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轩;苏贺先;马骏;李健
目的 总结78例腔镜手术中转开放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1867例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78例腔镜手术中转开放的配合体会.手术前加强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器械和物品准备包括常规的器械物品和应急设施的准备;注意满足手术医师的个体化要求和习惯.合理安置患者体位;术中和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配合.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对器械物品的管理,维护和合理使用配合等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78例腔镜中转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改变体位时因为操作不当造成被电刀烫伤及肌肉拉伤、皮肤擦伤;没有出现物品清点不清,器械物品准备不全,贵重仪器损坏等.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和完善有序的管理及细致的仪器保养是保证腔镜中转手术快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加强护理管理和规范流程操作是腔镜中转手术顺利完成的根本,对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忠琴;刘毕慧;王练英;杨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阿托品、安定在人工流产术前及术中用于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1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来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760例妇女中挑选出200例,血或尿HCG测定阳性,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均为初次怀孕.孕7~12周并要求终止妊娠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给患者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并给予按摩,后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按常规方法做人工流产手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患者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1片舌下含化,2h后阴道后穹窿塞1片米索前列醇,然后再给患者安定10 mg静脉推注.30 min后,用阿托品0.5 mg+2%利多卡因10 ml对患者宫颈进行四点封闭,手术时子宫颈软化及松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钱雅南;叶名芳;唐乃秀;刘靖;张瑜;邵东方;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思美泰目前正逐步应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然而其对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疗效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各10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接受思美泰片剂500 mg,2次/d,持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经思美泰治疗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总胆红素(ST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思美泰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AST及ALT水平明显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住院的60例经桡动脉行PCI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1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3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4.24万元,对照组4.68万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晓妹;周静;徐静;尹晓丽;王教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目前已成为乳腺外科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技术领域革命,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带来的诸多困扰.通过化疗杀灭肿瘤细胞35%~40%时,腋窝淋巴结(axillary Iymph node,ALN)分期诊断会受到影响,检出率会降低,假阴性率会增加[1].因此对于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和SLNB相干问题是一直有争论的,焦点为NAC前后行SLNB的时机问题.
作者:陈蕊;张晖;张荣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量表(SF-36)对桃源社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150名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前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与对照社区的150名老人进行比较.结果 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为16.16±5.11,明显好于干预前的17.36±5.26(t=1.98,P<0.05),也明显好于对照社区老人的17.42±5.49(t =2.06,P<0.05);实施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养老途径.
作者:邹先梅;魏运芳;孔桂花;张升起;丘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并评价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82例乳腺病变患者,采用PHILIPS Aehieva 1.5T和Siemens 3.0T磁共振扫描仪先行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之后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对增强病变进行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比较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88个异常强化病灶中,局灶性6个,肿块性30个,非肿块性52个.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增强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5,P<0.001).以Ⅱ、Ⅲ型曲线诊断恶性病变敏感度为82%(41/50),特异性为57.89%(22/38),准确性为71.59%(63/88).把良性病变的早期增强率按照TIC类型分成2组,Ⅰ型为A组,Ⅱ、Ⅲ型为B组,2组间均数分别为(55.3±20.5)%、(189.3±58.2)%,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 =9.832,P<0.001).相应恶性病变均数为(206.7土66.4)%,良性病变A组与恶性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508,P<0.001).良、恶性病变大增强率均数分别为(199.3±70.5)%、(224.3±78.6)%,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07,P =0.384).而良、恶性病变相对大增强率分别为(1.084±0.350)%/s、(2.316±0.53)%/s,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356,P=0.003).良恶性病变患侧乳腺血管计数得分均数分别为1.06±0.42、2.89±0.5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6.37,P <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可充分显示异常强化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强化病灶形态与其病理基础有一定相关性;乳腺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Ⅰ型曲线与乳腺良性病变、Ⅱ~Ⅲ型曲线与乳腺恶性病变有明显相关性;相对大增强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明显优于早期增强率及大增强率;病变侧乳腺血管数量及扩张程度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尹森琴;刘永强;张国正;王莹;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与正常健康人之间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探讨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IBS患者10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2组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8% (28/100)、35% (35/100);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7.27±10.53、48.16±9.4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62±8.23、42.25 ±9.25,IBS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女性IBS患者分别占IBS组焦虑、抑郁患病率的64.3% (18/28)、60.0% (21/35),其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12±9.21、52.25±9.34,男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6.56±8.72、47.81±8.93,女性IBS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IBS患者(P均<0.05).结论 IBS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女性IBS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比男性更为多见.
作者:李大鹏;燕善军;汪建超;刘晓阳;邓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初步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分析研究染色体异常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患者217例,占总数的15.15%(217/1432),包括性染色体异常70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32.26%(70/217),检出率4.89%(70/1432),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52例,性反转2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47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67.74% (147/217),检出率10.27%(147/1432),其中平衡易位11例,倒位21例(9号倒位20例),插入3例(未知来源的2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112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胡晶晶;钟银环;张忆聪;黎凤珍;傅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PCOS的临床防治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选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3 kg/m2的115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四分位法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间,30例BMI位于18.5 ~ 23.0 kg/m2的PCO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四分位区间的内分泌指标[雌二醇(E2)、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催乳素(PRL)]和代谢指标[空腹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与T和HOMA-IR的关系.结果 q1、q2、q3和q4四个区间的BMI范围分别为<24.30 kg/m2、>24.30~25.51 kg/m2、> 25.51 ~ 26.53 kg/m2和> 26.53 kg/m2.对照组与BMI四个区间的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E2、LH和PRL与BMI四个区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MI的q1、q2、q3和q4四个区间的E2、LH和P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与BMI四个区间比较及BMI的q1、q2、q3和q4四个区间的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BMI的q1、q2、q3和q4四个区间的FPG、FINS和HOMA-I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的q1、q2、q3和q4四个区间的FPG、FINS和HOMA-I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 24.30 kg,/m2,> 24.30 ~ 25.51 kg/m2、>25.51 ~26.53 kg/m2和> 26.53 kg/m2三个区间的T水平分别增加1.65(95% CI 1.33 ~2.05)、2.51(95% CI 1.84 ~ 3.52)和4.25(95% CI 2.16~8.36),HOMA-IR分别增加1.68(95% CI 1.41 ~2.00)、2.65 (95% CI 1.68~4.18)和4.45(95% CI 2.57 ~ 7.74).结论 超重的PCOS患者的雄激素浓度更高、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
作者:纪伟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占位性病例48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胸部CT及肺活检病理.结果 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22~79岁,平均57岁.48例均穿刺活检成功,3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18例,有一例肺穿刺活检结果为浆细胞性肉芽肿,术后标本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此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统计;腺癌12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现称肺原位腺癌;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非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1例,该病例原发为左侧肾脏;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核2例;机化性肺炎1例;真菌2例,但未区分出曲霉和隐球菌;炎性假瘤1例;未确诊4例,穿刺结果为肺组织内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术中或者术后发生气胸4例,咳血3例,肺部并发症14.6%,明确诊断率91.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有限,为减少假阴性率,对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者,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作者:赵军;杨瑞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4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超声检查辅助临床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蚌医一附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产科术后确诊为胎盘早剥患者共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胎盘早剥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记录胎盘位置、厚度,重点观察胎盘内部,边缘以及胎盘与子宫壁附着处有无异常回声,胎盘内部血流以及异常回声内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相应数值.根据声像图特点将胎盘早剥分为4型:①胎盘增厚型;②胎盘后血肿型;③胎盘边缘血肿型;④混合性包块型.同时观察娩出后的胎盘母体面有无血块压迹,占胎盘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48例患者中产前超声提示为胎盘早剥为40例,符合率83.33%,漏诊7例,误诊1例.40例产前超声确诊者中胎盘增厚型9例,其中产后观察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7例,死胎3例;胎盘后血肿型20例(低回声8例,等回声2例,无回声1例,高回声1例,混合性回声8例),胎盘剥离Ⅰ度4例,Ⅱ度7例,Ⅲ度9例,死胎3例;胎盘边缘血肿型3例,胎盘剥离Ⅱ度2例,Ⅲ度1例;混合性包块型8例,胎盘剥离Ⅱ度1例,Ⅲ度7例,死胎5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对帮助提高母婴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彦;孙医学;阮吟;陆芳;宁艳;童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根治的有效方法.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过程极其复杂.虽然外周环境对肿瘤转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肿瘤细胞的潜在转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肿瘤细胞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其基因组所决定的.所以,我们探讨转移相关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机理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作为极其重要的转移相关基因在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被人们认识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不多,研究发现MTSS1(Metastasis suppressor 1)基因作为可能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抑制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蔡丰;江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 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作者:张兰;谢怀珍;董传莉;宫芬;汪灵芝;陈兰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介绍湖南省首期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情况,从教学安排与组织、学员规模与构成、教员组成与来源、班务管理与考核等4个方面总结成功与不足.讨论培训内容的组织和讲课教师的安排,提出培训内容框架可由全科医生制度政策文件与培养标准的解读、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概论与全科医学概论、临床带教方法与科研基本方法、全科医生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4个部分构成;讲课教师以承办单位的专家为主、外请部分专家,讲课教师应当具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境界.难点是讲课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力求区分对骨干师资与带教师资的培训内容,把内容梳理、重点提示、方法指导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和强化.集中培训形式需要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基地参观、工作坊模拟等结合起来,以较为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张新华;唐志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943,P<0.01).结论 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作者:戴明红;徐兵;邢彩英;杨丽君;杨丽娟;宁艳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4例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1 ~78岁)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53~ 82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噻托溴铵吸入治疗(18 μg/d,每日1次),连续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12周时2组患者临床指征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病症都有改善.实验组患者的COPD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和12周后,实验组的FEV1、FVC、FEVl/FVC各数值均有改善,且12周的改善效果好.运动试验中,实验组在治疗后4、12周分别为(302.0±20.7)m和(348.0±22.1)m,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噻托溴铵对疾病的治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更好.2组患者均为未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4.375%).结论 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军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尿系造口患者61例,按出院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粘贴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造口袋固定方法,即用消毒剪刀将造口底盘外口修剪成花瓣状,每个造口底盘修剪出8~ 12片花瓣叶,每片花瓣深度约2~3cm.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粘贴前用电吹风低至中档吹拂造口周围皮肤使之干燥,调整造口袋引流口位置后自下而上一次性贴合,双手轻压造口袋平躺30 min~1 h.观察2组患者造口袋使用天数及费用,造口并发症发生人数及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发生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袋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造口袋费用较对照组低,造口并发症明显减少,负性心理状态患者人数降低(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泌尿造口袋固定方式能有效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降低患者造口袋费用,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少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血管疾病(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的人口死亡率居第1、2位,它不仅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至少持续24 h,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因素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有关.因此,在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非常重要.本文就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其危险因素评分进行探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更好地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屈洪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成药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性别、年龄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为痰热清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0例,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化验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上未见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丁秀丽;龚霆;吴飚;马丽;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