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飞;孙振中;殷渠东;刘军;芮永军;张绍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筛查,尤其是远程筛查模式对于早期发现本病及进行相关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杜军辉;张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报告1例阴茎皮脂腺癌( SC )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彻底切除病灶及规范的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避免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转移。
作者:庄炫;曾彦恺;杨宇峰;邢金春;丁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应用的给药途径,在为数不少的患者心目中,去医院看病就是去“打点滴,挂吊瓶”,部分医务人员也认为静脉液体治疗是临床上常规的工作,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时候为了对患者心理安慰或规避医疗风险,也常常处方不必要的静脉液体治疗。其实,这些对静脉液体治疗的认识和做法都存有误区,不适当的静脉液体治疗不仅不能使患者获益,反而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损害甚至更严重的医疗后果,比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休克、急性肺水肿等。1999年的NCEPOD ( National Confidential Enquiry into Perioperative Deaths )报告就表明有多达五分之一的住院患者因接受不适当的液体治疗导致并发症或致病。
作者:梁志欣;陈良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半月板损伤也是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 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工具,早期、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明确半月板撕裂的分型,是影像学检查的主要任务,进而指导关节镜的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王丰哲;孙鹤;潘诗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DN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DM)组和正常对照组。在 DN 患者,1,25(OH)2D3与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r=-0.646,P<0.01)、活性氧簇(ROS,r=-0.703,P<0.01)呈负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r=0.962,P<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25(OH)2D3、LDL-C、BMI、血肌酐和年龄影响DN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系统。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血清AOPP、ROS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下降,血清1,25(OH)2D3水平亦明显降低。
作者:李晓珺;张颖莹;方路;齐华林;庄守纲;严海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抽取上海市某社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354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其高血压患病率为72.0%(95%CI:70.5~73.5);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44.4%(95%CI:42.8~46.0),占高血压人数的61.7%;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上升(均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75.9%,控制率为21.5%。年龄大、男性、有糖尿病和肥胖是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提示本中心城区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开展防控。
作者:龚敏;李莉;赵倩华;孟海娇;丁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渐呈年轻化趋势,患病人数上升较快。除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外,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脂血症等有密切的关系,是加重动脉硬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玫;李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肺栓塞( PTE)和/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炎症机制。方法将上海市肺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老年高风险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PTE和/或DVT的患者作为血栓组;另选择同期就诊于门诊的26例低风险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入选患者的血常规、血黏度、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外周血细胞因子、ESR、CR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无特异性,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为主;血栓组患者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IL-6、肿瘤坏死因子、CRP、ESR、低切和高切血黏度均值高于对照组( t=3.339、2.700、2.207、2.431、2.257、2.143、2.223、2.797,均P<0.05),PaO2低于对照组(t=4.312,P<0.05)。血栓组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低切血黏度呈正相关(r=0.437、0.624、0.429,均P<0.05);血栓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纤维蛋白原、低切和高切血黏度呈正相关(r=0.624、0.519、0.513,均P<0.05);血浆CRP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IL-6、肿瘤坏死因子呈正相关(r=0.478、0.541、0.533、0.491,均P<0.05)。结论老年高风险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继发血栓性疾病存在显著的炎症反应;IL-6、肿瘤坏死因子可能在促进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血栓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白久武;高蓓兰;徐金富;李惠萍;曹卫军;梁硕;程克斌;陆海雯;季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胃食道反流症患者,评价以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替代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设计多中心、临床应用性研究,随访时间为5年(包括平行的非随机选择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显示:对于葡萄糖耐量受损者,每天额外步行2000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8%。研究人员对9306名葡萄糖耐量受损合并已存心血管疾病或合并至少一个额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人的前期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参加了国际的NAVIGATOR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治疗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作用,但该研究小组还利用此机会评估了步行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内镜检查为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内镜特点,结果显示,50例食管溃疡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 P<0.01)。青年6例,中年28例,老年16例,中年及老年患病高( P<0.01)。良性29例,恶性16例,不明5例,良性食管溃疡病因中反流性食管炎13例。内镜下食管溃疡位于食管上段7例,食管中段11例,食管下段32例,食管下段发病比例高(P<0.01)。各性别、年龄、溃疡部位、溃疡数量组间食管溃疡良恶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镜表现为深、巨大(≥2.5 cm)及不规则溃疡者为恶性溃疡的可能性大( P<0.01)。提示食管溃疡良性居多,主要病因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及食管下段。食管溃疡良恶性与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及数量无明显关系,但与溃疡深浅、大小及形态相关。
作者:余红妹;谭韡;沈磊;罗和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因无症状经影像检查诊断的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3例均行CT检查,手术病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2例行超声检查。影像示膀胱均受压变形,位置上移,冠状位呈倒置的泪滴形或梨形,矢状位呈香蕉形;双侧输尿管均受压向内移位,1例双侧输尿管扩张,双肾盂积水;直肠、乙状结肠均受压变细、变直。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便秘、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热等。
作者:柴超;季倩;夏爽;黄黎香;沈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4-5月在北京市随机抽取5个区的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规培组)与未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未规培组)的基本情况及工作、继续教育、科研等方面情况。结果显示,规培组(130人)全科医生具有医师职称的占72.3%(94/130),参加工作时间不到10年的占89.3%(116/13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0%(126/130),82.3%(107/130)者表示愿意参与科研工作。未规培组(189人)全科医生在专业技术职称、教学与科研方面较规培组全科医生存在优势。提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对于科研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其参加社区工作时间较短,在工作、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尚未显现。
作者:边立立;黄凯;李肖肖;杜雪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现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5626名在上海的农村外来务工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5626名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8%(1058/5626)。 SCL-90总分为(114.86±31.21)分,9项因子得分中前3位因子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分别为(1.37±0.43)、(1.31±0.43)和(1.30±0.41)分;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均低于1986年的全国常模[ SCL-90总分为(129.96±38.76)分,t值为-15.34,-3.84~-24.08,均P<0.01],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及行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
作者:王天浩;潘志刚;吴玉苗;杨华;刘瑶;龚剑;戴维;周敬;沈瑶;祝墡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培训小型临床演练评量( mini-CEX)师资是应用mini-CEX的前提,mini-CEX师资训练营的三个阶段包括:准备(包括建立训练营工作小组、示范录像的制作和标准分的确定、设计调查问卷、制作培训手册和确定时间、地点、培训对象)、实施(包括授课和演练)和随访(包括制定实践计划和师资认证)。训练营的不断完善和标准化,将使mini-CEX在我国的推广步入新的阶段。
作者:陈倩;潘志刚;祝墡珠;顾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层医院,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覆盖着全国9亿人口,是连结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紧密纽带,更是医改的重要一环。为配合县级医院的独特诊疗特点,普及和提高县级医院心内科诊疗水平,2014年中国县医院联盟将面向广大基层医生推出《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内容包括“血脂异常防治”“高血压防治”“心律失常防治”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县级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中国县医院联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的PV合并ACS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相关研究进展。结果例1为65岁男性,确诊 PV 3年, JAK2V617F突变阳性,因心绞痛反复发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回旋支中段弥漫偏心性狭窄80%;于左回旋支中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依维莫司洗脱支架1枚,术后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及羟基脲治疗PV,随访3年余症状平稳。例2为44岁男性,确诊PV 3年,JAK2V617F突变阳性,给予羟基脲、干扰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患者先后出现脾梗死、脾静脉血栓及闭塞、区域性门脉高压、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前2个月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脉近段血栓影,狭窄60%;入院后1个月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段弥漫血栓影,狭窄90%,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给予双重抗血小板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症状好转。结论 PV合并ACS相对少见,JAK2V617F突变阳性、WBC增多、年龄大于65岁及既往血栓病史是PV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及合并症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以PV导致的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的ACS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应慎重。
作者:杨明;倪建佼;柏小寅;徐佳晨;曾勇;方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46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伤椎同种异体骨植入术(24例)和伤椎内硫酸钙植入术(22例)治疗。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Cobb角矫正、预防相邻节段退变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异体骨植入组在术后伤椎高度的维持及降低伤椎骨缺损程度的效果,优于硫酸钙植入组( P<0.05)。
作者:印飞;孙振中;殷渠东;刘军;芮永军;张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例患者因感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跳反复骤停,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下寻找多种休克治疗矛盾的平衡点,进行液体复苏及应用升压药,慎用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和激素,及时心肺复苏和低温脑保护,救治成功。
作者:鹿中华;孙昀;尹路;华天凤;杨翔;张频捷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