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潘美丰

关键词:老年人, 高压氧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压氧治疗时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恐惧、焦虑、不安状况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378例老年人患者的治疗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有效护理,37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治疗疗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沟通及心理疏导、可解除或者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焦虑、不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及配合程度,达到有效治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邻位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等原因所导致的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邻位皮瓣技术进行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因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所导致颌面部产生缺损的患者30例,根据其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了颌面及颈部的局部推进皮瓣、鼻唇沟皮瓣等邻位带蒂皮瓣技术进行即刻修复,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30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的皮瓣区有轻度感染症状Ⅱ期愈合,29例患者Ⅰ期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面部形态及功能至少六个月发现,其中1例患者的患侧口角呈轻度歪斜并张口轻度受限;肿瘤患者无复发;所有患者的皮瓣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与周围皮肤组织较为匹配,切口部位瘢痕组织平软;面部形态满意度100%,面部功能满意度96.67%。结论对于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等原因所导致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坚持修复时宁近勿远,就近取材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邻位皮瓣技术进行即刻修复,不仅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而且因邻位皮瓣移位方便、血供较好,皮瓣易成活,术后患者的面部形态及功能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仁欣;王恒琨;郑晓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体会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到的护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它是评价护理终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2]。它真实地反映了病人对护理工作一系列服务的体验。而不同背景资料的患者有不同的需求,这为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多元化服务,才能满足新医学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要。笔者长期在临床工作,体会颇深,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筱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对罗库溴铵ED95的影响

    癫痫病人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要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来治疗癫痫,但是长期服用此药会对全麻手术中肌肉松弛药产生影响。本文对应用剂量递增法检测全麻时癫痫患者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罗库溴铵ED95剂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毒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被毒蛇咬伤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毒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共计5例,对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毒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与否和毒蛇的种类、就诊的早晚有直接的关系,经过我们的积极治疗本文5例患者均得到救治,好转出院。结论蛇的毒液对人的肾脏有较大的损害作用,毒素进入体内后能够导致体内大量溶血,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肾脏衰竭,对于这种情况,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对症治疗与血浆置换。

    作者:丁长文;贾英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腔颌面部异物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异物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异物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数颌面部异物可通过X线及彩色超声确诊,部分非金属异物则只能通过MRI三维检查确诊定位,诊疗效果显著。结论不同异物类型及不同部位异物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法,抗感染、注意面部美观、尽早取出异物,疗效满意。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肠道间质瘤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28例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进行瘤体切除。结果双镜联合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瘤体,术中及术后均无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创伤小、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杨英起;赵海俊;赵臣;陈志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3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腰麻组,B组为硬膜外麻醉组,C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较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以及术后对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评价指标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呕吐次数。结果 A、B、C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5.2±1.2 min、3.1±0.9 min、2.9±1.1 min,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24.3±4.7 min、6.8±1.4 min、7.2±1.4 min,B、C组和A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胃肠功能评价指标,A组、B组、C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h)分别为26.7±11.6、25.4±10.8、20.5±7.6,肛门排气时间(h)分别为27.9±12.3、27.5±11.7、21.6±8.2,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9.17(35/120)26.67(32/120)21.67(26/120),住院天数(天)分别为5.4±1.4、5.2±1.5、5.0±1.1,住院天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其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比腰麻、硬膜外麻醉影响程度低,是剖宫产常规使用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征;齐正伦;黄晓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在于沟通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医生和我们的护理人员没有很好地和病人沟通,造成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不满,由此而发生的纠纷。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医疗纠纷案中可以看出,85%~90%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引起的。医生和护士必须肯花一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只有在充分了解了病人的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病情状况等情况后,才能够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才能使病人满意并接受。

    作者:胡尔西达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250例的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房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病以乳房肿块,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好发于30~40岁妇女的一种慢性即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临床上按中医辩证施治分为肝郁痰凝、冲任不调两型。自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以来,笔者用中药治疗2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临床治疗的体会初探

    目的探讨妇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方法的具体运用。方法通过分析妇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方法的运用现状,以举例的方式探讨活血化瘀方法的运用。结果两位运用活血化瘀方法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治愈。结论活血化瘀方法在妇科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还要使患者服用增加气血、调节阴阳等扶正之品,从而使患者拥有充沛的正气,经络疏通、血液流畅、淤血消除,有效缓解及治愈患者的病症。

    作者:白素珍;张占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供电公司员工群体健康管理报告

    健康风险因素在XX供电公司员工中普遍存在。企业以往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改善,但由于方法不对路,收效不明显。2007年3月29日,公司启动了“我与健康同行”签名活动,制定了《健康宣言》,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来投入工作。

    作者:慕海容;周艳;葛伟莲;柯西娜;杨帆;李伟;郭延明;訾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骨伤科混合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伤科混合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96例骨折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骨伤科混合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占36.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占21.9%);与单一菌种感染茵株耐药性相比,混合感染组合菌株耐药性明显升高。结论骨伤科易发生混合感染,且多重耐药和不对称耐药现象较为严重;故应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增加而延长带菌状态。

    作者:姜永广;刘文良;王子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与成效。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随机调查500例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500例病人对主动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态度,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健康教育,环境整洁等的满意度为98%以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门诊病人的满意度、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本琦;吴映红;成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EMA-co方案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回顾了我科对13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实施EMA-co方案的相关过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毒副反应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王燕;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评价患者的恢复功能和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VAS平均评分由术前的(8.3±1.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的(3.6±1.1)分;ODI平均评分由术前的(56.26±9.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的(34.13±9.15)分。患者满意度为75%。术后影像学参数包括Cobb角和椎体稳定与ODI评分满意度相关联。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畸形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间和后路融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王晓雁;钱本俄;张兴建;王海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护理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头孢哌酮和舒巴坦为2:1)。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舒巴坦可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耐药菌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012年,我院出现1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莲菊;李美玲;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和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SPO2、HR、MAP、RR变化情况及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毕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毕留观时间,观察两组患者镇痛反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中体动、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毕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德玲;张兴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置胎盘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讨论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处理。结论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是制止血、纠正贫血,应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人是否有存活,是否临产,宫口开大程度及胎位情况仔细分析决定处理方案。

    作者:娜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对儿科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不等同于卫生宣教,不应只停留在一般卫生知识方面,而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活动,是一种干预。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技术水平,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儿科健康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是儿科健康教育的特征;领导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王海芝;何继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辨证论治与护理

    自1998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中对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辨证论治与护理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李亚妮;邓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