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艳
目的:探讨分析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减少透析治疗次数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4例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帮助患者减少透析治疗次数,特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从每周三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减少到每周二次,同时加用复方大黄灌肠液高位保留灌肠,透析当天不用,给予对照组患者依旧每周3次保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HcB(血色素)为(9.81±1.05),对照组为(9.74±1.09),观察组scr(血肌肝)为(995.6±208.5),对照组为(1001.4±227.6),观察组BUn(尿素氮)为(28.7±4.96),对照组为(29.3±5.02),观察组K(血钾)为(4.53±1.57),对照组为(4.83±1.79),观察组P(磷)为(2.58±0.53),对照组为(2.62±0.63),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本文研究应用的复方大黄灌肠液高位保留灌肠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减少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次数,缓解患者尿毒症症状,但其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班志红;梁秀琼;刘莉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进行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进行ct定位引导下的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无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好。结论对接受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费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因素,为预防血管通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长期留置插管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动静脉内漏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总发生率及病原菌情况,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管通路感染总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37%,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离出的72株病原菌中,有革兰阳性菌17株占23.61%,格兰阴性菌46株占63.89%,真菌9株占12.5%,所有感染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抗菌治疗后痊愈。结论血管通路感染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而为了降低感染的机率,应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血管通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及时合理的早期治疗。
作者:张美斌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抢救的危重患者中运用颈外静脉留置针60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与抢救。结果60例患者当中,有59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且未出现颈外静脉留置针引发全身感染。结论呼吸内科危重病人可以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但是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本文对近年来复发性流产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对寿胎丸在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63期
0引言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它大的特点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医护人员的集中和各种现代化监测和治疗仪器的集中[1]。而ICU护士作为抢救重症患者的技术骨干,她们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进行着持续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警惕性。因此ICU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容易形成孤僻、孤独和感情抑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重视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影响,认真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我是五家设有ICU的医院内该科室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她们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缓解措施。
作者:沈煜琴 刊期: 2015年第63期
本文对高血压治疗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高血压治疗中血压与心律双重达标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治疗高血压的策略。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脐带绕颈在妇产科门诊中十分常见,约占分娩总数的20%~2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脐带绕颈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产前检出脐带绕颈给产妇及家属造成极大的负性情绪,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产妇更愿意选择剖腹产,而仍有部分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本文简单阐述了脐带绕颈情况下不同的分娩方式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探讨手术护理特点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掌握手术护理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实现佳的预后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研究护理方面的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采取对照组与观察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人,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和性别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其中按照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际的实际护理中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比较,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其安全问题的实际发生率在明显的降低,其实际的护理效果更加理想,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安秀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行冠脉支架手术之前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之间接收的需要应用冠脉支架手术进行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局部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局部出血的9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临床护理,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90例患者终痊愈出院。结论针对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后存在局部出血现象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控制其出血症状。
作者:钱秋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产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将60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随机分成导乐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分娩方式,导乐组开展导乐陪产服务。结果导乐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将导乐陪产服务用于产科陪产中,可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高艳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保护围生儿和产妇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4月-2011年11月54例羊水过少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8例和阴道分娩组26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及围生儿安全性项目。结果剖宫产组平均出血152.8±47.4 ml,平均住院时间7.6±3.7 d,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胎儿娩出时间44.2±13.4 min,显著少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产妇分娩的围产儿胎心率、apgar评分及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羊水过少产妇阴道分娩新生的安全性与剖宫产接近,但在产妇副损伤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剖宫产,临床实践中应该缜密甄别,选择更加符合产妇要求的分娩方式结束妊娠。
作者:董明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实行全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行全期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围手术期间,观察组中出现术后不良反应(3.6%)和并发症的例数(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10.9%)与并发症例数(16.3%);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质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实行全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生命体质的变化,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南玲 刊期: 2015年第63期
腰椎病是指因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涵盖了“腰部软组织劳损、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等”疾患。病发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不能直立、放射性下肢疼痛及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1]。腰椎病在中医归为腰痛之列,对于本病的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言明了腰与肾的关系。(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列出“肾着”之病,记载了寒湿腰痛的主证为“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清代(证治汇补)言:“治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临床治疗指明了方向。
作者:周自兵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超声软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01月到2015年07月到我院接受产前诊断超声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下超声软指标如鼻骨回声异常(nB)、心内强回声光斑(eif)、脉络膜丛囊肿(cPc)、颈后皮肤层增厚(nf)、肠管强回声、肾盂扩张,同时对终的染色体检查结果进行随访。结果共872例有一项或多项超声软指标呈阳性,其中21-三体7例,18-三体6例。结论孕中期产前超声软指标的多项异常可以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降低染色体异常胎儿漏诊率,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依据,避免侵入性染色体检查。
作者:胡卯秀;喻林;雷欣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50/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46/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针灸与消癖散外敷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作者:张俊涛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为归纳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病情观察和护理两方面阐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41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和正确及时的护理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保障。
作者:法庆莲;法庆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腔镜应用于临床早、成熟的手术术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也是得到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胆囊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微创技术应用于腹部常规手术的典型代表。它既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能满足病人的小创伤的要求。应用微创技术以小的创伤、痛苦和短的恢复时间达到了佳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杨洪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