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王杰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成像, 原发性肺癌, CT征象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之间在该院治疗的拟诊肺癌的120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常规与增强成像.结果 与病理结果对比,CT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是100.0%和50.0%,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和100.0%.同时CT征象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态或蝎足形,内部结构多为灶性坏死与钙化.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征象清晰,诊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护行为.而治疗组在采用自护行为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VCmax、FEV1、PEF、FEV1/FVC的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在对比两组患者6-MWD时,发现治疗组的行走距离和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通过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考量表进行对比,还可发现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并无明显改善.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富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探讨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规范与对策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以及分析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易感部位、易感因素,同时加强规范性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对1 56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院感染182例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7%,其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多种因素可致院内感染,针对性地规范护理行为,能提高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是降低院内感染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何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单一的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之后的血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清醒的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宫缩痛观察组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其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多层螺CT 16层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和单层CT的临床诊断差异.方法 选取于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PE患者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的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飞利浦单层螺旋CE扫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实验组栓塞检出率为34.99%;对照组栓塞检出率为1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单层CT相比,16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图更为清晰地显示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等细节.结论 16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作者:黄茂勇;李维金;易文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5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实施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案.结果 选取的56例窒息新生儿通过及时抢救、精心护理,轻度新生儿窒息者都获得成功抢救,重度窒息患儿14例成功抢救,2例无效导致死亡.结论 在新生儿出现窒息时需要争分夺秒实施抢救及细心护理,能够减少死亡率,增加抢救成功几率.

    作者:杨玉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刍议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对医院护理工作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安全工作管理措施.方法 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增强医护工作者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各种疾病的护理操作步骤.结果 护理工作者具备的法律知识比较完善,专业技能获得增强,对于理论及实践知识比较重视,护理安全意识也随之获得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也有了质的变化.结论 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对应的控制及解决措施,能很好的推动护理安全工作,帮助整体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4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症状进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栾玲;王桂华;李丛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案(SOX),观察近期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该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CR3例,PR30例,SD12例,PD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3.5%.随访1~2年发现23例患者存活,生存率为44.2%.治疗后3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26例患者出现脱发,2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反应,19例患者出现乏力.结论 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联合应用药物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康昭洵;曾红学;郭守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糖尿病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对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69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62例为男性,430例为女性,年龄为36~88岁,平均年龄为(52.6±8.2)岁,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开展管理模式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根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后,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将社区卫生服务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容辉;陈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6例,将所有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拉米夫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好转14例,9例腹水消失,4例腹水明显减少,2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好转7例,5例腹水消失,6例腹水明显减少,1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肝性脑病.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不仅有效改善了因单纯采用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治疗而产生的耐药性高的问题,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韩增禄;李月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状况对其社区治疗的影响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状况对其社区治疗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探讨社区随访及服药情况,为改善服务质量和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案服务.方法 对686项目中山西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因素、服药情况、服药方式、依从性、未治原因在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于离婚状态的强制给药的比例(7.2%)高于其它3种婚姻状态;丧偶患者在服药连续性和自行服药及暗中投放服药的比例较其它3种婚姻状态高,在不同婚姻状态中,依从性差所占的比重较为一致约为30%;对于丧偶患者,未服的比例(9.8%),暗中投放(8.8%)占有较大的比重.结论 该次分析提示不同婚姻状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在社区治疗的服药情况、服药方式、依从性、未治疗原因均有较大的影响,提示在提供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时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作者:阎丹峰;王素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8例,应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欣母沛250 ug宫体或肌注,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出血情况.结果 48例产妇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留子宫.取纱条前均无子宫底升高;11例(22.92%)有少量暗红色流血.术后有9例(18.75%)体温超过39.0℃,抽纱条后均降至正常.48例患者恶露均无臭味,腹部切口甲级愈合.患者住院时间8~15 d,平均(8.76±1.25)d.产后随访42 d,随访成功率100%,患者均无不适,子宫复旧良好,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血常规白细胞正常,B超复查子宫及切口均无异常,无宫腔感染病例.结论 对于因前置胎盘而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常规按摩子宫、局部压迫、静脉宫缩素等治疗基础上,给予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宫腔感染率低,子宫复旧良好,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红;黄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9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从手术前进行术前锻炼指导,心理护理,术后管道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 该组9例病例在3~12个月内随访,效果满意,病人未发生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及功能障碍等情况,能承受一般的家务活动.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少红;陈海燕;杨叶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风险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加强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肺部感染3例,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刍议妇产医院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妇产医院产科所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医患和护患纠纷.所以应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各项改进工作,来加以杜绝与积极的防范.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目前出现产科护理的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差、法律意识淡薄和护理服务态度不好以及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当前,防范和化解产科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护患沟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增加护士的法制观念以及规范各种护理行为,从而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产科护患纠纷.

    作者:孟宪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俄色总黄酮对糖尿病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俄色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E'se,ES)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DM小鼠模型,灌胃ES 180、90、45 mg/kg连续7d.结果 试验后测得DM小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肝及脾肿大、胸腺萎缩的症状得以缓解,肝糖原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清胰岛索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 ES能改善DM小鼠一般状态,明显降低肝脏和脾脏系数,有调节血糖、肝糖原合成和血清胰岛素分泌作用趋势,具有治疗DM的作用.

    作者:李燕;谢晓芳;李丹;卓曦;汤大千;李瑞煜;阳仁君;刘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45例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入选的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口服,4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①用药1个疗程后,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分别为55.6%、48.9%,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3.3%、86.7%.②用药过程中3例(6.7%)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症状,同时有4例(8.9%)伴消化道症状.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体效果较为可靠,具备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CZT型超声波治疗仪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对3597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超声波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总有效率为99%,其中一次性治愈率为83%.结论 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安全无创伤,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秀庆;辛雪翠;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TWO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以K-B法行耐药试验,使用碳青霉烯酶的4种基因特异型引物对鲍曼不动杆菌行基因型分析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通过GenBank比对确认编码酶基因的具体类型.结果 全部菌株中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低为8.2%,对菌必治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为100%.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于多黏菌素的耐药性低,其次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较低;主要携带OXA-23型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应提请临床广泛关注.

    作者:阮学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过程中,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涂继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