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

温东瑜;熊小琴;辛玉宏

关键词:糖链多肽抗原125, 人附睾分泌蛋白4, 子宫内膜癌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EC患者作为Ⅰ组,选取同期的5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Ⅱ组,选取同期的54例健康体检者为Ⅲ组,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CA125和HE4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EC患者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其在E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Ⅰ组的CA125、HE4水平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HE4水平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的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Ⅰ期的CA125水平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Ⅰ期的HE4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F1GO分期和Ⅲ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比较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CA125、HE4水平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肌层浸润程度中,仅有HE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HE4与EC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0.69,HE4更密切.以CA 125>35 U/ml、HE4>104 pmol/L为临界值,CA125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9.6%、84.1%,HE4为46.2%、99.1%;约登指数分别为0.44、0.45.采用ROC曲线分析HE4,结果显示,HE4在74 pmol/L时曲线下面积大,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8.8%、88.8%,约登指数为0.68.将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EC,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结论 血清CA125和HE4均可作为EC检测的标志物,对预测肿瘤恶性程度有一定意义,其中HE4的诊断准确率及预测价值更高,尤其在肿瘤早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时间间隔臭氧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臭氧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腔内注射30μg/ml臭氧治疗,20 ml/次,共治疗4次.A组每3天治疗1次,B组每7天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l周的VAS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的TNF-α和1L-1β含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腔内注射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缩短时间间隔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陈琳;卓锦钊;姚东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施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力积分、尿垫试验评分、阴道大收缩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P<0.05);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盆底肌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积分、尿垫试验评分、阴道大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力恢复,增强患者的盆底肌力和阴道收缩能力,还可减轻尿失禁情况.

    作者:陈雪梅;门艳华;黎满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中黏附因子(V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治疗AR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及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强;陈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实现更完善的一个临床路径治疗模式.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为改良快速康复甲状腺外科组(治疗组)和传统快速康复甲状腺外科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分析两组在术前焦虑、术前口干饥饿感、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呕吐误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切口疼痛及咽痛、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主观感受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住院天数上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更具应用价值,既能减轻患者痛苦,义能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志辉;严伟华;黄进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诊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清扫淋巴节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D3+、CD4+、CD8+、CRP和IL-6水平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12d的CD3+、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较传统开腹术疗法明显,能够减少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生;李明生;吴新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015年我院102例药物不良发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5年上报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形式.结果 1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10岁以下及21~30岁年龄组的患者发生率高,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导致的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一般.结论 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保障合理用药.

    作者:杨欢;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盆灌肠液在输卵阻塞性不孕症复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慢盆灌肠液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复通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 1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复通术后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后未作干预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慢盆灌肠液保留灌肠,疗程3个月.测定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5天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患者1年内的总妊娠率和宫外妊娠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宫腹腔镜复通术后第1天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妊娠率(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慢盆灌肠液保留灌肠可显著降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复通术后的炎症水平和提高妊娠率.

    作者:吴丹;陈伟志;郭李燕;叶翠芬;罗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正面临着更多挑战,医院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涵盖范围越来越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再次出现新的高峰.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将细胞分为血管紧张素组、白藜芦醇梯度组、联合组及对照组,检测评价白藜芦醇和血管紧张素对VSMCs增殖能力的影响,各组均反应0、6、12、24 h,根据细胞计数来评价VSMCs的增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检验VSMCs活力,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各组的细胞计数结果来看,总体结果为血管紧张素组>联合组>白藜芦醇梯度组>对照组,其中血管紧张素组VSMCs的细胞计数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24 h时,白藜芦醇梯度组中30 μmol/L浓度下细胞计数低(P<0.05),而联合组中30、100 μmol/L浓度下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10 μmol/L(P<0.05);从各组细胞活力情况来看,总体结果为血管紧张素组>联合组>白藜芦醇梯度组>对照组,培养24 h时同样白藜芦醇梯度组中30 μmol/L浓度下细胞计数高(P<0.05),而联合组中30、100 μmol/L浓度下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10 μmol/L(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着一定的作用,且对于血管紧张素Ⅱ所诱导的增殖有着较强的抑制效果,不同浓度下作用效果有所差异.

    作者:李自立;章若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提高血液科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科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5~6月收治的化疗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5月收治116例患者为对照组,6月收治11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1周后健康教育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5%,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为90.3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4.82%,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为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包括护士因素与患者因素,其中护理人员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健康教育效果,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将护士与医生共同协作工作,提高护理知识层面、沟通技巧、健康宣教意识,对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鸿彦;赵中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CRP)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75位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RP治疗并评价治疗后1、3个月的效果,分析复位前及复位后3个月的中文版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及UCLA眩晕调查问卷(U-CLA-DQ)评分.结果 首次CRP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0.67%,首次CRP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9.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前及首次CRP后3个月的DHI评分及UCLA-D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为治愈的52例患者中,有13.46%的患者仍反复出现眩晕.结论 CRP治疗BPPV效果显著,患者治愈率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治愈患者仍然残留眩晕需要进一步处理.

    作者:王振英;陈国锋;李灶容;胡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按照是否行SLNB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SLNB,对照组采用ALND.根据临床病理结果评价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假阴性率,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患侧和健侧上臂中点处的外周径(MP)、鹰嘴上15 cm处周径(c-15)的变化率,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价其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2.00%,假阴性率为6.82%;观察组术后半年的MP减少率、C-15减少率及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从而指导乳腺癌根治术的进行,减轻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炎平;李一鹏;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论PDCA循环管理方案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80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从患者住院起即制定并实施详细的PDCA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沟通、健康教育、置管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3%(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7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静;涂晶;徐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经超声检查疑为内置节育器异位、断裂、残留或嵌顿,且行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失败的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节育器取出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成功取器,其中盆腹腔异位8例,断裂、残留16例,嵌顿26例.经宫腔镜和腹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后,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腰骶疼痛、下腹胀痛、月经紊乱改善总有效率均为100%,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94%.结论 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能够明确异位位置以及手术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友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脑电图追踪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检测作为早期发现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74例首程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及1年的EEG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放疗后3个月EEG异常44例,追踪观察至结束(5年),放疗剂量与EEG异常和放射性脑损伤成正相关(r=0.478、0.417,P<0.05).结论 放射治疗后喉癌患者的EEG持续异常或进展与放射性脑损伤相关联,EEG的异常表现是以颞部为主的θ活动增多,表明放射治疗对喉癌患者的脑部损伤主要在颞叶,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EEG动态测评有助于早期发现喉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

    作者:谭凯儒;易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尖锐湿疣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CO2激光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观察疣体复发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2周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4、8、12、24周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逐渐增加,到第8周时达到稳定状态;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O2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能提高一次性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姚明珠;曾远娟;赖洪涛;张东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逍遥丸对盆腔炎患者血清SOD、MDA、白介素族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逍遥丸对盆腔炎患者血清白介素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逍遥丸与常规抗炎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抗炎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血清MDA、SOD、IL-4、IL-8等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MDA、SOD、IL-4、IL-8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清MDA、SOD、IL-4、IL-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盆腔炎患者进行逍遥丸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清IL-4、SOD指标水平,降低血清IL-8、MDA指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雁;陈婉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2.071,P=0.038;Z=2.171,P=0.030).结论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明确,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受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娜;成洪波;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广州局部地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广州市正骨医院5年期间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该广州市局部地区该病的发病特征.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系统(PACS),收集2010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 62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1 628例,男5156例,女64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50~59岁的患者多,占20.72%;致伤原因中自行摔伤高,占62.1%;骨折分型在不同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分布较高(男女比例为0.80∶1).结论 分析表明,桡骨远端骨折就诊患者在个体特征、创伤原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作者:霍力为;王广伟;叶永亮;庾伟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益气除痰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P方案化疗期间全细胞计数的影响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NSCLC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两医治疗组(西医组,33例)与配合益气除痰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不良症状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第42天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第21、42天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气促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配合化疗比单纯化疗的NSCLC患者全血.细胞计数变化更小,生活质量更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旭枫;黄学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