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洁红;张艳英;郑敏;张子江;刘丽妹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 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拉西地平治疗6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分别与对照组A复方利血平片组和对照组B珍菊降压片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拉西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9.9mmHg和16.2mmHg,复方利血平片组分别下降为16.5mmHg和6.3mmHg,珍菊降压片组下降分别为16.7mmHg和5.6mmHg.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拉西地平片组80%,复方利血平片组63.3%,珍菊降压片组76.7%,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拉西地平片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使用方便,依从性高,降压平稳,安全性高,可取代传统制剂血压波动性大的缺点,作为一线用药在社区全面推广.
作者:顾喜红;唐小谊;管林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防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药效学.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8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6%)要高于对照组(73.1%).且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果.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防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崔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知晓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以便临床护士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也为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一次性推注镇痛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观察组一次性自硬膜外腔推注镇痛液(其成分为吗啡2mg+0.375%布比卡因5mL+地塞米松5mg+Ns5mL).对照组手术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根据病人的需要给予哌替啶肌注镇痛.观察术后24h镇痛效果、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和肛管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有效者48例,有效率大于9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同时观察组的乳汁分泌功能得到促进,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副作用的发生率低.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单次推注镇痛药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可缩短初乳时间,有利于早期哺乳和产妇术后康复,并且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作者:陈迎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危型HPV感染CIN I~II级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我院门诊163例确诊为高危型HPV感染CIN I~II级患者应用Leep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情况.结论 应用Leep治疗HR-HPV感染宫颈CIN I~II级可以有效地阻止其发展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并能完好保留组织标本,起到诊治的双重作用.同时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相关宣教,能使受术者主动配合治疗,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婉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经肩外侧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26~83岁,平均58.6岁.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5例.结果 18例患者获6~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的痊愈,愈合时间10~16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作者:王述钦;张广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静脉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好地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越妮;龙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痔疮的现代概念是肛垫下移学说.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剧烈,易出血,创面愈合慢,术后常发生肛门失禁或肛门狭窄且极易复发.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临床上治疗痔疮有了新手段-痔上粘膜环切术简称(PPH).我院肛肠科自2009 年成立以来至2011年10月已对176例患者进行了PPH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给625例683只眼白内障病人行超声乳化摘除术,每个手术日:10~15例,进行了术前充分准备、术后耐心细仔的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100%术眼由术前视力光感~0.3提高到超过术前佳纠正视力.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质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亚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改良型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在良性肿瘤切除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改良型腮腺部分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肿瘤复发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在口干、面瘫、Frey综合征以及面部畸形等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的切除肿瘤,但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儿科临床实践中几种常见惊厥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中小儿惊厥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50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所见的惊厥主要有高热惊厥、癫痫惊厥、低钙惊厥、颅内感染所致惊厥及中毒引起的惊厥5类.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后,除2例患儿因病情过重留有后遗症及1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外所有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为96.0%.结论 导致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及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以降低惊厥的发生给患儿造成的损伤.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进行颈内静脉的探查与筛选和超声引导穿刺在降低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置管病人,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共107例,实验组5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对血管进行探查、筛选,确定管腔直径、流速、内膜是否光滑、有无血栓、与相邻的动脉、周围肌肉组织、淋巴组织的解剖关系、拟进针角度、深度等,按照自拟标准对其进行筛选,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经验性盲穿.结果 2组的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进行颈内静脉筛选可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庆梅;张璐;周方红;杨晓艳;高天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患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院和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风险意识和维权观念薄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难以应对的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医院来说,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刻不容缓了.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诊科救治诸多的病种中,因服毒来院救治的病人较常见,所服毒物种类较多,救治过程中有一套较适用,完整的救治程序,洗胃是救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程序,而且常用的洗胃液种类较多.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可破坏生物碱及有机物,能有效的破坏阿片类、士的宁、烟碱、毒扁豆碱、奎宁等.并可使氰化物及磷氧化而失去毒性.
作者:褚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片.如病情较重,可根据情况适当使用硝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症状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救护能力.方法 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 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 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提高脑血管意外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VSD(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2例,其中应用VSD护理(观察组)22例与传统切口换药护理(对照组)20例,比较2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形成、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P<0.01);切口瘢痕形成、疼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VSD护理能明显缩短感染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减少换药次数,是一种有效的处理骨科切口感染的方法.
作者:周胜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84.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增高(9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14.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观察7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正确估计患者的出血量,观察患者呕血、黑便量以及颜色的变化,检测患者血压以及脉搏的变化,观察患者的全身状态使护理人员把握患者的病情,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当中有66例患者痊愈出院,有4例患者未愈自动出院,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且给予护理,可以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何安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OPG的表达水平及与骨病、预后的关系;并讨论OPG与血清球蛋白、血钙、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MM患者和25例对照组血清中OPG的水平.结果 MM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0~1个骨损组明显高于2~3个骨损组( P<0.01).同时,OPG水平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均相关(均 P<0.01),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且其降低的程度与骨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OPG水平与β 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提示MM患者血清中OPG水平可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婕婷;王占聚;崔为发;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