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莲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2005~2010年采用液氮冷冻加涂药(盐酸氨酮戊酸散)加红光照射的治疗和护理,治愈率85%,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芬;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缺铁性贫血伴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患者体内既缺乏铁又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而引起的一种非白血病性贫血[1].在血液学和骨髓细胞学上表现为细胞缺铁和巨幼变同时存在,又叫双相性贫血(以下简称双相性贫血).双相性贫血在教科书和常见的血液病诊断标准中,并未列为一个独立的诊断标准来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双相性贫血并不少见.现将71例贫血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杨冬梅;何守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33例.研究观察8周,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SAS、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各期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有效率75.75%,与氯米帕明组比较无显著差别(78.78%,X2=0.09,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氯米帕明组51.51%,其差别具有显著性(X2=5.22,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不良反应更小.
作者:张淑芳;马闯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一次成功的方法.方法:将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1080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540例,改进组54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气方法进行排气,对排气过程中有无浪费药液和针头污染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200例、滴药≥3滴3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37%.改进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500例、滴药≥3滴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结论:静脉输液第一次排气时不流出液体关闭调节器,第二次当输液管内空气排气至距针柄3.5cm处关闭调节器(约操作者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横断距离之和),能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杜绝药业浪费和针头污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对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结果:本组患者68例,手术后随访6~42个月,疗效优22膝(32.4%),良31膝(45.6%),可11膝(16.2%),差4膝(5.9%).术后优良率77.9%.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需要掌握一定适应证.
作者:苏兴平;杨卫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肃州区15个乡镇20~65岁的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共查出7822例患病者,查出16种疾病,患病率达48.8%,治疗6456例,治疗率82.5%.结论:及时掌握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作者:吴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孕妇,25岁,妊娠20周常规检查.彩色超声检查:双顶径4.4cm,头围11.6cm,腹围18.0cm,股骨长3.1cm,胎心规律,146次/分,胎儿双肾较大,左肾2.9cm×1.8cm,右肾3.1cm×2.0cm,相当于孕24~32周胎儿肾脏.
作者: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降血糖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对于病程进展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A(强化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A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三餐前诺和灵R,睡前诺和灵N),B组给予预混诺和灵30R常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判不同降血糖方法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ACR,FPG,2hPG,TC,TG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好转;强化治疗组患者ACR,FPG,2hPG,TC,TG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降糖能够有效减缓DN患者肾脏病变进展速度,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参观的挪威老年痴呆康复护理机构建于1995年,现居住47位老年患者,建筑打破传统模式,呈圆环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客厅、花园、病房.每层居住人数小于7人,要求非常宁静,无噪声和其他刺激因素.
作者:齐学宏;王继雄;王文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的探讨.方法:将全口牙病的系统设计与治疗分为3个阶段,治疗及修复计划的初设定阶段、具体治疗阶段(需反馈后完善治疗及修复计划)、系统维护阶段(反馈后改善治疗及修复计划),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结果:与患者交流后,患者同意治疗方案,完成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牙周病系统治疗为基础,对每个患者做出全口牙病治疗的系统设计是全口牙病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郭涛;陈冲;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熟知并接受.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008~2010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完成132例,术后正确评估手术效果,注意观察病情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与指导,有利于手术患者的顺利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由于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静脉感染[1].静脉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影响治疗.在临床工作中采取青敷膏外敷在静脉炎所致红、肿、热、痛处,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素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焦虑抑郁程度测评,并以门诊护士42名作为对照.结果:近1/2~1/3的肿瘤科护士有不同的焦虑抑郁症状.结论:应予积极干预,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彭开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术后ADL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血肿清除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1次/日,疗程3~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滴,1次/日,疗程3~5天.及时监测体温、观察病情等.结果:观察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瑞丽;曹亚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由于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充血加重;另一方面,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氧量减少,故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也相当高.由于夜间工作人员少,患者都在睡眠过程中,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作者:古丽米拉·胡木若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荧光抗体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作者:刘体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医疗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莉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彩超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从而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该项检查对于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及混合性斑块,分析不同性质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9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4例检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72%,其中检出多的为混合性斑块,其次为软斑及硬斑,扁平斑较少,颈动脉分叉处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软斑及混合性斑块为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能早期发现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判断斑块的性质及其稳定性,从而对指导临床用药、评估预后及早期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温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分钟.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疗效,对发现的可疑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仅有5例复发(14.3%),另外有血尿3例(8.3%),化学性膀胱炎3例(8.3%),有膀胱刺激症状5例(13.9%),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孙海容;黄炎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