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鑫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理论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面部黄褐斑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总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36例,分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肾虚血瘀型三型进行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型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剂.气虚血瘀型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肾虚血瘀型予补肾填精,化瘀通络之剂.同时均配合中药药膜外用以活血化瘀,润肤悦色;对照组30例,口服排毒养颜胶囊,2粒,3次/d,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36例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30例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辨证治疗黄褐斑可以使色斑颜色变淡、面积减小,无毒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排毒养颜胶囊,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超;陈莉;郭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ICU病房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查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验和药敏试验方法,对ICU病房5例患者在2009年6月28日-7月6日期间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室内环境、呼吸机污染是引起该ICU在9 d时间内陆续出现5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经采取积极治疗和有效消毒隔离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痊愈率60%,好转率40%.结论 对ICU患者进行隔离,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对病室环境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呼吸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鲁艳;刘丽;胡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23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及支原体的培养分离,并对主要致病茵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23例前列腺液标本中共有196例呈阳性,阳性率87.8%.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9株占45.5%;革兰氏阴性茵33株占16.8%;支原体50株占25.5%;真茵类3株占1.5%;混合感染21株占10.7%.头孢噻肟、喹诺酮类药物对病原葡萄球茵、大肠埃希茵敏感性高;克拉霉素(CLA)对解脲支原体(UU)效果好.人型支原体(MH)对交沙霉素(JOS)敏感.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革兰氏阳性茵中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茵,慢性前列腺炎中支原体的感染也不容忽视,适时监测前列腺液病原体及耐药性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娅丽;郑红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兔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压力的影响,探讨其具体的量效关系、对动脉和静脉作用的差异及稳定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①分组:新西兰大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32只,体重(2.3±0.7)k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其中3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Pituitrin),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50 ml/h.②药理学实验:将0.9% NS及不同剂量Pituitrin分别给予4组实验兔,记录用药前后门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取其差值作为统计值.结果 ①Pituitrin降低兔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与剂量成正比.3 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剂量增加大降低门静脉、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值提前出现.②Pituitrin在20~60 min内降压效果不稳定.0.9%NS对兔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压力没有影响.结论 ①Pituitrin有降低门静脉压力、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力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②垂体后叶素对血管压力影响不稳定.
作者:马振增;燕善军;薛永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评价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2次/d;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皮损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好.
作者:庄明军;雍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目前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由于进展期胃癌的预后差,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胃肠化生、萎缩性胃炎和早期癌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介绍胃蛋白酶原及其在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作用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106例患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并设正常时照11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法检测血清PG Ⅰ、PGⅡ和水平.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系统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I、PC Ⅰ/PG Ⅱ水平下降,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PCⅠ、PG Ⅱ浓度可评价胃黏膜萎缩的程度,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阿依努尔·阿合曼;高峰;迪丽达尔·阿布都热衣木;罗和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中海贫血不同检测方法的选择及临床诊断应用的价值,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相对合理的检测程序.方法 选择经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的215例地中海贫血相关基因携带阳性病例和8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RBC脆性)进行筛查评价.比较跨跃断裂点PCR(Gap-PCR)技术、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技术时地中海贫血确认诊断的应用范围.结果 215例地贫相关基因携带阳性病例组与80例对照组MCV、MCH、HCT及RBC脆性检测数据比对分析表明,地贫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筛查指标对215例地贫相关基因携带阳性病例组的漏栓分析显示,RBC脆性漏检率为2.33%,MCV漏检率为5.58%,MCH漏检率为6.98%,HCT漏检率为15.81%.分子生物学确认实验中Gap-PCR技术仅适用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检测,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可适用于α、β-珠蛋白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论 血液学指标MCV、MCH对地贫筛查敏感性较高,可自动化、大批量操作,适合用于大规模健康体检人群的地贫筛查,而RBC脆性试验虽然敏感性高,但为手工操作,建议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膜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结合Gap-PCR技术是目前临床地贫基因确认的佳手段.
作者:张银辉;张允奇;黄烈;曾冬梅;萧晓友;王琼;陆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无创、高效、经济、患者痛苦小的诱导气管深部痰液的方法,以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时缓解患者的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配合临床上做痰液的各种化验和分析.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和改良高渗盐水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疾病情况大致相同.高渗盐水组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改良组用沐舒坦和高渗盐水联合吸入诱导排痰,其他方法两组相同.结果 改良高渗盐水组诱导痰液量多,成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给无痰或痰液稀少、痰液粘稠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留取痰液标本时,可选择改良高渗盐水沐舒坦液雾化吸入,以获取满意的痰液标本.
作者:唐红霞;王小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BDE)暴露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初断乳大鼠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300,500 mg/(kg·d)的DeBDE染毒,对照组给予溶剂玉米油.6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定量PCR检测其大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高、中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基因的表达都显著降低,且随染毒剂量增加表达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DeBDE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和降低海马BDNF的表达有关.
作者:蒲荣;周光纪;马丽;张德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益肺调血汤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病例,应用随机化方案分为益肺调血汤治疗组30例和辛芩颗粒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辛芩颗粒口服,15 d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肺调血汤能有效地解除或缓解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和减轻鼻黏膜肿胀等症状,是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孙宗美;王仁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心肺复苏领域三个热点点题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旨在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CPR与除颤优先次序选择,院前、院内急救小组建设,生存链落实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462例中154例恢复心搏时间是3~40 min;154例患者中97例恢复呼吸,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是10 min~48 h,97例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患者中62例患者恢复意识,恢复时间是1~72 h.结论 ①心室颤动(VF)渡形是CPR与除颤优先次序决定因素.②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小组建设,可提高心肺复苏效率.急救小组分工协作是CPR保证.③彻底落实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马承君;马永才;黄天立;马哲;王莹莹;刘建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涵盖了与血管性病因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变化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研究和评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疾病进展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就MRI在VCI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娟;王琦;毛礼炜;沈钧康;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放疗科2003年4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45例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照射野范围包括转移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位于颈段的病灶用两侧对穿照射,位于胸、腰骶部的病灶照射方式从后背单野或前后野垂直照射.照射剂量300 cGy×10次,5次/周,或200 cGy×20次,5次/周.所有病例放射治疗时辅助使用地塞米松(10m/d)加20%甘露醇(250 ml/d)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背痛总有效率达84.4%(38/45);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6%(34/45);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率37.5%(3/8).结论 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率高.
作者:刘静景;徐全敬;何斌;沈学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交通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2009年中168例交通多发伤进行CRAMS创伤评分以指导临床抢救和治疗.结果 全组治愈148例(91.6%),死亡20例(8.4%).死因分别为失血性休克、脑疝、MODS等.结论 ①多发伤的诊断:要求做到快、准、全.②多发伤的临床特点:a.各部位的创伤具有不同表现和危险性;b.休克发生率高;c.感染发生率高;d.易发生MODS.③多发伤的急救要点:重点应放在时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及脑疝.④多发伤救治的手术原则:应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用简单的手术方式、快的速度修补损伤的脏器,减轻伤员的负担,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抢救伤员的生命.
作者:张利远;李政;丁国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分析49例乳腺良性病变术后病例的x线平片,探讨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X线特征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评价49例乳腺术后随访中切口及附近出现致密影病例的平片者的临床资料、各种X线异常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9例切口及附近均出现软组织致密影,伴钙化13例,结构紊乱18例,皮肤改变11例,脂肪坏死1例及异物影2例.49例重复活检结果均为良性的术后改变,其中包括:导管典型性及非典型性增生、导管内乳头状增生、导管扩张、硬化性腺病、大汗腺化生、异物反应、脂肪坏死及放射状瘢痕等.结论 结合临床及X线平片特征,有助于对乳腺术后瘢痕组织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活检.
作者:白林;蔡丰;张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保证护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护理接班人.方法 笔者利用医院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总结出如下方法,针对不同文凭的实习生制定不同的带教计划:本科生带教计划不仅要求基础护理操作熟练而且要求书写教学查房病历、搜集资料、撰写护理论文.人文素质教育:针对不同的素质缺陷给予说服教育、规范行为礼仪等.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心理矛盾给予心理疏导,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集中带教:实习生进入临床第一个科室由操作规范、业务能力较强的带教组长集中带教.避免教学层次不齐.能力培养:对实习生进行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双向评价:科室实习结束小结时学生和老师分别评价对方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使下一批同学得到更好的教育.一对一带教:一在老师只带一名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全面负责.结果 培养出优秀实习生112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92份,撰写论文6篇.结论 笔者介绍的带教方法行之有效,特别是集中带教,为以后的实习和带教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李梅;丁言平;邹阿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昆明理工大学校医院自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396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9例,对照组197例.两组动作失调、躁动、语无伦次、眼球震颤、呕吐、嗜睡、昏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纳洛酮首次用量为: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0.4~0.8 mg.一般无需重复用药.昏睡或昏迷期用纳洛酮0.8 mg,根据病情1 h仍未清醒者,重复使用纳洛酮0.4~0.8 mg直至清醒并准确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清醒时间(150±50)min,对照组清醒时间(280±7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表明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周宝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80%,而对照组仅为50%,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其优秀率高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6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偏瘫肢体恢复例数增多、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CNP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手段,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云侠;李敏;颜顺荣;王银娥;钟政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人格及心理特征的关系,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网络成瘾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及SCL-90量表对某医学院526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性别医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间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没有线性趋势(P>0.05),大三网络成瘾检出率高,大一低;成瘾组较非成瘾组性格内向、心理健康水平低,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程度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年级、性别、神经质、焦虑、总体幸福感和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等有关.结论 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冶;徐芳芳;酒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外伤性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选取部分病例在血肿厚层面采用颅骨钻孔,置12~14号硅胶管入血肿腔,并用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后引流,观察疗效并加以总结.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前、术后硬膜外血肿量经配对t检验,t=17.8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GCS评分采用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血肿量与GCS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0.065,P=0.753,无统计学相关关系;术后血肿量与GCS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0.148,P=0.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把握硬膜外血肿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作者:孙涛;苏贺先;马骏;李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