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析

黄鑫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4例,临床采用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剖析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心前区疼痛情况及心前区第一心音强弱差异情况进行对比评估,评估分以50分为标准,用药前患者心前区疼痛的评估分为38.65~3.45,用药后患者心前区疼痛的评估分为27.8~2.75,用药前患者心前区第一心音的评估分为36.55~3.75,用药后患者心前区第一心音的评估分为29.85~2.45,对比分析用药后患者的心前区疼痛情况及心前区第一心音评估分明显低于用药前的评估,P<0.05,临床有显著效果,差异有统计意义。讨论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药物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效果显著,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恶化,改善患者临床心区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急性球菌性肺炎37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共19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共18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较好,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葛园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经行发热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行发热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行发热患者,总结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证候、辨证及方法,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17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烦躁少寐、经期发热腹痛症状评估,治疗前患者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为37.75~3.35,治疗后患者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为25.55~2.25,治疗后经期发热腹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患者治疗前烦躁少寐评估分为35.55~4.55,治疗后患者烦躁少寐评估分为21.85~3.35,治疗后烦躁少寐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论治综合用药治疗经行发热,主要从肝肾阴虚、气血虚弱、瘀热壅阻等症引起的病因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卵巢囊实性肿物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囊实性肿物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卵巢囊实性肿物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卵巢囊实性肿物采用超声检查价格低廉、简便、诊断迅速,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

    目的:讨论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方法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并作出诊断。结论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时,常用M型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胎儿心律失常大都由听诊首先发现,因而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分类也通常以听诊发现为基础,

    作者:潘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热的针灸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体温超过39度患者的高热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患者20例,临床行中医针灸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临床经针灸治疗20患者高热症状均得到缓解,对比分析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为38.75~3.55,针灸治疗后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17.85~2.25,针灸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针灸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针灸治疗高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高热持续发展而合并出现其他疾病的可能,临床针灸副作用小,见效快,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对Pte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我院对Pte病人临床特点和多种诊断技术进行回顾及分析,治疗方法主要是溶栓和抗凝。结论螺旋ctPa是确诊Pte的重要方法。Pte经溶栓治疗能较快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氧分压,改善过度通气,血管再通较快。

    作者:刘金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心痹的中医诊疗

    目的:探讨心痹的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痹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中医疗法对心痹患者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加强传统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力度,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价值。

    作者:唐福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葡萄球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100株微生物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9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58株。结论临床标本中常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等。首先用凝固酶试验将其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然后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区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种间细菌的鉴定常用生化试验。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医药方治疗小儿麻疹的辨证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小儿麻疹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前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后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麻毒郁表后患者发热咳嗽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前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后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风寒郁表证后患者神情烦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小儿麻疹有显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44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疗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显效24例(54.54%),有效17例(38.63%),无效3例(6.81%),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安慰患者消除紧张状态和对疾病的疑虑。由于患者常夸大其疾病的严重性,应耐心解释说服,使之建立起对医疗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嘱病人寻找每次发作前的诱因,并向病人说明本病为功能性疾病,无恶性后果。

    作者:景晓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鲜股骨颈骨折30例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顺利愈合,闭合复位28例,切开复位2例,30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结论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扭曲、受压或痉挛。

    作者:郑功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在临床使用时,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冷敷,并能调整鼻孔之间的距离,紧贴在患处,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结论本新型护理用鼻腔冷敷装置在不影响冷敷效果的前提下,达到了更持久的冷敷,还能调节鼻孔之间的距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娥;朱晓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神经系统药物依赖与防治

    一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由于具有药物依赖性特性,有可能发生药物滥用现象。多数依赖性药物在反复用药过程中使病人产生耐受性,用药者必须加大药量才能获得原有的欣快效应,因而增加中毒的危险性。滥用者不断加大用量,这样一来,那些不产生耐受性的作用就会由于剂量加大而明显加重。

    作者:杨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性的意义。方法对门诊疑为宫外孕的49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者结合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超声确诊32例,占65.3%;误诊6例,占12.2%;漏诊1例,占2.0%;显示不满意 l0例,占20.4%。结合阴道超声对误诊、漏诊和腹部超声显示不满意者确诊15例,占88.2%,整个准确率由原来的65.3%提高到95.9%。结论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而结合阴道超声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治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就救治患者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高压氧疗、人工冬眠或控制性脑脊液引流等进行治疗。结论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高压氧疗对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存在明显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桂连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接诊的23例疼痛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疼痛患者能有效的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总结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焦虑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治疗前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前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治疗从根本治疗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及时降低患者死亡率,综合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22例,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用药前后阵发性心悸、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为24.45~2.3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 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为35.7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阵发性心悸评估分为23.45~2.5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对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综合用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田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70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及基础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在心理、呼吸道、肢体功能锻炼、褥疮和便秘的预防、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妇产科手术用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科手术用架。方法详述本新型妇产科手术用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妇产科手术用架在临床使用时,凹槽在支撑器上呈凸字形并向支撑器内凹陷以防止剪子脱落,本体上层可绕着转轴进行转动可以调节适当的角度,同时支撑器下端通过活动轴与本体连接也可转动。能够有效的固定手术剪刀免去病人因为过度牵拉及剪刀下沉所带来的疼痛。结论本新型妇产科手术用架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达到了减少患者疼痛的效果,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华;孙杰铭;李彩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