/h)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热毒痹证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医院护理查房的程序和技能,努力拓宽护理查房的基本内涵,加快护理查房内容及形式的改革进度.方法 对该院3年间的185例危重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并观察其具体变化.结果 患者的患者的满意度上升17%,投诉率下降了10.8%,护士的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平均提高了8%.结论 以整体护理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工作,能够提高护理查房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牙周支持组织形成的病变叫做牙周病,它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也是古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牙周病的非手术治疗通常使用的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学治疗.超声波治疗是目前咋基础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药物治疗方面,缓释抗菌药是主要药品,它具有高的有效浓度、对患者的副作用小、剂量的使用比较容易掌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也是目前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学治疗目前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还处于研究的初期,所以需要有更多更深的研究.
作者:王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心肌酶水平测定及分析对于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自2009-2012年间所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治疗记录进行了回溯式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主要在AST、LDH、CK方面,病毒组较结核组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升高差异.且病毒组血清心肌酶显著异常升高例数为病毒组32例(69.6%),结核组8例(23.5%),对照组异常升高则有5例(12.5%),病毒组较结核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在病发时期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患者,且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与严重程度之间呈正比,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测的判断指标.
作者:戴普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用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到该院治疗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单独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60 mg/d;研究组(32例)在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加服坦度螺酮,起始剂量15 mg/d,大剂量60 mg/d.采用Y-BOC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用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强迫症亦得到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有较好的倾向.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坦度螺酮联用疗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相当,对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群体而言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祖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5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结果 51例患者共死亡12例,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间晚,合并伤较多,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不同手术方式在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需要医生给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抢救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19例顺利分娩,1例死亡;21例新生儿,1例双胎,1例死胎.结论 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心衰后,使用酚妥拉明同时用西地兰效果较好,视病情变化无论心衰是否纠正及时终止妊娠,利于母婴预后.
作者:龚晓洁;刘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54例,均合并有中、重度及张力增高.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氯芬片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hworth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氯芬治疗脑损伤后肌痉挛,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增高现象.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颞叶脑创伤外科临床治疗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入住该院的颞叶脑创伤患者148例.其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7岁.患者受伤到入住该院的时间短为20 min,长为4h,平均时间为2.75 h;入住该院后进行GCS评分.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进行确诊为颞叶脑创伤与脑内血肿.1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使用规范的外伤大骨瓣减压法,18例患者使用规范的双侧去骨瓣减压法.结果 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21例(81.77%)、中度残疾13例(8.78%)、重度残疾10例(6.76%)、植物性死亡2例(1.35%)、死亡2例(1.35%).结论 尽早对颞叶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死亡率.
作者:黄盛坤;李友新;胡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比较冠心病患者入院经血管造影诊断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时机选择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之间287例冠状动脉植入术的患者,分为进行A组(造影诊断后立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N=121)和B组(造影诊断后择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N=166)两组,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者选择对造影诊断后的患者立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择期进行对于血管病变A型和B型的患者的疗效在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这两个指标中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C型病变的这两个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型、B型病变的治疗可选择在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诊断后即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者进行择期植入.而对于C型病变不建议术者对患者进行即刻支架植入,而是在进行了充分的抗血小板服药后等到血小板降至佳水平再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作者:余吉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循序发展.方法 通过从2010-2012年2年来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结论 提高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整体服务能力,树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全社会的良好形象.
作者: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杜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年后的临床随访研究,了解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的效果,从而评价拉米夫定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00例乙肝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疗程结束后5年测定患者肝功能(ALT)、HBV-DNA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5年患者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HBV-DNA明显减少.结论 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卓娟;何伟锋;谭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痤疮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一次外用,对照组0.025%维A酸软膏每晚一次外用.结果 两组患者非炎性皮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周时,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炎性皮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周时两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治疗组有效率58.3%,对照组有效率33.8%;第8周治疗组有效率70.8%,对照组有效率4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治疗轻中、度痤疮较好的外用药.
作者:焦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础护理学是研究临床各科疾病护理中共性问题的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基础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是教学中的关键.该文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作者:苏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使产妇术后切口反应小、痛苦少,切口局部美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纪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急诊接诊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该院接诊的31例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急诊接诊时,应根据患者是否有暴力倾向给予妥善安置;治疗过程中,应把握心理、躯体双重护理,提高安全意识,并做好出院护理计划.结论 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的急诊接诊以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且减少复发.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让人得病.方法 运用话聊、疏导等方法.结果 经过心理治疗,癌症、糖尿病、脑梗塞、心血管疾病患者收效明显.结论 思想是疾病的根源.
作者:荀桂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细胞检验是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相关数据的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 常用、重要的基本检查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不仅帮助诊断各种血液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信息,因此血常规检验的准确与否显得重要,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避免给临床造成误诊、漏诊,就必须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各种因素,并严加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
作者:杨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