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黄德昌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1例,单一西医治疗)和观察组(5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林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联合滋阴健脾祛瘀汤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4例,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两组均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药滋阴健脾祛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简易量表(QOL-BREF量表)中生理因素和社会关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3+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晚期的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联合滋阴健脾祛瘀汤,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彩亮;王洪云;吴燕玲;夏小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鼻咽喉水蛭寄生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总结电子鼻咽喉镜下治疗鼻咽喉水蛭寄生病的临床经验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5月在我院诊治的1 1例鼻咽喉水蛭寄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资料.结果鼻咽喉水蛭寄生病好发于有野外饮用生水、野外游泳的人群,我院诊治的1l例鼻咽喉水蛭寄生患者均经门诊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一次性完整取出.结论鼻咽喉水蛭寄生病好发于鼻腔,电子鼻咽喉镜下直视治疗鼻咽喉水蛭病效果确切、安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文飞;彭永华;刘雪梅;刘家锋;彭韶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配合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疗效,创面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治疗中愈合24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5.59%,高于对照组的80.88%;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换药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创伤患者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减少切口换药次数,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润香;蒋治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坚定发展理念,勇于改革创新,这是重庆垫江中医院建院30年来,从零开始探索并成功创建三甲中医院的秘方.”这是重庆垫江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明怀教授掷地有声的一段话,也是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小医院,在10年之内建设成为全国县级第二家、西南地区县级首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秘诀”.
作者:凌寒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将口腔护理合理频次应用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参照组,每组44例.将采取一次口腔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两次及以上频次口腔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经不同口腔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干预之后的口腔清洁度良好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溃疡发生率等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咽部标本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霉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两次及以上口腔合理频次护理疗效比较显著,提升口腔护理次数可以降低发生溃疡、口臭概率,提升口腔清洁度,值得广泛应用研究.
作者:乐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初产妇经导乐护理后对其分娩结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2期间接收的初产妇94例,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导乐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产前心理状态、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和产前心理状态情况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导乐护理,不仅有助于阴道分娩率的提升,还能使产妇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使产程时间缩短.
作者:熊华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直接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下床活动时间、盆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便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廖灿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DIY热牙胶充填系统与冷牙胶充填对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DIY热牙胶充填治疗,对照组采取冷牙胶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充填时间、根管填充效果、术后治愈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充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充填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6个月治愈率(92%)和术后疼痛发生率(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冷牙胶充填治疗相比,DIY热牙胶根管充填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苗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青紫型与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胸腺病理及免疫功能,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青紫型先心病患儿(A组)与40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儿(B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水平,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胸腺常规病理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B组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计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岁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计数均低于同组0~1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理检查可见胸腺结构存在,皮髓境界清楚,皮质淋巴细胞丰富,髓质胸腺小体结构存在,间质无著变,B组1~2岁患儿可见少量星空现象和胸腺轻度萎缩,A组0~1岁患儿可见星空现象和胸腺轻度萎缩,A组1~2岁患儿可见较多星空现象和胸腺明显萎缩.结论 青紫型先心病患儿较非青紫型先心病胸腺萎缩明显而免疫功能降低,且先心病患儿胸腺萎缩和免疫功能低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作者:郭晨;艾凌云;胡淑霞;杨文萍;柯江维;明腾;邹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PCOS组,8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PCOS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850 mg治疗,2次/d,共治疗24周,共53例患者完成治疗.比较PCOS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血清胰岛素水平、LH、FSH、T、E2、PRL、PROG、DHEA-S、SHBG水平,比较PCOS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各指标的变化,监测治疗后月经周期规律及妊娠率情况.结果 PCOS组患者的体重、BMI、FIns、2 h Ins、HOMA-IR、LH、LH/FSH、T高于对照组,SH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治疗后的BMI、LH、LH/FSH、T、FIns、2 h Ins及HOMA-IR水平低于治疗前,SHBG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FSH、DHEA-S、E2、PRL、PRO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治疗前月经周期规律者11例(20.75%),治疗12周后为37例(69.81%),治疗24周后为40例(75.47%),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为46.67%.结论 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月经及生育状况均显著异于健康女性,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调整月经周期紊乱,并明显提高妊娠受孕率,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好的选择.
作者:刘玉婷;刘东方;杨刚毅;李凌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血糖监测中使用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血的差异,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入住ICU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患者的中指或无名指,用温水清洁并干燥待测手指,将该侧手臂自然下垂片刻,再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监测第一滴及第二滴指尖血的血糖值,各收集数据52组,比较重症患者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滴血两组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症患者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滴血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使用第一滴指尖血进行血糖监测结果与使用第二滴指尖血同样准确,因此建议使用第一滴指尖血,且其有利于简化血糖监测流程、缩短护理操作时间、减少医源性污染、节约医疗耗材、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琳芝;丁丽娜;吴晓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临床使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105例腹泻型IBS患者,根据临床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盐酸小檗碱+蒙脱石散),研究组54例(复合乳酸菌胶囊+盐酸小檗碱+蒙脱石散),对两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进行比较,评估两组IBS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随访6个月统计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为96.3%、5.5%,对照组为84.3%、15.7%,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研究组发生率为11.1%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泻型IBS患者治疗时使用复合乳酸菌胶囊,疗效好、疾病再复发率低,症状改善用时短.
作者:何桂明;莫必华;黄政;黄学勤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气囊腹压带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A组产妇全程应用增腹压助产仪,B组产妇有两个宫缩周期不使用助产仪增腹压,C组产妇全程不使用增腹压助产仪,比较三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第二三产程时间及胎头拨露时间.结果 三组产妇产后2h的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第三产程出血量、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少于B组,B组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胎头拨露时间明显短于B组,B组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气囊腹压带用于自然分娩中,能够显著加快第二、三产程进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时,降低产后出血概率,且对母婴生命体征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慧;周平;廖碧翎;曾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序贯通气改善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5例,按照通气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机械序贯通气,对照组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撤机前PaO2、PaCO2、HR和RR变化,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和BiPAP 4 hPaO2、PaCO2、HR、RR变化,及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和入住ICU住院时间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撤机前的PaO2、PaCO2、HR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和BiPAP 4 hPaO2、PaCO2、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机械通气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入住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机械序贯通气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机械通气总时间,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作者:钟映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MDT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围术期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予以MDT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突出,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等优势,深受患者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梅;刘玲;刘雯;邱倩;肖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上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ITP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旭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成IMT正常组(n=51)、IMT增厚组(n=69)、斑块形成组(n=60).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颈动脉彩超、24 h动态血压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AASI变化,探讨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SV、DV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明显高于IMT增厚组,SV、DV明显低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IMT与TG、LDL-C、SBP、DBP、PP、FPG、UA、Cystatin C、AASI、RI、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482,0571,0.667,0.509,0.603,0.711,0.386,0.504,0.727,0.623,0.472;P<0.05),与SV、DV呈明显负相关(r=--0.567,-0.6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颈动脉IMT水平与PP、AASI、FPG、UA、LDL-C独立相关(β=1.229,1.442,0.887,1.501,1.8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水平随着IMT的升高逐渐升高,其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独立相关,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作者:刘桑燕;杨阳;涂振兴;李烨;王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加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加奈达铂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两组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加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方法具有高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王敏;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风团消失时间和瘙痒消失时间[(12.51±1.01)d、(13.24±2.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01±2.73)、(17.19±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疗程,加速症状消退,减轻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