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
目的:探究和分析LEEP刀联合臭氧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LEEP刀治疗,实验组则联合LEEP刀以及臭氧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创口渗血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EEP刀联合臭氧对慢性宫颈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无痛人流的患者32例,对这些患者术后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2例无痛人流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麻醉意外,手术顺利的完成。患者均在手术后20~30min内清醒。术后1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对此次护理满意的患者23例,较为满意的患者8例,不满意的患者1例。结论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为以后医师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白帆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实施二级护理工作站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设计简易二级护理工作站,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相结合,将医嘱执行、护理文书记录等工作前移至病房。结果使用后患者满意99%度、呼叫率15.6%、来回治疗室次数为11次,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二级护理工作站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护士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真正做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柴慧;张雅婷;谢敬;王仕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采用血糖仪测定末端全血血糖值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静脉血清血糖值,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末梢全血血糖测定,同时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内血糖值。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快速血糖仪测出的平均血糖值为8.89±2.46 mmoi/L,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得出的平均值为9.16±1.75 mmoi/L,两种数据对比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证明两种血糖测试的结果相关程度高。结论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快速方便,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相近,可以用于患者血糖测定。
作者:阿斯艳·玉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护理体会。方法采集我科就诊的外伤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病人进行整体护理配合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术后满意度、伤口愈合程度和SAS程度均比观察组差,对比后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中实施护理配合,可以显著促进伤口愈合程度、使患者的SAS程度降低、而且增加病人术后满意度。
作者:季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延迟破裂如何进行正确诊断。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肠破裂、肾挫裂伤36例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病例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对临床不典型病例密切观察的必要性,探讨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手术探查指征。结论总结了36例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谢宙宏;赵开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住院号4202071,因孕2产1孕34~1周,双胎妊娠,下腹痛伴阴道流血、流水1小时于2014年12月18日5:35收入院。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4年5月2日,预产期为2015年2月9日。孕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孕四月余自觉胎动至今,胎动良好。孕17周始于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彩超示双胎妊娠,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孕25周时偶感宫缩,可见阴道少量流血,少于月经量,无阴道流水,无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不适,给予保胎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孕31周时上述症状加重入我院,予保胎治疗后效果佳出院。今孕34~1周,1小时前开始下腹阵痛伴阴道流血流水,血量少于月经量。现患者一般情况好,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心悸,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9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产科检查:宫高34cm,腹围104cm,先露一头一臀,听诊胎心音正常,宫缩规律,间歇2~3分钟,持续25~30秒,宫缩强度弱,胎膜已破,羊水为鲜血性,查宫口开大1cm,先露坐骨棘上2cm,胎心监护示正常,宫体无压痛,宫缩间歇期子宫张力小,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属正常。于2012年曾顺产分娩一女婴,健在。急做床边彩超示:双胎妊娠,先露一头一臀,胎盘成熟度Ⅰ~Ⅱ级,羊水大深度为53mm,羊水指数为96mm,S/D=1.4,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胎盘局限性早剥不除外。考虑诊断:1.孕34~1周,双胎,孕2产1,早产临产;2.胎膜早破;3.胎盘早剥?患者入院后宫缩逐渐增强,产程进展顺利,7:30查宫口开大2cm,先露头,坐骨棘上2cm,但阴道流血渐增多,明显多于月经量,胎心监测示胎心158~167次/分,嘱产妇取左侧卧位,吸氧4L/分,持续胎心监测,考虑胎盘早剥,建议急诊手术。向产妇及家属交代病情告知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家属表示知情并要求手术,已签字。术前血常规、凝血系列及心电图等检查未及明显异常,术前备血,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于8:00入手术室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清亮,量约200ml,以枕左前位娩出一男活婴,评5分,5分钟后评9分,2分钟后以骶右前娩出一女活婴,评4分,5分钟后评9分,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娩出,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面积约占胎盘面积的1/3~1/2,双附件未见异常,手术顺利,失血量约300ml,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毕安返病房。术后诊断:1.孕34~1周,双胎,孕2产2,早产已娩;2.胎膜早破;3.胎盘早剥Ⅱ度;4.早产儿;5.新生儿轻度窒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5天后腹部切口Ⅱ/甲级愈合,准予出院。
作者:石桂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加强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干预,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药物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结果入院后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得一周后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同入院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加强对病情的监测,使得显著性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治疗效果较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郝君华;孟晓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本人接收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增加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复发率,值得普及。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护生的临床带教经验。方法根据护生的个人特点,将实施一对一带教的护生设为实验组,将传统的带教法设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出科后在满意度及考核方面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实验组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熟悉并掌握普外科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常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结论选择带教能力强的资深护士实施一对一的带教,能较快较好地帮助普外科护生完成实习任务,为护生今后走向护理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医院产科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21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对医院产科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产科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叶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DIC的病死率。方法对16例年龄在18~40岁,平均年龄29岁。各种原因并发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DIC并发者根据失血量及病情变化,输注红细胞悬液3~10u,新鲜冰冻血浆400~2000ml,冷沉淀4~14u,机采血小板1治疗量,经成分输血治疗后2~6h,出血明显减少,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由于抢救及时,药物及血液成分使用得当,抢救成功16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25%,治愈率87.5%。结论早期发现DIC,尽早正确成分输血是成功救治产科DIC有效方法。
作者:宁尼亚;张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23进行针刺加穴位注射护理为观察组,在选取23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患者,给予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配合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发热患者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对诊断为菌血症的患者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菌血症的阳性率,并于发热后24 h、48 h、72 h重复检测PCT,比较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结果102例菌血症患者的首次PCT检验阳性率为84.31%, PCT+血培养的阳性率为87.25%,均显著高于血培养方法的阳性率(23.53%),同时发热24、48、72 h后血清PCT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联合血培养检测可有效缩短菌血症的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率,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提供根据,实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脚步不断深入,面对全新的形势,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渐得到了完善。而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的职工思想工作开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影响着医院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而就当前我国很多医院职工思想工作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医院职工思想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展开分析,就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作者:张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头针治疗面瘫、面瘫后遗症上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48例患有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头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复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采用头针技术治疗的患者显效占比75.00%(18/24)和总有效率95.83%(23/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的45.83%(11/24)、70.83%(17/24),并且观察组的无效占比4.17%(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分别治疗后一个月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17%(1/24),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6/24),观察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头针技术相较于传统针灸技术在面瘫、面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面瘫后遗症的复发率,在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利湿化浊合剂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MCP-1、CCR2的影响,从而探讨利湿化浊合剂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随证口服中药汤剂,4周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患者服药前后的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疗效。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服用利湿化浊合剂前后的MCP-1、CCR2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湿化浊合剂通过影响患者的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来减轻炎症进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乔庆春;米军;王艳;宁同花;郭巧英;杨海云;王磊;任爱菊;蔡文绍;李茂林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发病特点、部位、类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和病史等临床资料,运用CT和MRI检查患者头颅,运用电脑图像等技术手段,分析脑血管病的类型、部位、发作类型与病灶之间的关系等,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安定和苯巴比妥钠等抗癫痫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67例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经检查确诊,其中早发型癫痫43例,迟发性癫痫24例;在安静状态下发作41例,在活动状态下发作26例;癫痫发作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病变类型,病变部位是发作类型、脑电图、瘫痪的主要影响因素;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再发作,出院后随访半年,其中复发6例,经后期继续跟踪治疗未再发作。结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病率较高,正确分析发作时间、特点,病灶部位,疾病类型之间的关系,给予规范治疗,可有效促进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康复。
作者:史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影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试验检查结果,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共检出35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7.50%,3例为假阳性,经心得安试验排除冠心病,假阳性率为8.57%;在165例阴性中,2例为假阴性,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假阴性率为1.21%。结论针对隐匿型或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电图平板试验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单经济、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秦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析,并给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治疗。结果40例患者均得到好转并出院。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有效及时地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