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

杨冬霞;桂明东

关键词:老年患者, 住院, 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因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如何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减少护理缺陷和防范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患者常见的住院安全问题并归纳了相应的护理指导,为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提供建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以补肾固冲汤加减治疗32例曾经应用性激素效果不佳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出血期给予补肾益气,固冲止血。血止后继予补肾气资天癸固冲任。结果补肾固冲汤治疗功血止血疗效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后较治疗前在临床症状、血清Ca2+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月经血血清PGE2、PGF2a等方面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疗效满意,血止后继续应用本方加减给予调理巩固疗效。

    作者:温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简称经皮气切术)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60例:行经皮气切术。观测指标为: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原发疾病和既往史、并发症、辅助检查、APACHEⅡ评分、死亡原因分析共5个方面的预测因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记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各变量的相对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2.1影响因素分析:60例重症病人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共23个变量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3个一般资料、5个基础疾病和既往史、1个并发症。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在临床上无统计学差异。2.260例重症病人经皮气切术前、后与其预后相关的一些重要生命指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乳酸浓度及6小时后血乳酸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结论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秀平;王丁超;关爱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对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1次/8h,鼻饲大黄,根据病情酌情调整大黄剂量;对照组50例,按常规给予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 MODS发病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ODS病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MODS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并能有效降低休克后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红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治疗药物监测在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

    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等状况不同,为了在用药时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少医疗费用,推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而治疗药物监测通过对特殊药物、特殊病人血药浓度的监测,是实行个体化给药的一个重要方法。

    作者:李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肠道间质瘤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28例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进行瘤体切除。结果双镜联合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瘤体,术中及术后均无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创伤小、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杨英起;赵海俊;赵臣;陈志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白术附子汤”小议

    “白术附子汤”亦名去桂加白术汤。方见《伤寒论》139条及《金匮要略》湿病篇。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大便坚,小便利者。

    作者:江文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中草药炮制与疗效的关系

    中药由于成分复杂,因而常常是一药多效,但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利用药材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的性能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力求符合疾病的实际治疗要求。因此合理的炮制工艺,恰当的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炮制不依法者屡见不鲜,如苍术、白术需炒制的未炒制,龟板鳖甲未酥透,肉豆蔻未去油,石决明不煅不淬等,若要这样一并入药则难于达到治疗的目的。本人据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中药炮制与否和临床疗效的关系,仅供同仁参考。

    作者:姜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青年人组:女性胃癌患者要多与男性,男女比例1:1.3。在40岁之后,男性的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并且在50~59岁和70岁以上人群中表现为显著。中老年组:男女患者的比例1.9:1。结论在青年人群中,发生胃癌的女性多于男性,并且病理类型主要以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根治切除的几率明显要低于老年人群,在切除后的3、5年,青年人群存活的几率要低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葛本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痛的针灸治疗

    目的简述胸痛的针灸治疗。方法对胸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论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少食肥甘,禁食辛辣。适当吃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起居调护,睡眠应充足,汗出肢冷,脉沉细或结代者,属真心痛,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李樱;房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讨论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处理。结论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是制止血、纠正贫血,应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人是否有存活,是否临产,宫口开大程度及胎位情况仔细分析决定处理方案。

    作者:娜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皮肤、口腔黏膜、臀部出现水痘样疱疹。本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的两种病原体,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2009年山东菏泽地区曾经大范围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疫情严重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院住院患儿达到180多例。因抗病毒药物在24~48小时内使用佳,很多患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时,已错过佳治疗时期,病毒侵犯心、脑、肾等人体比较重要的器官,患儿并发心肌炎、肺水肿、病毒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弛张性麻痹等。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多数情况下是对症治疗,但对早期治疗和联合用药对并发症还是很有效的。现将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桑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监护收治的中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中风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郑晓青;赵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程活跃期停滞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发生活跃期停滞时的护理指导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单胎头位产程停滞的50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导致的产程停滞经心理护理25例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分娩。结论在骨盆正常的情况下,做好孕妇心理护理对消除活跃期阻滞有积极作用。对活跃期停滞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指导并帮助孕妇,增加阴道分娩信心,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乔秀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救治当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早期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0例危重患者中,有58例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其成功率达到了83%;有12例患者在第二次插管中获得成功,插管的时间小于5分钟。经过早期气管插管之后救治的患者,均得以存活,并且已经安全转到相关专科中继续治疗。结论救治危重患者时,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气管插管,对确保下一步的心肺脑复苏,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概率,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邱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针刺伤是指由手术缝针、手术刀片、注射器等各种医疗穿刺所造成的外伤,引起局部组织的出血。针上所带有的细菌、病毒随着血液循环而侵入伤者的体内,造成医源性的感染。作为一种因职业暴露而造成的损伤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在临床手术中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梅毒患者来医院就诊、手术,加大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危害。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57例护理

    目的总结5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7例,进行系统化护理。结果57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及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杨碧;杨孝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供应室软件管理

    供应室为医院内的重要科室,供应室设施的完善与否将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人力资源、工作时间、防护意识、安全教育、与临床科室的关系、人员培训、团队建议这几方面浅谈如何加强供应室的软件建设。

    作者:陈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肝癌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肝癌的治疗。方法运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论非血管介入方法是今后治疗肝癌的有效选项和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经植入性药盒导管系统持续灌注生物化疗药对清除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率有着美好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回顾与分析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秦德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66例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诊断及预后。方法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手术后,观察和分析其病理学形态、肿瘤的大小等情况,并根据指标进行分型。结果6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阳性表达60例;CD34阳性表达为45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发生在小肠和胃以及结直肠、腹腔其他部位间质瘤,3年内没有复发,患者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5.5%、83.7%、50.0%、40.0%。胃部明显优于其他部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时可以联合应用CD34和CD117;同时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细胞异型性以及核分裂等组织形态学的分型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作者:高连珠;王笑寒;马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