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观察以及护理

李洪美

关键词:职业性, 尘肺病,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20例尘肺病患者对症治疗,并辅之心理护理、氧疗护理、排疾护理、井发症护理以及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结果:620例患者1~2周时间,病情有所好转,减轻了其痛苦.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辅之以科学、细致的护理,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延缓患者的生命.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药品三级库存管理

    药品库存的管理关系医院药品的库存成本控制,医院内若存放过多药品,不仅造成资金积压,使成本上升,而且在药品存放过程中又易因管理不当而产生过期或变质等损失,造成资金与储存空间的浪费.然而药品存量过少,造成临床缺药又会影响医疗业务,损及病患权益.如何管理药品库存,做到库存存储时间短、积压资金少又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三级库存管理要针对和解决的重点难题.

    作者:陈丽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简析喂养方式与婴儿发育的关系

    目的:宣传指导母乳喂养,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比率.方法:门诊直接询问乳母进行调查.结论: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比较,对婴儿体重影响和营养不良发生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林安静;宋晓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宫腔镜治疗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及B组各40例,分别采用宫腔镜及激光进行治疗,后将其治疗前后的血清SOD、hs-CRP、IL-6及TNF-a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SOD、hs-CRP、IL-6及TNF-a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春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重症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了2年零6个月我院136例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结果:136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经院前急救19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安全送往医院救治.结论:快速、安全,平稳、及时转运及途中的观察护理.科学、熟练的急救护理技术及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1月骨科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脸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和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西宁地区5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5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结果:50例经皮肺穿刺术全部成功,均获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6例未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准确率高、创伤小、费用低、安全可靠地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术中护理及医护间的操作配合时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育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消化道出血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104例临床观察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仍然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诊断消化道出血,本文试从临床实验分析104例临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对消化道出血的动脉DSA的诊断价值及经导管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顾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的疗效,并了解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脑炎患者,用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三大主症(高热、抽搐、呼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34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中治疗组不同程度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最容;蒋定平;周新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利尿剂与ACEI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利尿剂(氢氯噻嗪)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接受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0mg,1次d,B组接受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Omg,1次/d,治疗8周复查疗效.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01).但A组血压降低效果较B组明显.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优于缬沙坦+氢氯噻嗪.

    作者:周建军;张久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136例剖宫产术产妇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136例剖宫产术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产妇无紧张心理,5例产妇诉插管时尿道不适或有尿意,3例拔管后小便时有尿痛,经多饮水后3-4d缓解,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插管前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掌握插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积极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剖宫产留置尿管的护理重点.

    作者:杨德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2种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观察

    目的:研究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腮腺浅叶全切术这2种手术方式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腮腺浅叶肿瘤中,60例行肿瘤及部分浅叶腺体切除面神经解剖术,30例行肿瘤及全部浅叶切除.比较术后涎痿,面瘫及复发情况.结果:2种手术方式复发率分别为6.3 %(12/60),5.0 %(6/30),涎痿率接近,术后1~12周面瘫率及恢复率类似.结论:2种手术方式对腮腺浅叶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罗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和处理

    目的:寻找并分析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97眼的病例,对34眼术后出现浅前房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情况,如用药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预后观察.结果:做到对原因的正确分析,及时处理.34眼术后浅前房中,6眼行手术加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眼例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均受到明显效果.结论:只要对浅前房发生原因的正确分析加上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治愈,并可以控制浅前房的发生率,是病人少受痛苦.

    作者:张红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脑动脉瘤形成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探讨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以各种原因就诊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出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分析其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生率(男性25/49,女性24/49,u=0.143,P=0.44)无显著性差异,后交通动脉瘤(男性5/58,女性53/58,u=6.303,p<O.001)及多发动脉瘤(男性2/31,女性29/31,u=4849,p<0.001)男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34例为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33例为左侧优势型,仅3例为左右均衡型,15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12例为右侧优势型,3例为均衡型.一侧优势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优势型和标准均衡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在后交通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前交通动脉瘤与一侧优势型供血成正相关,后交通动脉瘤与前循环优势型供血相关.

    作者:周绍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议从心肝血虚论治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在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生活、心理等外界因素急剧变化,及在产后气血亏虚的内因基础上诱发,导致产妇产后肝气不疏,心神失养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症状性抑郁.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至2010年,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去失访1例,剩余15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优6例,占40.0%,良6例,占40.0%,一般2例,占13.3%,差1例,占7.7%.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宁;孙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卫生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分布为广范的医疗卫生组织,其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社卫药房的管理工作也是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药房管理,也成为当下科学管理社卫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社卫的药房管理出发,阐述问题,探讨管理方法,以促进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

    作者:邱慧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48例典型病例,探讨脊柱爆裂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48例脊柱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我们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及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协颖;王秋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X线与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37例分析

    周围型肺癌是原发于肺段或更小的支气管,包括直径不到1cm的小肿块.X线照片上,尤其是多层螺旋CT扫描不难发现.近年来,肺癌的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首位,对人类健康威胁日益严重.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使患者存活率提高80%,因此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对37例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早期肺癌的鉴别诊断,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的时机,提高生存率.

    作者:郭跃成;杨庆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6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的按照护理干预内容完成3个月的调整,中途无一例退出,3个月内无一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加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合并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O.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是干预的主要内客,可以从生活中对疾病进行治疗,减少药物的应用,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俊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2007年至2010年老年尿路感染患者致病细菌及其耐药性研究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至2010年老年尿路感染患者致病细菌及其耐药性研究调查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的38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中心操作规程鉴定菌种,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380例患者尿细菌培养分离出400株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男女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多数,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由松、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对喹诺酮类、头孢噻肟、头袍哌酮、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男女感染率不同.常呈多重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当依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马章林;楼许柏;焦继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