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目的 初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是否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寻找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研究时间内符合入组标准的AD患者共126例,进行基线MMSE和ADL的评定;正常对照组120例,来自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健康者.空腹采取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浆保存在-80℃冰箱内成批待查.测定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a、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抵抗指数.结果 AD患者血浆总胆固醇(4.55±0.92)mmol/L、甘油三酯(1.35±0.9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8±0.79) mmol/L较正常对照组[总胆固醇(3.02±0.78) mmol/L、甘油三酯(0.92±0.3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33±0.56) mmol/L]显著升高(P <0.05);AD患者高密度脂蛋白(1.27±0.35) mmol/L和前白蛋白(187.65±60.48) mg/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1.65±0.53) mmol/L、前白蛋白(256.02±37.84) mg/L)]显著降低(P <0.05);AD组载脂蛋白A1 (4.55±0.92)g/L、载脂蛋白B(1.35±0.93)g/L、载脂蛋白E(1.27±0.35) mg/L、载脂蛋白a(2.58±0.79)mg/L较正常对照组[载脂蛋白A1 (4.02 ±0.78) g/L、载脂蛋白B(0.92±0.35)g/L、载脂蛋白E(1.65±0.53)mg/L、载脂蛋白a(2.33 ±0.56) mg/L]无显著变化(P >0.05);AD组空腹血糖(7.39±1.23) mmol/L、胰岛素(11.78±6.6) μIU/ml、C肽(2.36±1.03) ng/ml较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5.31±1.04) mmol/L、胰岛素(6.28±3.36) μIU/ml、C肽(1.72±1.03) ng/ml]显著升高(P <0.05);AD组胰岛素敏感指数(-5.74±0.60)和抵抗指数(2.77±1.78)较正常对照组[敏感指数(-3.51±0.74)和抵抗指数(1.5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作者:李钦云;陈峥;张守字;宋岳涛;陈楠;于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肋软骨损伤在低场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中的显示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绍兴市中医院因胸部外伤后行MR检查患者30例,对比观察患者的CR、DR、CT片及MR片的不同征象,并对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图像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30例胸部外伤病例中,发生肋软骨损伤16例,其中肋软骨多发性骨折2例(6%),单发性骨折3例(10%),肋软骨挫伤11例(36%);据损伤部位分为3类:①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10例(33%);②发生在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3例(10%);③发生在肋软骨中央处3例(10%).MR不同序列对肋软骨显示情况,SE-T1WI序列,显示很好0(0),好10 (30%),一般15(50%),不好5(16%);SE-T2WI序列,很好25(83%),好3(10%),一般2(6%),不好0(0);PDWI序列,很好28(93%),好2(6%),一般0(0),不好0(0);FS-T2WI序列,很好10(30%),好15(50%),一般15(16%),不好0(0).结论 肋软骨损伤行MR检查是值得推广的方法,有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损伤的新途径.笔者认为观察肋软骨解剖细节可用T1WI(T1加权),PDWI(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观察损伤情况用T2WI(T2加权),FS-T2WI(脂肪抑制)序列适当,两者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检查效果.
作者:杨建荣;毛小明;蒋廷宠;丁葆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以及五态人格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以某大学的在校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放一般调查资料、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五态人格测试表.结果 大学生抑郁的发生率为15.32%.二年级学生、医学专业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农村学生的抑郁发生率较其他学生高.而性别与抑郁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五态测试结果显示,少阴型人格与抑郁的发生成正相关,阴阳和平型人格与抑郁的发生成负相关.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由于阴性人格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等决定的.结论 大学生抑郁的发生率处在很高的水平,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监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琰;谭曦;李扬;徐芳;张杰;孔军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双重造影为一种临床检测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在进展期胃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评估2005-2012年间超声双重造影与二维超声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准确度,同时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超声显示胃壁的基础强度(BI)及峰值强度(PI)的变化.所有诊断均病理确诊,其中,150例患者采用了超声双重造影进行诊断,120例患者采用了二维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4% (126/150),二维超声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8.3% (82/120),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展期胃癌经手术切除后并予以放化疗,再经超声双重造影复查,结果示术前患者肿瘤区域胃壁的超声基础强度(BI)为(25.04 ±2.14)dB,术后经放疗或化疗治疗后胃壁的基础强度(BI)为(22.11±2.35)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示术前患者肿瘤区域胃壁的超声峰值强度(PI)为(17.36±2.74)dB,术后经放疗或化疗治疗后胃壁的超声峰值强度为(14.23±2.12)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有助于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作者:洪勇强;战微微;杨继东;叶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绍兴地区关于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发生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该地区宫颈病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妇女4273例,常规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并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23种亚型检测,采用统计软件分析HPV和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及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HPV感染率为21.8% (932/4273).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癌前病变(SIL)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15.5% (601/3888)、83.7%(236/282)和92.2% (95/103);HPV阳性的NILM、ASC和SIL患者中HR-HPV构成比分别为83.0%(601/724)、94.8%(274/289)和96.7%(118/122);不同人群HR-HPV型排在前五位分别为:NILM患者是HPV-16、HPV-52、HPV-58、HPV-33和HPV-68,ASC患者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SIL患者是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1.NILM、ASC和SIL患者重叠HPV感染率分别为17.6%(106/601)、16.9%(40/236)和18.9% (18/95),不同人群重叠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P>0.05).结论 本地区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而HPV重叠感染与瘤变严重程度无关,与欧美国家不同,HPV-16、HPV-58和HPV-52是该地区常见的HR-HPV亚型.
作者:金秀萍;凌伟江;俞月萍;刘小香;孙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以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穿刺引流术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结果的体会,分析该项技术在急诊脾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介绍脾动脉栓塞结合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脾动脉栓塞和超声引导穿刺方法;非手术治疗死亡率、中转开腹率及原因;观察脾栓塞综合症发生情况及处理;住院时间.结果 全组29例应用弹簧钢圈行近端脾动脉栓塞术,13例用绵胶海绵碎片注射行远端脾动脉栓塞术;13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无死亡病例,2例中转开腹,中转原因为持续出血,非手术成功率95.5%;早期出现脾区疼痛31例;术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无脾脏脓肿和腹腔感染患者.单发脾脏破裂患者住院5~21 d,平均7.8d.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一项有效方法,通过合理应用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穿刺引流能够显著提高成功率,减轻损伤,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裴正芬;金平;张军宪;陈林军;李子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海宁市妇幼保健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12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A组应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孕妇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手术5 min中及手术完成这些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所有孕妇的术中疼痛反应、丙泊酚用量、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4,1.267,1.047,P>0.05);与诱导前比较,2组在麻醉诱导后的MAP、HR、SpO2均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开始5 min后A组的MAP、HR较B组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413,2.558,P均<0.05);而B组在各个时间点的MAP、HR、SpO2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B组均显著小于A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循环抑制、体动及术中疼痛均显著性高于B组(P<0.05);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短,术中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建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131 I治疗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人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38例DTC肺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21例,采用胸部CT、131I显像及Tg变化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差异,并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131I治疗有效率老年组为9例(52.9%),非老年组为18例(85.7%,P=0.0364,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合并其他脏器远处转移(P =0.0126)及肺病灶类型(P=0.0211),均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8634)、肿瘤病理分类(P =0.6475)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 =0.9177),均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DTC肺转移的131I治疗效果不及非老年,其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略有差异,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学军;张蓉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AFP、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AFP、CA125及CA199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P<0.05).AFP+ CEA+ CA199三项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提高至67.25%、84.43%、78.92%,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CA125及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李丽坤;邸雅南;赵可;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减少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8例脊柱病变且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进行定位,观察组采用C臂X光机改进的方法定位目标脊柱上缘并标记,分别测量两标记点距离该中心的距离、定点成功率、记录两种定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损伤程度等,观察2组方法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常规定位法定位所需时间平均(72.1±7.9)min,改良方法定位法为(18.2±3.8)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8,P<0.05);常规定位法在定位准度方面,常规定位法所标记点距参考点的距离为(47.2±4.8)mm,改良定位法为(31.3±3.7)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3,P<0.05);采用C臂X光机定位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减轻巡回护士身体的疲劳、减少工作人员的硬损伤,观察组患者放射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5).结论 C臂X光机方法的改进较传统定位方法具有定位准确且迅速的优势,能够提高脊柱病变的定位的准确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杨晟;郑文标;肖柏松;管军辉;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手术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对常规分流手术方式的改进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方法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与同期开展的27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对比研究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利用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预后,评价改良手术方式的优越性.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9个月~3年),改良组48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7例,改善7例,症状无改善4例.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2例,硬膜下积液2例;常规手术组27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5例,改善6例,症状无改善6例.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分流管堵塞.经统计学分析,改良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好.结论 常规分流手术方式中部分手术步骤可以进行改进,正确处理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高志波;钱令涛;陈彬;王永志;梁卫东;李琦;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研究应激期保持一定范围血糖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入院即刻血糖≥12.0 mmol/L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或静脉泵入维持血糖值在7.8 ~ 11.1 mmol/L之间.比较2组患者随机血糖、血糖恢复至7.8~11.1 mmol/L时间、住院平均血糖、住院时间、再发AMI、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EF斜率≥35%人数;入、出院时KillipⅡ~Ⅲ级及死亡人数.结果 干预组血糖值恢复至预定值时间、平均血糖值、住院时间、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死亡及出院时KillipⅡ~Ⅲ级人数等都低于对照组,EF斜率≥35%人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 <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事件与严重心律失常(P=0.001,OR=1.225)、住院平均血糖值(P=0,OR=0.123)密切相关.结论 急诊PCI不能改变应激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的病理生理改变.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期高血糖,有利于PCI干预的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丁芸;戚德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对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进行早期肠康复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方法 调查住院危重患者AGI的发病和肠内营养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患者涉及ICU、神经外科、胸外科等,患者未行胃肠道手术.早期将各种必需的药物与营养制剂,通过肠内途径应用于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促进肠道多种功能的代偿,改善肠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毒素和细菌的易位,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结果 56名危重患者在急性疾病阶段及时进行了肠康复治疗,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危急病情.经严格统计分析后认为效果满意.早期肠康复对术后并发症起到了预防作用.除提供机体能量外,在维护肠功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肠内毒素、阻止细菌易位、调节肠道微生态和降低肠源性感染等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患者的胃内容物一次抽吸量平均为(280.00±10.17) ml/d.所有患者未发生喂食物误吸.结论 AGI患者应及早进行肠康复治疗和护理,胃内容物一次抽吸的定量管理对临床选择肠内营养的时机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急性胃肠损伤新概念的提出和分级管理有利于危重患者的康复,对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逐步增加的时限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柳红梅;徐冬梅;王淑玲;匡荣光;王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可逆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 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以可逆性神经精神障碍及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由免疫介导的,主要发生在脑白质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现象的少见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急性起病、血压突然升高、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1],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昏迷或死亡.文献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比率(5%~8%)[2],国内报道甚少.为提高对本病特征的认识和护理水平,现将我科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梅;许德香;孙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D-二聚体(D-D)与脂联素(APN)在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50例HDCP患者作为HDCP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1例(列为GH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6例(列为MP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3例(列为SP组);选取同期妊娠晚期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D-D水平、APN水平和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HDCP组、MP组和SP组(P<0.05),而GH组、MP组和SP组的血清APN水平依次下降,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D-D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GH组、MP组和SP组的血清D-D水平依次上升,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研究对象血清D-D水平与其SBP、DBP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SP组的相关系数大(r=0.783、0.857);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N水平与其SBP、DBP呈负相关关系(P<0.05),其中SP组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r=-0.642、-0.703);在GH组、MP组和SP组,血清D-D水平与APN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其中,SP组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r=-0.675).结论 血清APN水平的降低和D-D水平的上升可提示有HDCP的发病和进展,这两个指标分别与HDCP患者的血压呈负相关关系和正相关关系,可作为预测HDCP患者血压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菊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4CH8健康管理模式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管控效果明显提高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100名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在脑卒中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参照4CH8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综合管控,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情况和危险行为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综合管控后脑卒中确诊标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导致脑卒中,成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的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食盐控制、饮食规律、吸烟、饮酒、滥用药物、适量运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由68%降低到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由70%降低到32% (P <0.05).结论 “4CH8”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初步临床效果是积极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值得在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陈越;陈涛;王永华;栾晶;鲍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改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静息心率的改变)对心衰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意义.方法 根据ACC/AHA心衰分期标准,选择正常对照组、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各40例,心衰组3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法检测4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4组患者的静息心率,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心衰不同发展阶段受试者静息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静息心率的变化及其与6 min步行距离的关系.结果 ①静息心率:心功能代偿组及心衰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心衰高危因素组(P<0.05);②静息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按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心衰组顺序依次递增(P<0.05);③6 min步行距离:按心衰高危因素组、心功能代偿组、心衰组顺序依次递减(P<0.05);④静息状态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r =0.209,P<0.05),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6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263,P<0.05),静息心率与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311,P<0.01).结论 静息状态下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率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可作为心衰进展的评估指标,且此3项参数均可用于代偿期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作者:施益忠;姚亚军;陈维明;侯杰;董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自体血液回输用于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性价比.方法 将16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自体血液回输组(C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80例.CS组,手术时非肝素化期间的所有创面及纵隔出血,经抗凝后全部吸入自体血液回输机.CPB结束后的管道剩余血,直接吸入自体血液回输机;C组,手术时非肝素化期间的所有创面及纵隔出血,CPB结束后的管道剩余血,均被丢弃.鱼精蛋白拮抗肝素后5 min至术后24h,若患者HB< 80 g/L,C组予异体RBC输注;CS组先输自体RBC,若在输完后HB仍< 80 g/L,予异体RBC输注.术后若出现异常出血,按流程处理.观察CS组术中自体血液回输量及2组围术期异体血液输注情况;观察围术期凝血功能损害及术后不良事件;观察输血相关费用.结果 CS组平均术中回输自体血液497.6 ml;围术期异体RBC输注比例和数量低于C组(P =0.0002,0.0001);手术结束时肝素残留发生率及术后异常出血发生率高于C组(P =0.035,0.039);异体红细胞费用及总异体输血费用低于C组(P=0.0001,0.0007);总输血费用高于C组(P=0.0001).结论 CS应用于心脏手术,可以降低围术期异体RBC输注比例和数量,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凝血功能及增加总输血费用,因而是有效的、安全的和不具有性价比的.
作者:谢屹红;沈社良;郑嘉寅;胡双飞;许林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首日20 mg/d,第7天后剂量增加至3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与对照组相同)与奎硫平(第1天服用50 mg/d,药物分成2次服用,第3天增加至100 mg/d,第5天增加至150 mg/d,第7天增加至200 mg/d,维持这种浓度,治疗42 d)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6,P=0.003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为(29.62 ±3.17)分、(28.93 ±7.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3,P <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9.87±4.46)、(15.27 ±5.37)、(11.18±4.51)、(6.83 ±5.48)分及(25.32 ±3.83)、(20.68±4.97)、(6.38±3.42)及(10.34±5.38)分,与治疗前的(29.62±3.17)及(28.93±7.2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3、3.453、3.833及4.813,P<0.05);同时,2组患者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经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63、4.676、5.810及2.891,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奎硫平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能起到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萍;姜波;方向明;张惠芳;张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分步延期手术治疗的290例高能量胫骨Plion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接受早期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90例高能量胫骨Plion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愈合的发生率,分析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116.7±15.2)d、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61.9 ±23.1)d、并发骨折不愈合(7.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x2=7.094、6.234、9.166,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术中操作情况、并发感染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情况的患者,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078、56.023、86.910、45.835、18.698、47.397、12.629,P<0.01);③高龄、Ⅲ型、早期切开复位、忽略小骨块处理、并发感染、合并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r =3.611、3.878、3.274、2.904、2.984、3.094、3.764,P<0.05).结论 分步延期手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折不愈合的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受到患者自身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操作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作者:马宁;饶志涛;张景生;夏宁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