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洁珍
作者:梁若玲;王丽萍;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A方案新辅助化疗对青年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灶组织V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 患者经TA新辅助化疗前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与43.90%(18/41),P=0.122;化疗前后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与56.76% (22/41),P=0.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 (25/41)和37.80% (31/51),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VEGF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0%(18/41)和30.49% (25/82),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5% (27/41)和40.24% (33/8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后,EGFR青年组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0% (31/51)和32.93% (27/82),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乳腺癌癌组织VEGF与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其预后不良的特点有关.TA新辅助化疗后青年组与中老年组VEGF与EGFR表达均降低,而青年组EGFR降低更明显,说明在降低乳腺癌侵袭性方面,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在青年组疗效更明显.
作者:李毅;张雪霞;李展宇;周少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出血微波热凝固治疗的技术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182例反复间断性鼻出血患者,多数合并有全身疾病和局部异常改变,出血量在500 ml以下,给予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表面麻醉、微波止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一次性治愈172例(95%);二次性治愈10例(5%).结论 微波热凝固治疗是应用特殊微波辐射电极,电磁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组织在小范围内因高温瞬间凝固达到治疗目的.微波热凝固治疗具有损伤小、边界清楚、治疗范围易控制,操作简便,疗程短,痛苦小且不需要鼻腔填塞等特点,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可有效降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治疗中的风险,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病情复发.
作者:赵慧;魏兆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作者:张东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CT在癫痫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脑电图(EEG)和颅脑CT扫描检查结果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比较后发现,癫痫颅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明显低于EEG,数据处理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检查结果异常的53例患者中,病因为颅内肿瘤20例、脑梗死7例、脑出血4例、脑囊虫9例、先天畸形6例、脑内异物7例.结论 EEG和颅脑CT检查均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EEG的敏感性较高,而CT在癫痫病因的检出方面更具优势,更有助于指导癫痫的临床治疗.
作者:肖胜;叶娟;郑黄华;夏烈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流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165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检测高危型HPV和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ASCUS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与高危型HPV阴性患者的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 ①早期宫颈癌4例,占2.42%;CIN Ⅰ 37例,占22.4%,CINⅡ29例,占17.6%;CINⅢ9例,占5.45%;宫颈炎症86例,占52.1%.②本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57.6%(95/165),HPV感染排序为HPV16、52、58、18、CP8304.③高危型HPV阳性组病理结果为CINⅡ级或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7.9% (36/95),明显高于高危型HPV阴性组8.57%(6/70,P<0.01);4例早期宫颈癌高危HPV均是阳性,其中HPV16阳性2例,HPV58阳性和HPV18阳性各1例.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CIN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HPV高危型以HPV16、52型为常见类型.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辅以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有效分流管理ASCUS患者.
作者:陈勇霞;何凤仪;郭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的28例青年腰椎峡部裂患者,手术采用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3 ~63个月,临床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均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及椎板钩断裂、松动或脱钩等并发症.CT检查峡部裂融合率为92.9%.术前及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5±0.8)及(1.0±0.6),ODI指数为分别为(73.5±7.3)%及(10.6±4.0)%.结论 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直接修复法仅在伤椎上进行简单且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的复位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海潮;李存孝;范德刚;钱澍;高浩然;闫国良;胡运生;钱济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以输卵管因素为主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粘连分离,伞端成形或输卵管造口术及美兰输卵管通液术等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于盆腔内呈现不同程度病变并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31例中双侧输卵管梗阻12例,双侧输卵管粘连7例,一侧输卵管梗阻另一侧输卵管粘连占12例.经过本方法治疗31例患者,至今已有19例受孕(61%),正常妊娠18例,宫外孕1例,其中半年内妊娠11例(58%).结论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可清楚地了解盆腔内情况,发现病变并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可视、微创、出血少、复通率高、妊娠率高等优点,是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不孕症的理想途径,值得倡导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艳;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30例和传统组50例,保留组采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传统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保留组局部复发2例(6.67%),远处转移1例(3.33%),无瘤生存期为(15.0±3.4)个月;传统组分别为3例(6.00%)、2例(4.00%)及(14.0±4.3)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保留组手术美容学评价为优18例(60.00%),良12例(40.00%),差0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40.00%)、22例(44.00%)、8例(16.00%),两组优良率比较,P <0.05.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容效果好.
作者:谭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由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没有发生染色体物质的丢失或增加的易位,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由于染色体平衡易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常以小片段的平衡易位为常见,然而染色体大片段易位却非常少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林;陈碧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Rp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Rp2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2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ERp29在胃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80.48%(66/82)、45.12% (37/82),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2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癌组织学类型及局部浸润深度等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ERp29表达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期均高于阴性组患者.结论 胃癌组织ERp29的表达下降,并且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提示ERp29是一个潜在抑癌基因.
作者:桑旭;张甲;袁光金;朱婧妮;沙晓锋;周后龙;韦淑贞;张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及其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及陪伴家属高血压的有关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血压控制率、预防高血压不良后果的信心.方法 对72例高血压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面对面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生理和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正确监测血压是对病情观察和用药调整的重要依据;发放相关教育资料;患者及陪同家属互相交流和讨论.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高血压有明显影响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体会.使高血压的知情率、正规服药率、血压控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及陪伴家属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规律治疗和终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说明提高陪伴家属的认识对患者起到监督作用也很重要.
作者:康金兰;方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贡市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1000名,进行健康情况调查,检测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调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情况,并筛查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老年人群中蛋白尿发生率为10.2%,血尿发生率为6.4%,肾功能下降发生率为11.0%;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7.6%,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老年人群发生慢性肾脏病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本地区老年人群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接近20%,应引起重视,其中高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该类的人群的健康保健教育.
作者:赵大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肿瘤学作为蚌埠医学院较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的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在肿瘤学的教学中占有较大分量.如何提高肿瘤学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社会能力及科研能力是作为研究生导师及成员值得需要思考的问题.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紧跟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创新改革,探索符合肿瘤学特点及本地区特点的培养体系,不断深化培养学科内涵建设,提高肿瘤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及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将来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适应我国医疗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加强肿瘤等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加强在实践中贯彻循证医学理论,从而达到规范化、个体化的思维及科学研究的思路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探讨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方向,以培养出能胜任今后社会发展的专科人才.
作者:贾建光;钱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腺图像显示钙化灶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115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甲状腺结节的边界、形态、钙化灶类型及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结果 115例患者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中共发现良性74例,恶性41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主要以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粗大钙化灶为主,而恶性结节内钙化灶主要以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的微小钙化灶为主,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甲状腺结节钙化灶构成主要以粗大钙化灶为主(28.10%),而恶性甲状腺结节钙化灶构成主要以微小钙化灶为主(59.0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成像对甲状腺结节中钙化灶的检查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更细致地发现微小钙化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鹏;李星云;马彩叶;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由受专门培训的护士据患者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制定出专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及配偶进行较系统的康复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婚姻质量评分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健康,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婚姻质量.
作者:许文青;张艳芳;梁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5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8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胃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3±1.7)d、(2.9±1.6)d、(2.3±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4±1.9)d、(4.7±1.9)d、(4.4±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是治疗肠梗阻有效、经济、安全的药物.
作者:胡俊顶;孙善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92例患者134颗种植牙的回顾、分析、总结,探讨人工种植牙手术的护理配合,加强种植牙手术前后的舒适护理,使患者在信任、镇静、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种植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2年4月来院实行人工种植牙的患者92例,使用bicon配套种植系统,根据种植牙的手术特点,采取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特点,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舒适护理工作.结果 正确、规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了愉快的心情,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结论 种植牙手术的成功与良好的手术配合和有效的舒适护理是分不开的,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不舒适的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种植牙手术的成功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和社会上的舒适.
作者:王英;王艳;刘文静;郭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3月-2012年7月间56例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肌骨膜瓣及自体骨皮质骨粉及纤维蛋白凝血酶粘合剂充填上鼓室、乳突尖和术腔凹凸不平骨坑,骨粉表面覆盖筋膜,粘合剂固定,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干耳时间及术腔上皮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乳突腔明显缩小,听力明显提高,干耳时间4~9周,平均为6周,干耳率94.64%(53/56).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应用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缩小根治腔并同期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能够使术腔上皮化迅速,干耳快,并发症少,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调查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评分>10分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6例,B组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外,还给予心理干预和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10~20 mg/d治疗;A组仅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结果 B组经治疗后较A组BDI评分明显下降(P<0.05),梗死后心绞痛或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心脏性猝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作者:李康福;郭灼林;梁红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