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心理及躯体状况的影响

杜丽云;朱琴;林玲萍;倪丽萍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因子及心理和躯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浙江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抑郁自评调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7、IL-23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自评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抑郁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结合治疗,改善患者外周IL-17、IL-23的表达,同时具有针对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自我行为的管理和健康的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3D-CE-TOF-SPGR序列研究无三叉神经痛恩施土家族人群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目的 利用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3 D-CE-TOF-SPGR)序列对恩施地区无三叉神经痛土家族人群受检者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无三叉神经痛的恩施土家族体检者50例行增强轴位3 D-TOF-SPGR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了解双侧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并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所有受检者50例100侧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显示清楚,根据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距离的远近分成分离、接触、压迫三种情况,分离74侧(74%)、接触24侧(24%),压迫2侧(2%);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无三叉神经痛者研究结果(分离77侧,占77%,接触23侧,占23%)进行比较,经x2检验,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3,P=0.6218).结论 3D-CE-TOF-SPGR序列可用于显示、研究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关系,非少数民族人群与恩施土家族人群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邻近微血管接触及压迫率无差异,此结果可为恩施少数民族群体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向海波;陈华东;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诊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上的相关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胆取石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对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h疼痛程度、术后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留置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胆囊切除组,而保胆取石组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小于胆囊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术后6个月、术后1年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胆囊切除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管结石.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作者:李巧登;陈光彬;刘志刚;凌林;刘丹峰;胡郁之;刘昌阔;孙礼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压氧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高压氧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型颅脑损伤致颅内出血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检测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代谢状态指标水平,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2组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CBF、CB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P、M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CBF、CBV、TTP、MTT水平较术后l周时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5d时TNF-α、IL-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5d时RBP、TRE、P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EO2、SVO2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5d时RBP、TRE、PA、CEO2、SV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预后良好率(42.7%)明显优于对照组(14.3%,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改善代谢状态,提高预后.

    作者:万玉麟;徐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增强光谱钼靶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增强光谱钼靶(CESM)和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9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 ~ 76岁,平均(48.6±11.7)岁.未怀孕,未接受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术,未接受放化疗,未显示对碘对比剂或其他对比剂过敏.40例患者的病灶共53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2例,共32个病灶;混合癌7例,共7个病灶;浸润性小叶癌5例,共5个病灶;浸润性腺癌3例,共3个病灶;导管内癌1例,共2个病灶;乳腺间叶组织性肉瘤1例,共2个病灶;乳头状癌1例,共2个病灶.全部患者均行增强光谱钼靶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40例患者共53个病灶,CESM测量的病灶大小为(32.7-27.7) mm,MRI测量的病灶大小为(33.4±29.5)mm,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M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66.7%、90.6%、88.4%、100.0%;MRI为97.4%、53.3%、84.9%、84.1%、88.9%,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M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MRI相当,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海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滞针震颤针刺法刺激安眠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在安眠穴施用滞针震颤法治疗失眠症,观察其临床疗效,判断滞针震颤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技术是否值得推广.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诸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9例失眠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取安眠穴采用滞针震颤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取照海、申脉、足三里、三阴交、神门、百会、四神聪及内关等穴位,得气后采用电针疗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4,P<0.05).观察组针刺干预后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模块(除催眠药物外)及总分上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干预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总分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针刺干预前比较,各因子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针刺干预后比较,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以及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四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滞针震颤针刺法刺激安眠穴治疗失眠症比常规针刺法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傅云其;谢鸿康;姚小萍;张航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相关政策建议

    目的 “健康中国2030”已经形成国策,国家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重点.鉴此,高校要进行健康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研究就是初步建立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方法 结合大量相关文献,从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构成要素入手,借鉴其他产业评价指标,通过13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初步建立了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含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入选专家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程度和积极程度较高,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形成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健康产业的评价工具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健康中国2030”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作者:鲍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进行分期,并达成共识,意见不一致时请上级医师评估,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观察术前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MRI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包括Ⅰa期43例,Ⅰb期19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3例;MRI诊断Ⅰ a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Ⅰb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93.2%;MRI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Ⅲ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6%;MRI诊断Ⅳ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8.7%..MRI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0.815.结论 子宫内膜癌MR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强,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罗志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老年人跌倒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情况,分析老年人跌倒并发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 日-2014年12月31日南昌市青云谱区内跌倒、且经“120”送至南昌市区内各医院住院治疗的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有明确跌倒致头部外伤史;③初始CT扫描明确外伤性颅脑损伤.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不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③颅脑损伤非跌倒所致.对其相关单因素采用x2检验,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跌倒致重度颅脑损伤与性别、入院时间、跌倒平面、相关枕颞着地、心脑血管基础病有关(P<0.05),与年龄、合并伤无关(P>0.05).进一步对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脑血管基础病(OR=5.555)、相关枕颞部着地(OR=4.420)是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相关枕颞着地的跌倒致颅脑伤老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时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以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继发脑损伤,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愈后.老年人跌倒的社区宣教应有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加强颅脑损伤知识的宣教,提高老年人对颅脑伤的认识,预防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伤的发生是必要的.

    作者:龚勤峰;胡勇;涂杳然;彭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本文从自杀基因、基因沉默、抑癌基因、免疫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基因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包括HSV-tkGCV系统、H19 RNA、hTERT等,HSV-tkGCV系统是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研究多的一种,TK基因是药敏基因,肿瘤细胞转染该基因后,对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或无环鸟苷(ACV)变得敏感而能被杀死.RNA干扰是基因沉默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沉默肿瘤相关基因IDO2、DUSP6、IGF1R、ORAOV1等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激活或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生长,p53和PTEN是两个有意义的抑癌基因,重组腺病毒p53和PTEN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基因治疗是将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细胞内,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TIL、CTL、LAK、NK等,可供选择的目的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抑制血管生成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侵袭,VEGF-Trap、PEDF、ES通过腺病毒导入肿瘤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在特异性、安全性和靶向性方面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许坚吉;王爽;寇卜心;陈德喜;刘晓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插管胸腔镜围术期应用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的疗效观察

    目的 非插管胸腔镜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9月非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0.2%罗哌卡因),B组(0.2%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C组(0.1%罗哌卡因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每组20例.术前于T6~7行硬膜外穿刺置管,2 mg吗啡镇痛,术中由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联合泵注经面罩自主呼吸,观察3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变化,记录术后1、4、8、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术中呛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采用复乳化法,以0.2%罗哌卡因、磷脂、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L-赖氨酸为原料制备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罗哌卡因脂质体为圆球形,内部呈多囊泡结构,粒径为7 ~ 30 μm,平均粒径为(15.36±7.87)μm;药物释放时间为6h释放65.0%,24 h释放90%,48 ~ 60 h释放完毕.结果 术中血压方面,A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方面,A组和B组在人工气胸时和人工气胸后30 min呼吸频率低于C组(P<0.05);A组术后4、8h呼吸频率高于B、C组(P<0.05).并发症方面,A组术中恶心呕吐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方面,B组术后4、8h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低于A、C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能够减轻非插管胸腔镜围术期并发症,可实现麻醉药物的定点定量精确释放,具有持续释放、定量释放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益维;黄长顺;王珏;杨秋纽;朱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脑外伤行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配对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用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脑外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自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LOTCA及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各项评分均上升,观察组LOTCA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67%(Z=-2.836,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针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提高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燕;杨健;寿棘;毛芝芳;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选择适当的支具佩戴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目的 探讨选择适当的支具佩戴对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9人,研究组佩戴适当的支具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电刺激疗法,9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整理Risser征级别和Cobb角对矫正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和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差异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11.11%)和3例(33.33%)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ser征级越低,初诊矫正率、侧凸进展率越高,顶锥旋转矫正率并未表现出规律,不同Risser征级下初诊矫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凸进展率和顶锥旋转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和治疗满意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合适的支具可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侧凸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斌豪;王敏;叶湛;陈建军;王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生误吸/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窒息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入院治疗的AD患者82例,采用激越问卷、智能简易精神状态筛选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痴呆行为病理学评定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患者误吸/窒息风险评价估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进食体位,是否有误吸史、是否使用镇静/抗癫痫类的药物以及误吸/窒息风险评估的总分,且均对其进行饮水实验,使用Pearson多元逐步回归和相关比较的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误吸/窒息风险评估得分与患者的年龄、进食体位、是否有误吸史以及是否使用镇静/抗癫痫类的药物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没有显著相关性.饮水实验(P<0.001)、简易智能精神状态筛选表(MMSE,P=0.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P<0.001)、Cohen-Mansfield精神激动目录(CMAI,P=0.020)以及日夜节律(P =0.008)与患者的误吸/窒息风险有显著的相关性.饮水试验、误吸/窒息史、进食体位、年龄、使用药物、ADL评分都是影响AD患者误吸/窒息风险的独立因素.结论 以下因素都对AD患者发生误吸/窒息风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患者饮水试验呈阳性、平卧位进食、高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以及使用抗精神类药或者使用镇静类药等因素.

    作者:贺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环境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收治的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同期通州区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风力、降水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发病部位的影响.结果 风力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x2=13.43,P=0.003 8),并主要增加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广泛前壁及下壁心梗的发生率.低气温(x2=8.08,P=0.044 4)、昼夜温差(x2 =11.14,P=0.011)及风力(x2=7.88,P=0.048 6)显著影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的发生与大风天气相关(x2=13.52,P=0.003 6).风力(x2=11.88,P=0.007 8)及昼夜温差(x2=8.17,P=0.042 7)与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气温、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对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心梗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及降水对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柳子静;郭金成;张海滨;郝明辉;张利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凋亡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氧化应激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对凋亡相关蛋白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PEG-SOD组,每组28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MPEG-SOD组建模前腹腔注射MPEG-SOD;术后12 h、1d、3d、7d不同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取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κB(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TUNEL测定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NDS评分、SOD活性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3d达峰值,与模型组同时点比较,MPEG-SOD组NDS评分、SOD活性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c-myc蛋白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模型组r=0.83,MPEG-SOD组r=0.91,P<0.05).结论 脑出血后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启动凋亡相关基因c-myc有关.

    作者:汪立松;章永强;冯忠;应小卫;王希佳;霍鑫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功能相关参数如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输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中切黏度(M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进行检测,并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2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CO、CI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CO、CI、LVEDD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V、LBV、MBV、PV、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HBV、LBV、MBV、PV、FIB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内皮素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T-1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 (P <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心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效果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作者:宋伟;林祖近;蔡海鹏;徐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心理及躯体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因子及心理和躯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浙江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抑郁自评调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7、IL-23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自评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抑郁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结合治疗,改善患者外周IL-17、IL-23的表达,同时具有针对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自我行为的管理和健康的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丽云;朱琴;林玲萍;倪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处理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及癌症.临床上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类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以1型和2型糖尿病较为多见,且与眼科关系为密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其在临床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病程发展主要与患病时限及病情控制情况有关.本病可防、可治,早期控制好血糖及全身情况,定期行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

    作者:周剑;杨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比较2组生物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总蛋白(ST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和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可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芳;李靖涛;宋振梅;刘继喜;吴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出院后均实施常规延续护理,包括与社区转介、随访、术后4~5周进行复查CT/MRI、门诊复诊、专题讲座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团队工作模式的延续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组、同伴志愿组等6个小组协同护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定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生存质量,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评分分别为41.22±3.87、71.17±3.8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SAS/SDS的评分分别是27.78±3.67、28.28±4.73;58.48±4.39、56.28±4.73,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工作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后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佳;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