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后护理

刘洪波

关键词:平片无张力, 疝修补, 腹股沟疝, 护理
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术后护理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腹股沟疝病人共86例进行分析,术后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试验中所有病人均手术成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访12月后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的有效方法就是手术。尽管手术对于治愈疾病非常关键,然而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也是减轻病人痛苦,配合外科医生成功实施手术的关键因素。所以,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的细心护理是促进腹股沟疝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冰毯机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医用冰毯机治疗脑出血、颅脑损伤等疾病引起的高热病人的降温疗效;方法将86例脑出血、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冰毯机治疗,对照组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冰袋冷敷。一周后两组进行降温疗效对比;结果应用医用冰毯机治疗后,患者降温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冰毯机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其有效的降温治疗提高了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华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简述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查阅资料,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归纳。结论根据不同的反应,进行不同的护理。

    作者:郭凤玲;赵庆红;邓慧敏;郭亚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与不良反应的探讨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感冒的治疗,没有特效方法,关键是要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主要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感冒药已经是许多家庭的必备药,但是大多数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感冒患病后常常几种药品同时服用,造成了现今抗感冒药的滥用,如不注意合理用药,也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关福荣;扎比拉·哈力肯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迅速耐药。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控制耐药菌有效的新抗生素与抗菌药。上市以后,耐这种抗菌药物的细菌随即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报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0%。经常性的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可以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发挥指导作用[1]。

    作者: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医院财务管理与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的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医院全球性竟争进程的加快,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深,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服务的产业化,医疗需求的个性化,多变化,医疗市场日趋风起云涌,大医院低成本扩张,企业医院主辅分离,军队医院举棋不定,区级医院苦苦挣扎,个人诊所鱼目混珠,民营医院咄咄逼人。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优化各管理系统,并积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6份阳性血培养标本分别同时采用常规药敏的检测方法和直接药敏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检测,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细茵鉴定结果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直接法与常规法检出阳性菌的总符合率为88.6%,直接法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敏感度分别为97.7%、97.0%,与常规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符合率与敏感度均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有操作简单、时间短等优势,更有利于临床细菌感染的血液检测。

    作者:刘俊香;尹佐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13年(7~12月)住院的45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在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皮肤护理的同时,重点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和分散注意力,并与2013年(1~6月)本科住院的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18例,平均住院时间14天,比2013年(1~6月)同种疾病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天)缩短7天。结论配合及时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神经性皮炎的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谢童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小儿喘息性疾病雾化治疗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整体护理应用在经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护理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治疗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80例,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都选择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在该前提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整体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显效率为62.5%;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应用在经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儿死亡率,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壁成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总结手术方法。结论腹壁成形术能将腹部过多的皮肤和脂肪切除并收紧腹壁的肌肉,可以明显地改善腹部膨出的外形。不管是完全腹壁整形手术或是部分腹壁整形手术,都可以使有松垂的腹壁肌肉和过多的皮肤的男女取得极好的效果。

    作者:钟书强;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的探讨

    医院是一个特殊环境----即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近年来,医护人员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常暴露各种职业性损伤的危害之中,在医院职业损伤中护士损伤率居首位,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损伤,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健康。为了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其常见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做了不少研究。

    作者:郭素颖;张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及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室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48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在手术室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在12d ~22d 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时间为(18.47±3.62)d。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 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在手术室护理时维持有效负压引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作者:宋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仁汤的临证应用浅谈

    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作者:郭晓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血压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4年5我院行各类手术治疗的8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单一异丙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各时段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应用降压药用量等。结果两组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应用剂量均小于对照组,但拔管时间和苏醒质量评分长(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较好,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降压药物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成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差错分析及防范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1]。方法对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和加强管理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将配药错误率降至低,从而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静脉用药。

    作者:方少丹;吴春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观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周围性面瘫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52例):针灸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52例):针灸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模糊数字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完成治疗与护理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模糊数字评分结果等方面,a1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优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在给予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也获得显著提高,成功凸显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程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责任制一级质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责任制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包括责任制质控组和质控人员的确立,建立责任制一级质控的管理制度、培训并建立正确的质控导向、责任组及各质控员的质控方法和奖惩机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护士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价值感和责任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王蓉;田礼碧;敬文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康俊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逆因素的分析探讨

    0 引言慢性肾衰竭(简称肾衰)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随着肾实质持续受损、肾小球滤过率(GFR)不断降低,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许多因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加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速率,发现和纠正这些因素每可延缓肾衰发展,提高生存率。本文就我院多年来住院病人30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对其可逆因素分析探讨。

    作者:王亚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8例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不断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也因而增高,dr 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和管壁周细胞的丧失和凋亡。在微血管异常基础上造成的视网膜缺血缺氧,可使新生血管增生因子释放,促使视乳头及视网膜上的新生血管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1]。本文回顾了于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就诊的278例,451眼资料保存完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于激光前、激光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并随访,分析其疗效。

    作者:刘素芝;杨鸿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 ICU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术后给予 icU 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6月至2014年06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90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全部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患者完成手术后,于医院icU 对患者实施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相关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实施对应的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观察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 icU 护理后终发现,临床疾病痊愈患者73例,临床疾病好转患者16例,临床疾病死亡患者1例。对比所有颅脑外伤患者术前术后 Gcs 值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重点对其实施 icU 病房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针对患者疾病临床预后质量的提高表现出重要意义。

    作者:景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