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诺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究

尚广军

关键词:美托诺尔, 厄贝沙坦, 高血压心脏病, 安全性,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诺尔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工厄贝沙坦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诺尔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身体治疗加以观察和对比。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实验者和对照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7.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要低于对照组,其心功能分析改善状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比较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活动中运用厄贝沙坦配合美托诺尔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护理程序中的作用

    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健康教育活动有一定需求与重视。高质量健康教育将为患着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开展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使之具有计划性、连续性、有效性,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把护理程序应用到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通过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步骤进行具体工作,在护理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宣传栏、文字图片展览、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收到很好的成效[1-2]。

    作者:陈明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谈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总结其防治过程及临床特点。结果77例患者中35例患者好转,无效21例,有6例患者转院就医,1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发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以老年患者居多,原发病灶主要以冠心病患者为主;结论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临床具有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并发症多,起病急,神经系统损伤严重,预后较差,需要临床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吴世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式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并探讨新式剖宫产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9例新式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简要总结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的一些要点及措施。结果术后主要在下床活动、饮食、排尿、拔除尿管和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满意。结论新式剖宫产在护理上要做到早活动、早进食、早拔除尿管,母乳喂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作者:白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脑梗死失眠患者护理观察和体会57例报告

    目的:总结我院老年脑梗死疾病患者伴随失眠的原因和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57名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失眠状况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发现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身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和环境因素。实行护理干预前,患者的失眠症57例,干预后,患者的失眠症12例,进行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疾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脑梗死疾病患者失眠的发生率,减轻脑梗死疾病患者失眠的症状。

    作者:陈纪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 超在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B 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的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采用 B 超诊断9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证实 B 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有82例,B 超诊断符合率为91.11%,误诊率为8.89%。90例被怀疑为早期宫外孕的患者临床表现:下腹痛78例,阴道流血84例,停经65例,附件包块43例。结论B 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病例有方便、迅速,复诊对患者无损伤,敏感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冬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方案及效果初评

    目的:总结分析结直肠癌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实验组行自扩张支架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期切除吻合率、急诊滞留时间、症状显著好转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率为95.2%,保护性造口率为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与76.1%(P<0.01)。实验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均显著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自扩张支架术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杜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证据采集和应用在卫生行政执法中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行政制度方面的深化改革,一直以来都在为实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而不懈的努力。单纯的以卫生行政执法方面来说,要想真正实现公平和公正,就直接对相应的证据作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证据为研究中心来针对卫生行政执法当中证据的应用和收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并以此通过相应的规范化标准来对证据进行合法、关联以及客观性的评价分析。这就必须要具备对于证据的准确判断力,从而真正做好对于非法证据的及时排除。这样才能促使卫生行政执法证据具备证据确凿的标准,终有效的提升卫生行政执法的执法质量。

    作者:王淑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艳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合头颅 CT 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致颅内压升高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与头颅 CT 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记录敏感参数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的数值,每次检测后行头颅 CT 检查并计算头颅 CT 图像计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选取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第3天的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数值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之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2和 r=0.86(P<0.05),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TCD)无创颅内压监测结果与头颅 CT 图像计分变化呈正相关,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指导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孙波文;刘永玲;袁华;夏庆华;全世杰;朱美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静脉全麻药丙泊酚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弱,因此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但药物的组合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在确保安全;无痛和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缩短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工作效率是门诊手术麻醉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元平;喻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介入治疗消化道晚期肿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消化内科肿瘤病例100例,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HAMA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 HAMA、HAMD 评分及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缓解经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恢复康复指标,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翟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并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责任护士评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前后责任护士整体责任评分有显著提升,且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米叶色尔·帕孜力;阿孜古·阿布都吾甫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35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分析方法进行跟踪访谈,调查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手术感染率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走势来看,手术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院的感染处理水平提高。两组患者在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两组患者在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否术前用药以及有无植入物上,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应该严格执行,加强操作的无菌处理,适当采用抗感染药物,对术中预防感染进行严格控制,对手术的切口的无菌护理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手术的措施应该认真操作,严格落实,进而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作者:刘奋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防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院作为一类特殊的服务行业,承担着整个社会救死扶伤的重任。以此同时,医院也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组织机构,其要健康的运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其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起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医院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车国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的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住院时间、致病菌清除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辉;黄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析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58例患儿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唤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率、血压等5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给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有效缩短麻醉后患儿的唤醒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孙杰峰;安培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认为积极预防及妥善处理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减少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尽量行无创机械通气等措施,可降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孙阿巧;李敏玲;李会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分析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方法选取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45,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和乙组(n=45,采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率。结果乙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8.9%明显高于甲组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应激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确定佳护理方案。方法对我院110例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的应急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后,有107例患者完全好转出院,其中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转入 ICU 病房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1例患者出现中风,将其转入中风科接受相关治疗。结论老年患者骨折后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正确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使患者平稳度过反应时期。

    作者:刘启贤;王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