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峰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63例。结果 tVs 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 者10例,≥5mm 者53例。宫腔镜下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癌1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7例,子宫内膜炎2例,组织取样不足1例,正常子宫内膜16例。结论宫腔镜检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作者:贾旭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锁骨骨折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措施使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兰;张立霞;高淑兰;丛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痢疾和便秘的临床方法。方法借鉴国内外利用针灸治疗痢疾和便秘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成功的经验方法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结论针灸治疗痢疾和便秘的副作用小,康复效果较好。因此可采用针灸治疗痢疾和便秘的方法。
作者:殷先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院内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份至2013年12月份院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现的假丝酵母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假丝酵母菌种鉴定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258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高,占67.01%;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99%。高山病科(呼吸内科)检出率为高,占18.52%;其次为传染科占16.85%。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率高为痰液标本,占62.08%;其次为大便,占10.50%。体外试验显示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中,两性霉素 B 对假丝酵母菌抑制活性好,未检测到耐药株。结论临床真菌感染率有所增长,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检出标本以痰液及大便标本为主;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 B、5-氟胞嘧啶较为敏感。临床应高度重视真菌的检出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真菌的产生。
作者:张泉;谢晓娥;靳亚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通过石膏外固定术和中医疗法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到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29例)组进行石膏外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29例)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后比较 a、B 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a 组的优良率为55.17%,B 组的优良率为27.59%,a 组明显优于 B 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5490,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比较,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远洋;张玉东;赵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结膜结石剔除的顺序及标准预防执行要求。方法表面麻醉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徒手用一次性1ml(5号半针头)注射器进行操作,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结膜结石剔除;实验组戴无菌橡胶手套后使用一次性2ml(4号半针头)注射器进行操作,采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结膜结石剔除[1]。结果采取实验组的方法能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眼部异物感,能更有利于观察结膜结石剔除情况和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剔除结膜结石时规范的做好标准预防、有系的剔除结膜结石和采用小号针头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异物感,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雯;罗春;赵福美;曾宪巍;肖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患儿共10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在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护士的考核优秀率、病人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 <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以及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 stectomy,lc)发生的并发症原因、易发因素、探讨其预防策略、经验及操作技巧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8-2014、4开展215例 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发生并发症的分析,处理,及治疗结果。结果因时刻牢记胆囊管及胆道变异的可能性,术中采用分离胆囊壶腹开始,保持胆囊三角区空虚的原则,可有效避免医源性胆道损伤。
作者:黄熙斌;魏有厂;孙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药物使用剂量、血锂浓度、疗效三者的关系及血浓度有效范围。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的48例躁狂症患者用药1周后抽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锂盐浓度测定,以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结果服药剂量达0.5g/d-1.75g/d 时血浓度范围变异很大((0.23-1.38)mmol/l,平均(0.67±0.28)mmol/l,血浓度与用药剂量成正相关,10%例外,疗效与血浓度呈曲线相关。讨论:碳酸锂血浓度在0.5-1.1mmol/l 时治疗有效,小于0.4mmol/l 疗效不显著。锂盐易在体内积聚,服药时间长的病人要经常进行锂盐浓度测定。
作者:张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对2009至2014年 PubMed 收录的肺癌的放射诊断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肺癌的放射诊断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王军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外擦,治疗组将七叶皂苷钠搽剂均匀涂搽在肿胀部位。两组均在治疗一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肿胀程度、疼痛指数、压痛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促进静脉回流、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止痛等作用,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义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测定和分析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 ctV 外扩 PtV 边界的大小。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的213例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体位固定头颈部采用头模或头颈肩模,胸、腹部采用热塑料网状体模。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及以后的每周都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 drr 片比较,计算出摆位误差。ctV 到 PtV 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5Σ+0.7σ计算得出,其中Σ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结果由公式得出我科外扩 PtV 的理论边界分别为:头颈部 X、Y、Z 方向各为1.01mm,0.59mm,2.29mm,胸部各方向分别为2.77mm,2.16mm,3.41mm,腹部各方向分别为2.50mm,4.11mm,3.55mm。结 PtV 外扩边界的大小,使得我科治疗计划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的分析为我科外扩 ctV 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晶晶;吴乐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 pH 值、Pao2、Paco2、tcsao2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 <0.05)。研究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7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宏云;唐红平;丁学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妊高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对照组40例正常孕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的血压、24小时尿蛋白、阴道流血、胎监示胎儿宫内窘迫、头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其中血压≧160/110mmHg,24小时尿蛋白≧5g 和胎监示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为100%。而自觉头痛眼花恶心,腹部压痛和阴道流血发生率分别为83.93%,75%和21.43%。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组和正常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死胎、新生儿死亡和生理缺陷患儿等方面都要高于正常组。结论胎盘早剥是妊高症危险的发病症状之一,且多发也妊高症的重度病期。胎盘早剥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妊高症关键同时可减少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
作者:范连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收治的69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高龄、意识障碍、卧位不当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巍;潘小英;于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品管圈: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图1)。品管圈活动过程就是理性解决问题程序的引申,以往的管理方式大多由上而下、指示命令,而通过品管圈可由基层人员共同拟定解决对策,达成共同解决组织问题的主要目标。因此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织上下一体,团结和谐,提升员工满意度,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014年2月我院内窥镜中心组建亮镜圈,选定“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胃镜检查漏诊率”为主题,选85例患者运用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进行原因分析、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结果(图2),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芙蓉;陈斌;何海燕;李玮;阳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脑挫裂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6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10d 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溶入100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bid,连用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 icP、治疗前后 Gcs 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icP 显著降低、Gcs 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脑挫裂伤可以降低颅内压,提高 Gcs 评分,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杨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阴道 B 超与腹部 B 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并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13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 B 超检查,对照组用腹部 B 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及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分别早7、8天。结论阴道 B 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具备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等诸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该研究分析了643例有非瓣膜性房颤病史的患者,这些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内血栓的患病率,以便比较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与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时的效果。研究发现,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比,应用苯丙香豆素的患者心腔内血栓患病率更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上运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并不能对所有个体产生有效的预防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r)的概念。ar 致使部分患者不仅未能起到预防作用,反而增加发生卒中和死亡的风险。本文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柒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