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

安国良

关键词:CT诊断, 腰椎结核, 误诊,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0例患者CT诊断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CT诊断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 30例腰椎结核患者中诊断出30例骨质破坏,12例有死骨形成,19例有椎旁腰大肌脓肿,16例椎间盘破坏,9例椎管变形狭窄,有3例附件受累.30例患者中,有1例化脓性脊柱炎被误诊为腰椎结核,误诊率为3.33%,其余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为腰椎结核.结论 在临床腰椎结核诊断中,CT诊断技术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诊断效果比传统X线更胜一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分析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手术科室在2013年实施高值耗材预见性管理前后各一年间的收费准确率情况.结果 在未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2年间共计出现了26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10例错收费和1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4.8%,在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3年间共计出现了8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2例错收费和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8.4%,实施预见性管理后,错收费和漏收费现象明显减少(P<0.05).结论 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收费的准确率.

    作者:阎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胃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胃癌患者采取优质综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对前后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仅采取日常护理措施,而后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因采取措施不同,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愈后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对比研究,因患者被随机采取不同措施,而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临床研究价值.结论 在围手术期间,实验组对胃癌患者行优质综合护理,可大大的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技术的提高,加快痊愈的速度.

    作者:丁巧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讨论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80例2013年度ICU未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观察组为80例2014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明显效果,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玲;刘维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更年期患者心理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更年期患者心理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妇科门诊内分泌诊室就诊的84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从心理角度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将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亲情护理,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使患者更年期出现的特有的消极心态得到缓解,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更年期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麻仁丸和乳果糖在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麻仁丸和乳果糖在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假体隆乳术后的便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50例.三组均实施整形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治疗1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开始每日予麻仁丸6g早晚各1次口服进行治疗.治疗2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开始每日予乳果糖20ml早晚各1次口服.比较三组患者的粪便形状、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情况相差不大.结论 采用麻仁丸和乳果糖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患者疗效不佳.

    作者:代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孕妇300例,根据米非司酮剂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50mg,观察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75mg.每组各有患者150例.对比2组孕妇引产效果和各项分娩指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产程以及产时产后出血情况等相对于对照组孕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期妊娠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进行引产,其引产效果相对于应用常规剂量引产孕妇无明显差异,但加量配伍方案可以让孕妇分娩过程更顺利,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对保障孕妇身体健康更具意义,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何国梁;李西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体检中心全程优质服务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体检中心中应用全程优质服务的具体操作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体检中心应用全程优质服务前后的两个时间段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全程优质服务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相对于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前,全程优质服务实施后个体体检和集体体检的同比增长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各50例接受体检对象进行服务满意率调查,实施后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实施前体检对象满意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服务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服务理念,分为院前服务、体检中服务和体检后服务几个阶段,不但可提升人们对体检的接受程度,且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的满意率也显著提高,更有利于满足人们健康服务需求,对体检对象与体检中心而言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曾乐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患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风湿免疫科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护理方案.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质量考核、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采取品管圈活动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在临床护理中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杜相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总结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患纠纷,通过换位思考,理性分析,找出原因,合理应对,达到有效预防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高云燕;赵晓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5T高场磁共振常见伪影分析及解决方法

    目的 高场磁共振常见伪影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20例采用GE-DH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的伪影图像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结果 将伪影归纳为运动伪影装备伪影 金属伪影.结论 分析1.5T磁共振产生的机理,对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建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治经验体会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结果 本组40例晚期产后出血产妇中,宫腔内残留组织16例,其中13例患者是在足月阴道分娩后,经B超检查显示患者宫腔中具有残留组织,采用清宫术进行处理,将清出物送检明确均为蜕膜组织;3例患者时在孕晚期引产后,阴道出现持续性出血情况(时间超过1个月),采用阴道镜检查和B超检查显示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需要保留子宫;另外2例患者吸取教训而在做好手术和输血准备的基础上采用诊刮术进行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绒毛组织,宫腔感染8例,子宫破裂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6例.结论 产科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产妇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而有效止血.

    作者:任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4年度给予全科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并与2013年度未实施全科护理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度社区患者经过全科护理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比较结果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在社区护理的工作过程中开展全科护理后有效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效益,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细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

    一个医院的全部医院文化的传播都是凭借优质的护理服务来完成的.它是医院文化品牌宣传中的形象标志.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让病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满足.本文就如何搞好细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探索.

    作者:郭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宫内节育器(IUD)反复移位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宫内节育器反复移位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份到2013年5月份接收的63例IUD移位的育龄妇女为主要对象,检查和分析IUD移位情况,并给予再放置处理.结果 放置IUD成功的40例,因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取出2例,因IUD移位子宫下段取出1例.结论 IUD反复移位反映了诸多质量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做好保障措施,减少移位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燕;何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9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硬脑膜缺损患者98例进行自体颅骨骨膜治疗,对其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交通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和癫痫等并发症的概率都极低.手术中及愈后的情况都良好,令人满意.结论 自体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手术安全,患者手术后恢复的情况良好,并发症少并且不会发生排斥反应,自体颅骨骨膜是一种很好地脑膜修补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海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会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妇科开腹手术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证型的病程进展与基本病理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证型的病程进展与基本病理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肾病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证型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五种类型.中药治疗以固本培元为基础,并根据是否间杂邪气而适时加减.结果 120例患者显效者103例,有效者11例,无效者5例,有效率为95.8%;化验结果显示,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肾精亏虚是不同证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存在的基本病理改变,同时可夹杂湿、瘀等邪气,可严重影响其病程的进展速度.

    作者:鲁卫华;杨桂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配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54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同时与其PICC置管和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研究.结果 本组54例肿瘤患者中,有52例一次性完成穿刺,穿刺成功率是96.3%(52/54).置管时间5~30周,平均是(21.2±3.8)周.置管期间发生不良症状者6例,包括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各有3例、2例和1例,总发生率是11.1%(6/54).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但便于维护与操作,且能够延长置管时间,避免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监护及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监护及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及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监护及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准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定时空气消毒,做好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18例,分别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监护和护理后, 17例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我院门诊头孢类抗菌素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的门诊西药房的12688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头孢菌素类抗菌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在妇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口腔科及疼痛科等科室中都有应用,其中儿科(50.39%)和五官科(54.71%)应用的第2代头孢菌素多,超出了卫生部制定的标准(50%).这表明我院门诊部儿科和五官科在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了滥用的现象.结论 我院儿科和五官科门诊处方中对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存在滥用现象,因此医院应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抗菌素药物的使用.

    作者:李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