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临床治疗的体会初探

白素珍;张占杰

关键词:活血化瘀, 妇科临床治疗,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方法的具体运用。方法通过分析妇科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方法的运用现状,以举例的方式探讨活血化瘀方法的运用。结果两位运用活血化瘀方法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治愈。结论活血化瘀方法在妇科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还要使患者服用增加气血、调节阴阳等扶正之品,从而使患者拥有充沛的正气,经络疏通、血液流畅、淤血消除,有效缓解及治愈患者的病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76例产后出血的药理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理作用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入院生产的产妇76例,进行药物止血治疗。随机抽取患者,分为疗效分析组和药理分析组各38名产妇。其中,疗效分析组的38名产妇,又分为一组、二组各19例,待产妇分娩后,一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止血,二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止血。药理分析组的38名产妇,按照随机的原则,依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划分为:A组为通过阴道给药的13例产妇,B组为通过舌下含服给药的13例产妇,C组为通过直肠给药的12例产妇。结果二组产妇生产过程所用时间比一组产妇所用时间要短,且产后出血量要少于一组,两组之间生产所用的时间、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在血压指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A、B、C三组,比较生产过程所用时间、出血量、血压波动等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作用明显,不同的给药途径,并不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

    作者:张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评价患者的恢复功能和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VAS平均评分由术前的(8.3±1.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的(3.6±1.1)分;ODI平均评分由术前的(56.26±9.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的(34.13±9.15)分。患者满意度为75%。术后影像学参数包括Cobb角和椎体稳定与ODI评分满意度相关联。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畸形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间和后路融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王晓雁;钱本俄;张兴建;王海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对手术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输血前35929例患者,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查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结果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45%,丙肝病毒感染率为0.25%,梅毒感染率为1.58%,艾滋感染率为0.136%。结论患者在输血前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

    作者:王修梅;刘群;杨操;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3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腰麻组,B组为硬膜外麻醉组,C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较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以及术后对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评价指标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呕吐次数。结果 A、B、C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5.2±1.2 min、3.1±0.9 min、2.9±1.1 min,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24.3±4.7 min、6.8±1.4 min、7.2±1.4 min,B、C组和A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胃肠功能评价指标,A组、B组、C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h)分别为26.7±11.6、25.4±10.8、20.5±7.6,肛门排气时间(h)分别为27.9±12.3、27.5±11.7、21.6±8.2,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9.17(35/120)26.67(32/120)21.67(26/120),住院天数(天)分别为5.4±1.4、5.2±1.5、5.0±1.1,住院天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其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比腰麻、硬膜外麻醉影响程度低,是剖宫产常规使用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征;齐正伦;黄晓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免疫干预临床分析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等抗炎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喘息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咳嗽天数、PEF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出现比较高的喘息频率,对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探维吾尔医院如何规范药房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门诊药房、病区药房、药库等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应该来说,药房在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是衡量药师为病人或消费服务得标准,即药师在药品供应、促进健康、提高人类自我保健和改善处方质量等活动中贯彻“药学服务”得标准。在坚持创造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的具体内容。现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尼沙?阿不都热依木;沙塔尔?库尔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是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高分辨率CT(HRCT)等。本文收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有完整影像资料的100例患者,对他们的影像学特点给予分析,使诊断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卢丙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对抗精神病药物致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在抗精神病药物致骨质疏松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3例服用抗抑郁药患者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结果。结果本组43例进行L2-4前后位及侧位骨密度测定取T值分别为36例、39例,骨质疏松者25例,骨量低下者16例。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对包括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等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筛查及用药指导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乔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运用益气化瘀法治疗65例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65例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化瘀中药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肌瘤大小情况、子宫大小情况等,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疾控科研继教工作体会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不断的发展,随着卫生工作中心的转移,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重视。当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的出现,对疾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业务技能、人才培养,发挥骨干作用、科研培训、加强项目的创建四个方面谈谈疾控科研继教工作。

    作者:乔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血液透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预防为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置管部位感染,及加强导管血栓的预防,正确掌握肝素封管剂量,预防局部渗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预防导管的脱落减少病人的并发症。

    作者:李晓燕;白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肝硬化、肝癌和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肝硬化、肝癌和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40例肝胆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TBA检测均采用酶循环法。并同时检测GGT、ALP、AST、ALT的活性指标。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BA水平比较,P <0.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肝硬化组(阳性率100%)、梗阻性黄疸组(阳性率100%)与肝癌组(阳性率80%)的血清TBA水平比较,P<0.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病例组的血清TBA水平的阳性率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GGT、ALP、AST、ALT)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 <0.01。结论 TBA作为肝细胞损伤和胆道梗阻的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常规的检测指标,是一种良好的检测指标。TBA水平为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给病情检测带来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应联合检测其他肝功能指标以提高肝胆疾病的检测率。

    作者:马玲;叶扬;吕蕙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镇痛分娩及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镇痛分娩及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进入临产后,确认为枕后位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71例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并采用镇痛分娩,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顺产13例,剖宫产57例,有9例出现宫内窘迫,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观察组顺产59例,剖宫产12例,有2例出现宫内窘迫,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采用镇痛分娩及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产妇,顺产率高,并且降低了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刘素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经穴及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经穴及针刺方法。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结论利用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顺;管一鸣;宁伟利;程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用达尔文进化论阐释中医:感冒

    感冒是机体感染感冒病毒所致呼吸系统疾病,传统中医治疗感冒多疗效不佳,原因是传统的中医理论也不完全正确。本文用达尔文进化论阐释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来理解治疗感冒的原理,正确理解感冒症状形成机理,从而较好地治疗感冒。

    作者:吴敬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其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

    作者:罗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供电公司员工群体健康管理报告

    健康风险因素在XX供电公司员工中普遍存在。企业以往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改善,但由于方法不对路,收效不明显。2007年3月29日,公司启动了“我与健康同行”签名活动,制定了《健康宣言》,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来投入工作。

    作者:慕海容;周艳;葛伟莲;柯西娜;杨帆;李伟;郭延明;訾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简称经皮气切术)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60例:行经皮气切术。观测指标为: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原发疾病和既往史、并发症、辅助检查、APACHEⅡ评分、死亡原因分析共5个方面的预测因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记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各变量的相对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2.1影响因素分析:60例重症病人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共23个变量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3个一般资料、5个基础疾病和既往史、1个并发症。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在临床上无统计学差异。2.260例重症病人经皮气切术前、后与其预后相关的一些重要生命指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乳酸浓度及6小时后血乳酸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结论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秀平;王丁超;关爱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53例中诊治应用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CTnI)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52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ECG)表现和血液中心肌标志物(CTnI)变化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S-T段改变与血液中CTnI阳性患者冠脉血管闭塞率明显较S-T段无改变和CTnI阴性患者的为高,且二者同时出现往往意味着血管闭塞已经达到中重度,提示临床医生应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而出现不可逆的心肌梗死。结论ECG和CTnI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佑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纳血症,轻度低纳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纳血症采用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缺钠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5例,好转6例,死亡2例,;稀释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3例,好转5例,死亡1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好转。结论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通过口服钠盐与静脉补钠可以使血钠维持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胥广宇;马宇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