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姚明珠;曾远娟;赖洪涛;张东兴

关键词:ALA-PDT, CO2激光, 尿道内尖锐湿疣
摘要: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尖锐湿疣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CO2激光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疣体复发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2周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4、8、12、24周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逐渐增加,到第8周时达到稳定状态;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O2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能提高一次性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CRP)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75位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RP治疗并评价治疗后1、3个月的效果,分析复位前及复位后3个月的中文版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及UCLA眩晕调查问卷(U-CLA-DQ)评分.结果 首次CRP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0.67%,首次CRP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9.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前及首次CRP后3个月的DHI评分及UCLA-D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为治愈的52例患者中,有13.46%的患者仍反复出现眩晕.结论 CRP治疗BPPV效果显著,患者治愈率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治愈患者仍然残留眩晕需要进一步处理.

    作者:王振英;陈国锋;李灶容;胡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效果方面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分别为(45.67±3.28)分和(77.01±4.25)分,住院时间分别为(3.38±0.98)d和(5.52±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英;徐汉荣;叶玉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益气除痰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P方案化疗期间全细胞计数的影响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NSCLC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两医治疗组(西医组,33例)与配合益气除痰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不良症状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第42天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第21、42天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气促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配合化疗比单纯化疗的NSCLC患者全血.细胞计数变化更小,生活质量更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旭枫;黄学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按照是否行SLNB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SLNB,对照组采用ALND.根据临床病理结果评价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假阴性率,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患侧和健侧上臂中点处的外周径(MP)、鹰嘴上15 cm处周径(c-15)的变化率,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价其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2.00%,假阴性率为6.82%;观察组术后半年的MP减少率、C-15减少率及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从而指导乳腺癌根治术的进行,减轻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炎平;李一鹏;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与美丽同行,呵护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健康——访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

    “做一名服务患者的好医生”,是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重视的职业归属感.正是这样一种信念,支撑着她走过了职业生涯的第24年.24年来,她兢兢业业地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4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还获得了多项辽宁省科技成果奖,部分成果已广泛用于临床,同时她还屡次荣获医院科技精英、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才、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耀的光环下,不变的是她那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务工作者的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EC患者作为Ⅰ组,选取同期的5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Ⅱ组,选取同期的54例健康体检者为Ⅲ组,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CA125和HE4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EC患者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其在E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Ⅰ组的CA125、HE4水平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HE4水平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的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Ⅰ期的CA125水平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Ⅰ期的HE4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F1GO分期和Ⅲ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比较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CA125、HE4水平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肌层浸润程度中,仅有HE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HE4与EC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0.69,HE4更密切.以CA 125>35 U/ml、HE4>104 pmol/L为临界值,CA125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9.6%、84.1%,HE4为46.2%、99.1%;约登指数分别为0.44、0.45.采用ROC曲线分析HE4,结果显示,HE4在74 pmol/L时曲线下面积大,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8.8%、88.8%,约登指数为0.68.将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EC,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结论 血清CA125和HE4均可作为EC检测的标志物,对预测肿瘤恶性程度有一定意义,其中HE4的诊断准确率及预测价值更高,尤其在肿瘤早期.

    作者:温东瑜;熊小琴;辛玉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到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o%(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0.85±0.6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0.68)d (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翠禄;周国永;陈桥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性早熟患儿60例,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曲谱瑞林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第二性征、激素水平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乳腺大小、卵巢容积、子宫容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H、FSH、E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早熟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陈珺汝;陈淑芬;王强;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疾病特点仍无定论,一经发现患者大部已进入股骨头坏死中、晚期,此时股骨头常呈现出骨塌陷或者变性坏死,病理进程不再可逆,这时患者往往需要承受手术带来的创伤.临床上对于其早期诊断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随着生物工程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对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方式作一综述.

    作者:满达;赵建民;刘瑞;李强;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2.071,P=0.038;Z=2.171,P=0.030).结论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明确,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受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娜;成洪波;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病患者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疾病认知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病患者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疾病认知的影响,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6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病患者592例,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自我导向学习倾向量表(SDL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病患者MUIS总分评分为(108.58±17.36)分,SDLRS总分评分为(133.89±24.38)分.相关性分析显示,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231~-0.52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导向学习倾向可解释疾病不确定感的21.9%的变异量(R2=0.219).结论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慢性病患者疾病认知的预测因素.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营养干预对高职女生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高职女生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校的1103名高职女生进行体格检查,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选取其中90例血红蛋白90~110 g/L的轻度贫血女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个月的营养干预,干预前后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和问卷调查以评价营养干预的效果.结果 营养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能有效纠正高职女生轻度缺铁性贫血.

    作者:王寿华;赵晓田;宋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经我院临床确诊后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43例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双号)4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23±1.62) mmol/L]、餐后2h血糖[(8.34±2.43)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均低于对照组[(9.56±2.64)mmol/L、(14.65 ±3.70) mmol/L、32.56%],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35%)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婷婷;巫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工作的临床影像技术医师49名及护理人员1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观察时间段内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整体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两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干预后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

    作者:付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新药“丹芎救心气雾剂”对胸痹-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丹芎救心气雾剂”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0年2月~2001年11月在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中医院确诊为胸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住院及门诊诊治的4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16例和对照组104例,试验组给予“丹芎救心气雾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疗程7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胸痹症状轻重分级积分、胸部疼痛积分、临床症状计分、临床症状分级、舌质和脉象变化和计分情况、体征变化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快速止痛疗效、起效时间及喷药次数、10 min心电图改善情况、7d心电图改善情况、用药前后心电图计分值变化、实验室检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用量、速效止痛作用、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对疼痛程度、入夜更甚者止痛效果显著;组内比较心电图速效作用和近期疗效均显著.结论 “丹芎救心气雾剂”治疗胸痹-心血瘀阻证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止痛速度快、药物起效时间短、硝酸甘油的服用量减少,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试验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嵋松;温富春;纪凤兰;徐惠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5年我院102例药物不良发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5年上报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形式.结果 1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10岁以下及21~30岁年龄组的患者发生率高,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导致的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一般.结论 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保障合理用药.

    作者:杨欢;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谢秀梅;金雪访;邓丽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正面临着更多挑战,医院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涵盖范围越来越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再次出现新的高峰.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60例高血压患者(ASA 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生理盐水,B组采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4、8、24、48 h不同时段的VAS评分、镇静评级以及恶心呕吐评级,记录各时点的PCA有效/实际按压次数比值、动脉收缩压、心率以及镇痛药消耗量.结果 B组术后8、24、48 h的VAS评分、PCA有效/实际按压次数比值及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24、48 h镇静程度达2级或以上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予以自控镇痛,能够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剂量及不良反应,降低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周克亭;郭能起;朱小兵;刘鉴;萧志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特征.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产检及住院分娩的4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的年龄进行分组,其中602例高龄孕产妇(年龄≥35岁)为A组,3598例非高龄孕产妇(<35岁)为B组.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妊娠与分娩结局.结果 A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前置胎盘、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孕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总产程、阴道会阴切开发生率、阴道软产道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围生儿情况(体重、胎儿畸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孕产妇来说,各种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孕产妇,且容易出现围生儿体重较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等不良情况,提示临床上应加强相关的预防保健与处理措施,大程度上降低母婴不良情况,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韦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