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随着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职能、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医疗工作的特点,倡导礼仪文化,注重医德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培养审美情趣,把礼仪知识、美学知识、人际交往及行为规范等作为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通过调查经过上尿路碎石手术后的病人来研究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起源和预防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行上尿路腔内碎石手术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中的6个慢慢地停止服用升压的药物,在一个星期后血压和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后痊愈。但是一例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死亡。结论上尿路腔内碎石手术后感染性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在治疗后我们要加强预防,给患者减少痛苦。
作者:张娟;李宗楷;李芒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肿瘤 PICC 置管后静脉炎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36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电磁波谱照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硫酸镁湿敷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治疗疗效和患者舒适度有明显差异,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加电磁波谱照射对肿瘤 PICC置管后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患者不适感较轻,满意度高。
作者:杨秀芹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66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对其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6例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6例患者中有 6例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感染率为9.09%,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龄、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持续的时间、放置引流管、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以及无菌操作不完全等。结论找出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又铭;李维伟;何尧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疗效,同时对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140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联合中药坐浴,观察组行一期根治术联合中药坐浴。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状况、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脓肿复发率及后遗肛瘘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肛周脓肿患者采取一期根治术联合中药坐浴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感染控制时间,加速创面愈合,值得推广。
作者:吐尔洪·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89.3%)高于对照组(6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引入恶性肿瘤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王竹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通过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采用胫骨锁定钢板治疗,评定其临床有效性及患者预后。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12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病例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对比两组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愈合时间(2.8±0.9)d,较对照组(3.9±1.4)d 更短,并发症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67%),有统计学差别(P <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远期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发症率低,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张国臣 刊期: 2015年第44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阴道分娩时软产道撕裂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应当及时识别,认真处理,积极防控。应当记住:失血量评估要到位;重视高危产妇,重视团队协作;正确按摩子宫,正确使用药物,正确选择手术。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产后出血的产妇98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高危因素、及时处理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巫海霞 刊期: 2015年第44期
血清总胆固醇(TC)的升高被认为是人类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降脂成为防治 AS 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调控糖脂代谢上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实验与研究尝试从肠道微生态这一崭新的角度阐述高脂血症致 AS 的机制与防治。
作者:阮晓枫;陈思韵;胡泽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两种撤机方法的对比效果,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比较 COPD 患者在两组撤机方式中的差异性。结果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的治疗效果和撤机满意度明显高于压力支持通气(PSV)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 组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提高 COPD 患者的撤机成功率。
作者:许丽;王君艳;尤志刚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至今收治的30例确诊的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胎儿,其中12例复合型患儿中3例合并心外畸形,6例合并心内畸形,3例合并心内心外畸形;18例单纯型中 2例合并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儿的诊断中,三血管气管切面可作为基本切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44期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18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病因中肿瘤88例,肠粘连32例,腹外疝21例,肠扭转18例。术后并发症41例。死亡12例。结论:①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因素;②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③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李明珠;程新红;曹成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髋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髋部骨折的7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予以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差异显著,x2=4.877,P <0.05,对照组的评分为(86.7±4.4)分,研究组的评分为(96.5±2.6)分,组间比较,T=8.575,P <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但要根据患者临床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姚墨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活血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药理作用。方法基于本中心自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门诊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采用活血胶囊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7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9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2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1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 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为56.67%,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用药治疗方式。
作者:陆乐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口腔美容修复中瓷贴面和烤瓷全冠不同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牙科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烤瓷全冠不同材料治疗,观察组应用瓷贴面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95.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0.05)。结论借助瓷贴面的治疗方式能够使前牙的美观问题得到解决,患者的满意度也较好,操作较为方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夏雯 刊期: 2015年第44期
0 引言军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切军事活动的基础,军人的心理素质是战斗力诸因素中敏感、活跃的驱动因素。近年来基层部队心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基层部队在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对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海燕;孙世勇;颜伟;孙梯业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痫前期提前终止妊娠的早产30例,并以同期自发性早产(SPB)19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分娩孕周分布、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 SPB 组,分娩孕周< SPB 组(P <0.05);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低于 SPB 组(P<0.01);新生儿体重、NRDS 及肠炎发生率< SPB 组,窒息、吸入综合征发生率> SPB 组(P <0.05)。结论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的特点及结局并不同于 SPB,适当延长孕周对于改善子痫前期早产儿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明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终止疤痕子宫(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中晚期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行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患者28例,分别采用剖宫取胎方法、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法、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法和水囊引产法。将引产方法相同的疤痕子宫与非疤痕子宫进行比较,观察其一般情况、胎儿胎盘娩出时间、产时出血及软产道裂伤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妊娠的疤痕子宫引产均采用剖宫取胎的方法。剖宫产术后半年后妊娠的疤痕子宫引产分别采用其余3种方法。无1例子宫破裂发生;同种引产方法比较,疤痕子宫与正常子宫胎儿胎盘排出时间、产时出血及软产道裂伤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半年后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可以在严密观察下施行常用几种引产方法。
作者:王东华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 X 线平片以及 CT 影响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5例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 X 线平片以及 CT 影响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 影像在骨盆骨折的诊断效果方面明显的优于 X 线平片的诊断效果,所有差异为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 CT 影像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于患者进行诊断,敏感性更高,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力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该胸腔穿刺改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1人操作,无须培训,内外科医师均可操作。费用低廉,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床位周转快。在社区医学方案切实有效,我们对13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钦永;段艳丽;马星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