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助产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阿米娜?哈斯木汗;李晓丽

关键词:助产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摘要:助产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成员之一,是护理专业人员的不同分工,每天工作量大,护理任务重,产妇住院周转率高,参与分娩与手术等环节,频繁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容易直接受到交叉感染和针刺伤的威胁,做好产房助产护士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硬脑膜补片在急诊脑外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补片在急诊脑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间的98例脑外伤手术中使用硬脑膜补片进行治疗的患者与98例未使用硬脑膜补片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A组并发脑膨出(0)、脑室穿通畸形(2.0%)、硬膜下或皮下积液(8.2%)、脑脊液漏(3.1%)、颅内感染(6.1%)、癫痫(2.0%)明显低于B组;半年后评价A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硬脑膜损伤的患者应用硬脑膜补片进行修补可以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愈后。

    作者:杨贯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诊诊治新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急诊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死亡率高,病因复杂。CAP的诊断及治疗一直为急诊科医师重视。本文结合共识对近年来CAP的诊疗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李淑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运用益气化瘀法治疗65例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65例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化瘀中药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肌瘤大小情况、子宫大小情况等,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科护理安全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的安全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现就儿科护理安全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70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正确应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主动地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与饮食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丁正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回顾与分析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秦德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因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如何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减少护理缺陷和防范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患者常见的住院安全问题并归纳了相应的护理指导,为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杨冬霞;桂明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措施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3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分为护理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58例。结果病例组患儿入院到接受专业化治疗的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心衰纠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可以形成快捷的急救路径,对于挽救患儿生命,降低医疗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米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及观察臭氧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胆固醇(CH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3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对照组和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组,各组均180例,观察治疗1个疗程,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臭氧大自血回输治疗每周2次,共5次,分别在入院时和发病半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对血液指标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患者治愈率98%,对照组88%,治疗组治疗前后HCT及血脂下降明显(P<0.01),对照组HCT及血脂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臭氧大自血疗法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改善血液相关指标,臭氧大自血疗法疗效显著,应早期应用。

    作者:刘丹;苏丙贺;赵春阳;王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小儿合理用药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小儿发育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针对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应严格按照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的要求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许开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策略

    精神科安全检查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精神科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能有效减少精神科患者意外事故的发生,体现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赵美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68例V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有一次以上卒中史,且合并不同程度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高危因素,给予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恢复两方面治疗有效。结论 VD是可预防的痴呆,应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并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降低V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腺癌患者的4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9例进行分析讨论,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化疗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经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率为61.2%,有效率为30.6%,无效率为8.2%。结论对于胰腺癌手术做好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使患者有效的通过化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膀胱冲洗的护理技术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的护理技术。方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护理技术,并在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结论膀胱冲洗术是利用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借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临床上分为开放式冲洗与闭合式冲洗。

    作者:刘金艳;辛媛媛;曹蕾;李萌萌;催醒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种材料修复86例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等3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86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共300颗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颗牙齿,分别采用单独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等3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术后短期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月、12月及18月随访,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98%;95%、100%和90%;93%、99%和81%,其中前两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齿楔状缺损修复方面,Dyract复合体粘接性强,对牙髓刺激小,长期疗效优于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水门汀修复,推荐扩大Dyract复合体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抢救成功1例

    患者丁芝兰,女,67岁,体重kg160/106mmH,心率84次/分,ASA:III级,术前诊断左侧巨大脑膜瘤。拟行开颅行脑膜瘤切除术。上午8点接入手术室,开放两条静脉,8点15分开始诱导,面罩吸氧去氮5分钟,静注咪达唑仑10mg,依托咪酯2mg,芬太尼0.1mg,维库溴胺8mg。经口腔明视下插入7.5号气管导管,固定后接麻醉机机械通气,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各生命体征变化调解麻醉深度。8点35分开始手术,8点55分输血,9点5分发现血压明显下降80/40mmH,心率增快125次/分,再次核对血型,发现血型不符,(患者是“O”型血,术前准备的是“O”全血,而输的是“B“红细胞悬液)30分钟后可见肉眼血尿,处理:复查立即停止输血,减浅麻醉,将尿样送检验科,尿常规示:潜血+3200Cell/uL,红细胞(RBC)2个/HP,蛋白(PRO)+10.3g/L 酸碱度(pH)6.5,静脉注地塞米松10mg,30分钟后重复静注10mg,大量输入复方氯化钠林格液500ml,聚明胶肽1000ml,0.9%氯化钠2700ml,碳酸氢钠1g静注,先注入麻黄素15mg血压为95/55mmH,心率114次/分,随后血压仍不稳定,静点多巴胺80mg+间羟胺2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点,血压回升不明显,即给肾上腺素0.1mg静点,血压维持在120~100/60~50mmH之间,速尿20mg静注,10分钟后重复静注10mg。氯化钾1g加生理盐水300ml缓慢静点,9点55分血压120140/80~95mmH之间,心率90-95次/分,尿的颜色变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10点30分又静注地塞米松10mg,碳酸氢钠2.5g,11点30分手术结束,查尿常规示:酸碱度(pH)8.0,潜血(BLD)+125Cell/uL,红细胞(RBC)3个/HP,蛋白(PRO)阴性,术中尿量2250ml,11点45分自主呼吸恢复,静注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佳苏仑50mg,12点病人完全清醒拔出气管道,观察10分钟,血压150/95mmH,心率96次/分,呼吸19次/分,血氧饱和度95%,送回重症监护室。术后随访三天:第一天尿常规:酸碱度(pH)5.6,潜血阴性,红细胞(RBC)0个/HP,蛋白(PRO)阴性,尿素氮(BUN)3.56mml/L,肌酐(CRE)55uml/L。术后第二天、第三天尿常规查无红细胞,无蛋白,查肌酐、尿素氮正常肾功能无损害。26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牛月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监护收治的中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中风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郑晓青;赵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与成效。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随机调查500例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500例病人对主动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态度,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健康教育,环境整洁等的满意度为98%以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门诊病人的满意度、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本琦;吴映红;成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衰竭病人的ICU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病人的ICU监测与护理。方法总结呼吸衰竭病人的病因以及具体护理措施。结论呼吸衰竭病情变化迅速,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处理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氧、CO2潴留,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积极控制诱因。

    作者:宋会莲;李丽萍;纪莉;于秋;盖婷婷;张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其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

    作者:罗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