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耿晖
目的:对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就诊治疗的牙折裂患者30例,患牙共44颗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牙采取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牙在修复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30例)、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4.09%(37例)、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40例)。结论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以一次性完成,并且对正常的牙体组织破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5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救治成功率为97.8%。结论对于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完善相关不足,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后使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程序更加严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共计57例,26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31例患者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分别以2周为1疗程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对两组进行比较,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组明显要高,对于腹型与关节型紫癜的治疗与激素有一样的效果。结论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华;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采用行后路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10,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发生。除1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其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其中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房进辉;边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温度和时间对血清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来提升血清的鲜活度。方法将血清标本分不密封、密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保存1、2、4h后,检测病人11项生化指标ALT、AST、CK、TB、,ITP、Alb、TC、BUN、UA、Glu、P的值,并与放置前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密封放置在各个温度下2h后无显著性改变;而无密封放置2O摄氏度4h后有9项结果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若要取得准确的资料,必须要及时观察血清的变化。
作者:吕秀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伤的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16例颈椎过伸伤患者,其中8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椎间植骨+钢板固定术。6例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1例使用椎体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2例采用保守治疗即颅骨牵引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月,6个月,手术病人的内植骨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没有发生钢板、螺丝钉松动、断裂拔钉等情况。牵引的病人无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治疗患者的脊髓感觉与运动功能比治疗前改善显著。结论合理、准确的选择治疗方法,能显著的达到颈椎过伸伤的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的目的。
作者:郭政;苗胜;邵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率首位的眼科疾病。混合性白内障作为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复明的重要手段[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技术[2]。做好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的恢复至关重要。2011年11月至2013年02月,我科共完成97例白内障手术,现将97例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o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针对术后并发症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9天。结论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研究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分别用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血细胞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检测。比较上述2种不同质控物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HCT、MCV、MCH、MCHC 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两种质控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MCH 2个月均无显著变化,四川迈克的HCT、MCV、MCHC 2个月有显著性变化,而上海伯乐质控物HCT、MCV、MCHC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用以上两个厂家的质控物进行血常规室内质控检测时,个别指标的稳定性不同。
作者:姜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增加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近几年来,有机磷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药的分布也日趋分散,中毒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发病突然,药物毒性强,人体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待这种患者要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是关键环节,加强患者的护理也很重要。
作者:徐淑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借助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查可提高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正确率。治疗采用及时对症支持治疗方法。32例患儿治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其中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患儿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范永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对患者体质改善、预后、疗效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放化疗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设立对照组10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放化疗后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体重、体力评分均有一定幅度提高;放化疗耐受性提高,生存改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结论积极均衡的营养支持是可提供肿瘤患者所需基本营养物资,预防和减轻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疗效,改善生存和预后。但同时也应注意,营养支持并不提倡常规使用,仅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使用。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粘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粘附试验,用光镜分析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试验、竞争试验和替代试验,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粘附拮抗作用。结果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道几种常见致病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表现了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双歧杆菌相对于活菌有更强的粘附拮抗作用,显示其作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情景。
作者:顾猛;吴为民;张纯林;华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2年180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期间的基本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24例患者,433例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结论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征象39例,对癌瘤的部位、大小、平扫CT值和强化峰值以及边缘特征、内部结构进行测量、记录,将结果与病理类型进行统计。结果癌瘤的部位、大小、平扫CT值和强化峰值及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洞、钙化和液化坏死与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刺征、空泡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的64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毛刺征、空泡征对诊断周围型肺腺癌具有高度提示性价值。
作者:韦文桦;章雨花;李崇海;秦海秧;何启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肠炎型疾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对肠炎型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相关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论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成人肠内可吸收液体量每日为8000ml以上,故小肠疾病可引起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岳联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13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结论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宋乃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1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双虎清肝颗粒和胸腺肽胶囊等一般药物进行治疗,给实验组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一般症状的缓解程度和肝功能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2个月后我们可发现实验组患者一般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的值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ALB的值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一般症状和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妍;闫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手术室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外科医疗工作场所,性质及所涉及的护理技术等与其他病房不同,护生在手术室实习四周,让她们在四周内熟悉工作环境、性质,掌握术中配合等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化手术室管理观念不断新,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手术室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针对手术室带教存在的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笔者将带教工作中对策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作者:王许平;张利婷;刘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