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幼年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幼年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方法。
作者:陈福将;吴铁峰;吴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以上海市闵行区户籍和常住人口中绝经后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生育期使用的避孕方法分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组和对照组(体外排精),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共纳入对象2744例,其中宫内节育器组2253例,输卵管组202例,对照组289例。比尔指数宫内节育器组为1.08、输卵管结扎组为0.00、对照组为15.22。和对照组相比,宫内节育器可有效降低女性绝经后生殖系统良性疾病发病风险(χ2=67.51,P=0.00,OR=0.44,95%CI:0.32~0.59)。logistic回归表明有妊娠史(OR=3.85),有生育史(OR=0.52),生育期使用宫内节育器(OR=0.48),输卵管结扎(OR=1.74),避孕措施使用时间(OR=0.99),避孕失败史(OR=1.74)和计划生育手术史( OR=1.73)为绝经后生殖系统良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宫内节育器作为高效避孕措施可降低绝经后女性生殖良性疾病发病风险。
作者: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张焕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择我院口腔正畸门诊采用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患者26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需观察的牙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正畸托槽粘结后于试验组的上颌牙托槽周围牙面涂布氟化钠,对照组不涂。于戴矫治器后1、3、6、9个月时,记录每例患者矫治不同时段各牙面不同区域的釉质脱矿指数(EDI)。结果显示,对照组出现脱矿区域明显多于试验组(P<0.01),涂氟化钠1个月后试验组未见Ⅲ度脱矿釉质脱矿。涂氟化钠1、3、6、9个月后试验组EDI分别为0.20、0.24、0.21、0.16,对照组分别为0.37、0.44、0.44、0.34,试验组E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作者:陆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报道一例嗜酸细胞性肠炎致血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肠镜及病理检查提示肠壁广泛嗜酸粒细胞浸润,排除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后确诊,采用激素治疗,临床痊愈。
作者:王迎春;杨旭;刘炎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4-5月在北京市随机抽取5个区的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规培组)与未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未规培组)的基本情况及工作、继续教育、科研等方面情况。结果显示,规培组(130人)全科医生具有医师职称的占72.3%(94/130),参加工作时间不到10年的占89.3%(116/13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0%(126/130),82.3%(107/130)者表示愿意参与科研工作。未规培组(189人)全科医生在专业技术职称、教学与科研方面较规培组全科医生存在优势。提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对于科研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其参加社区工作时间较短,在工作、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尚未显现。
作者:边立立;黄凯;李肖肖;杜雪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用普里灵三维疝装置行114例股疝无张力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13.3±3.1) min,78.1%(89/114)患者于72 h内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全身及腹股沟区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101例患者1~5年,无术后复发,补片对股静脉无影响。
作者:黄建朋;王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筛查,尤其是远程筛查模式对于早期发现本病及进行相关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杜军辉;张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期重点为《紧急避孕药给药和服务指南》。起草指南的国际协作组凝聚数十个专业团体和数百名专家,为拓宽紧急避孕药具的获取途径(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努力奋斗15年,但仍有许多妇女无法获取这一重要服务。指南明确指出紧急避孕药的适应证,推荐的药物与剂量,药物的主要机制,药物的安全性,注意事项与禁忌证,临床筛查,重复用药,药物的交互作用和服药后随访,科学、系统、实用。这一问题急需引起国内重视。如能配发国内现状与评论文章,效果会更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46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伤椎同种异体骨植入术(24例)和伤椎内硫酸钙植入术(22例)治疗。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Cobb角矫正、预防相邻节段退变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异体骨植入组在术后伤椎高度的维持及降低伤椎骨缺损程度的效果,优于硫酸钙植入组( P<0.05)。
作者:印飞;孙振中;殷渠东;刘军;芮永军;张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例患者因感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跳反复骤停,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下寻找多种休克治疗矛盾的平衡点,进行液体复苏及应用升压药,慎用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和激素,及时心肺复苏和低温脑保护,救治成功。
作者:鹿中华;孙昀;尹路;华天凤;杨翔;张频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报告1例阴茎皮脂腺癌( SC )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彻底切除病灶及规范的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避免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转移。
作者:庄炫;曾彦恺;杨宇峰;邢金春;丁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应用的给药途径,在为数不少的患者心目中,去医院看病就是去“打点滴,挂吊瓶”,部分医务人员也认为静脉液体治疗是临床上常规的工作,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时候为了对患者心理安慰或规避医疗风险,也常常处方不必要的静脉液体治疗。其实,这些对静脉液体治疗的认识和做法都存有误区,不适当的静脉液体治疗不仅不能使患者获益,反而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损害甚至更严重的医疗后果,比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休克、急性肺水肿等。1999年的NCEPOD ( National Confidential Enquiry into Perioperative Deaths )报告就表明有多达五分之一的住院患者因接受不适当的液体治疗导致并发症或致病。
作者:梁志欣;陈良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住院治疗的78例盆腔脓肿患者资料,30例行开腹手术,48例行腹腔镜手术。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开腹手术组及盆腔手术组手术时间为(90±21)及(70±14) min,术中出血量为(70±24)及(46±24) ml,切口裂开率为20%及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3%及4%( P>0.05)。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的特点,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适用于盆腔脓肿的治疗。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显示:对于葡萄糖耐量受损者,每天额外步行2000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8%。研究人员对9306名葡萄糖耐量受损合并已存心血管疾病或合并至少一个额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人的前期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参加了国际的NAVIGATOR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治疗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作用,但该研究小组还利用此机会评估了步行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确定服用含钠药物制剂的患者是否比服用不含钠的相同药物制剂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现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5626名在上海的农村外来务工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5626名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8%(1058/5626)。 SCL-90总分为(114.86±31.21)分,9项因子得分中前3位因子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分别为(1.37±0.43)、(1.31±0.43)和(1.30±0.41)分;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均低于1986年的全国常模[ SCL-90总分为(129.96±38.76)分,t值为-15.34,-3.84~-24.08,均P<0.01],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
作者:王天浩;潘志刚;吴玉苗;杨华;刘瑶;龚剑;戴维;周敬;沈瑶;祝墡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7∶1,吸烟、饮酒者占66.1%(123/186),有基础疾病的占62.4%(116/186),所有患者均有关节红肿痛及血尿酸升高。接受胃镜检查166例,行胃镜下治疗88例。痛风急性发作时治疗上加用塞来昔布及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提示消化道出血期间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及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赵建秋;卢向东;闻淑军;张志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渐呈年轻化趋势,患病人数上升较快。除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外,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脂血症等有密切的关系,是加重动脉硬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玫;李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的PV合并ACS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相关研究进展。结果例1为65岁男性,确诊 PV 3年, JAK2V617F突变阳性,因心绞痛反复发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回旋支中段弥漫偏心性狭窄80%;于左回旋支中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依维莫司洗脱支架1枚,术后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及羟基脲治疗PV,随访3年余症状平稳。例2为44岁男性,确诊PV 3年,JAK2V617F突变阳性,给予羟基脲、干扰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患者先后出现脾梗死、脾静脉血栓及闭塞、区域性门脉高压、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前2个月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脉近段血栓影,狭窄60%;入院后1个月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弥漫血栓影,狭窄90%,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给予双重抗血小板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症状好转。结论 PV合并ACS相对少见,JAK2V617F突变阳性、WBC增多、年龄大于65岁及既往血栓病史是PV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及合并症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以PV导致的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的ACS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应慎重。
作者:杨明;倪建佼;柏小寅;徐佳晨;曾勇;方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