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姜涛;闫进贵;田德利;马本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外科学, 鳞状细胞癌
摘要: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yroid,PSCCT)在临床中极其罕见,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左右[1-2].本病常见于老年人,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接近1:1.近期,笔者诊治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索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与常规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术后6~24 h经鼻肠营养管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照组术后6~24 h经鼻肠营养管持续重力滴注法手控输注EN,对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吻合口瘘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吻合口痿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比较的各项目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

    作者:霍蕊;张珍珍;焦文芹;王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足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中药足浴,提供合理的足部护理预防措施,强化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对入选的65住2型糖尿病并确诊糖尿病足的患者,实施中药足浴结合强化足部护理教育,教育前后用CSSD70和自行设计的试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教育后患者的感知性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糖尿痛足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通过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和中药足浴等综合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足部MNSI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 强化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状况,提高了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的足部日常护理习惯,让患者自觉行为习惯,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从而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

    作者:徐文;彭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STEMI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静脉应用和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6月,共计116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术前静脉应用组(静脉组,n=58)和术中冠脉内应用组(冠脉组,n=58).两组患者均在PCI前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即刻观察疗效,出血事件及应用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CTFC)、2周后室壁运动记分(WMSI)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冠脉组患者治疗后ST段完全回落率(≥70%)、TIMI血流分级(TIMI 3级快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随访2周,两组患者WMSI、EF均改善,但冠脉组较静脉组改善更多(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改善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上优于静脉内给药.结论 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低分子肝素基础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加改善STEMI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心肌组织灌注疗效,而出血并发症未增加.

    作者:马震;宁彬;董西学;杨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解析及康复

    目的 探讨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的因为及护理康复.方法 术前详细评价,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应用拉贝洛尔注射液和/或可乐定片,连续7 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及静点依达拉奉注射液,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 8例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中,3例患者既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又存在典型症状,其中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另2例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因为及临床表现,做好预见性评价,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 地进行观察及护理,TCD监测是应用范围广、实际的检查手段,它可以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一旦高灌注状态被确定,围手术期和术后高血压的治疗是相当重要的,拉贝洛尔和可乐定可用于脑高灌注综合征患者,应用脑血流监测下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后果发生.

    作者:张向民;卫青祥;闫晓英;闫晓虹;王江红;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对24例患者33个瘤体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结果 治疗后显示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血流减少或消失.本组病例的1,3,6个月及其后生存率分别为:100.0%(24/24)、83.3%(20/24)、66.6%(16/24)、41.7%(10/24).中位生存期10.5月.完全缓解(CR):11.8%(5/24);部分缓解(PR):58.3%(14/24);总有效率为70.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蒲春华;黄柱华;尹正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中相关血管(IRA)再通率的疗效,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PCI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共85例在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CAG+PCI)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替罗非班组:共45例,于行PCI术前至少40 min使用替罗非班:B组为常规治疗组:共40例,术前未使用替罗非班,常规内科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于冠脉造影术中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术后出血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CI术,两组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远端血流TIMI 2~3级出现率,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和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及近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于行急诊PCI术前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促进闭塞血管术前血流的再通,改善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有助于提高急诊PCI的判断及成功率,而出血等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并没有增加.

    作者:翁建新;刘强;王丽丽;魏熠;左辉华;陈绮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2个月,同时接受积极支持治疗.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不良反应,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血清AFP滴度、免疫学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密切随访.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无明显变化,血清甲胎蛋白明显下降,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疼痛减轻,食欲有所好转,消化道出血风险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在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RANTES和elast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和弹性蛋白(elastin)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ABC免疫组化法检测RANTES和ela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42例HCC癌组织中RANTES和elastin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评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ANTES,54.8% vs 19.0%(P<0.01),1.88±1.78 vs 0.69±1.28(P<0.01);elastin,45.2% vs 19.0%(P<0.05),1.64±1.85 vs 0.66±1.28(P<0.01):RANTES和elastin的表达情况与HCC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HCC癌组织中RANTES和elastin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445,P<0.05).结论 RANTES和elastin的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可能关系密切;elastin与趋化因子RANTES密切相关.

    作者:向志钢;杨竹林;林丽;刘云贵;李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息肉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在原发性输尿管息肉诊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例输尿管息肉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8~51岁,平均36.2岁,病程2周~5年.息肉位于左侧输尿管6例,右侧4例.主要症状为患侧腰背部隐痛者并/或肉眼血尿.经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发现息肉位于输尿管上段8例;中段和下段各1例.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处理原输尿管息肉顺利,术后留置6~8号双J管3~4周.所有标本术后病检确认为输尿管息肉.结果 术后随访0.5~2年,所有患者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甚至消失.行B超或CT发现,9例患者肾积水有所缓解,未见明显输尿管狭窄.1例多发息肉者出现复发而再次病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处理后未见再次复发.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余勇军;祝存海;邓辉;马春清;陈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集中式处理再生医疗器械的优点

    目的 为了加强对对传染病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管理,降低院内感染,改进传统的洗涤方法,使各种非无菌医疗用品更加清洁,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用后的非无菌医疗器物采取由原来科室自行清洁、包装的分散式处理改为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回收并处理.两种方法对比,集中回收处理明显优于科室自行清洗、包装的分散式处理.结果 采样湿化瓶、吸引瓶等玻璃器具60份集中式处理菌落数>200 cfu/cm2为0,分散式处理>200 cfu/cm2为1~8;采样止血钳30把集中式处理均无菌落,止血钳30把分散式处理全部有菌落.结论 集中式清洁处理非无菌医疗器物具有保证物品的高清洁度,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节约处理成本,减轻临床科室的负担,便于统一调配.

    作者:张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术中无复流的观察与处理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因为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8例,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可能因为、处理结果和出院转归.结果 68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8.82%),其中1例于术后24 h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胸闷,TIMI血流1~2级,经冠状动脉内单独或联合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替罗非班处理后,TIMI血流恢复到3级,症状缓解,住院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终好转出院.结论 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可明显增加术中处理难度和风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提高对无复流现象的认识,及时恰当的处理,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胡剑平;章锡林;汪靖;胡宇宁;孙建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

    目的 观察应用天麻素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天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氟桂利嗪5 mg,每晚睡前服1次,治疗组应用天麻素2粒/次,3次/d.同时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常规应用神经营养荆,治疗6周,观察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的疼痛强度、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均有改善,天麻素治疗组疼痛强度减轻较对照组明显,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天麻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治疗偏头痛,可以缩短病程,改善头痛症状,近期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学廷;聂永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4种外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

    在图书馆的各类型资料中,外文医学期刊是医药科研人员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获取新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以其新颖性、时效性、多样性、连续性和信息含量高而备受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喜爱.伴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知识时代,网上各种类型的外文医学期刊数据库大限度地集成数字资源,给医药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文献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方便迅捷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期刊的交流与利用.本文对医药领域中常用的具代表性的4种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DOS、EBSCOhost、Springer LINK、OVID从收录情况、学科范围、检索功能以及结果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帮助医药科研人员正确、准确、快速、有效地利用外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获得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作者:张静;彭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CT对白内障超乳术后黄斑厚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对黄斑中心小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6眼,对患眼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 d、1周、2周四个时间段分别应用OCT黄斑部扫描程序对术眼行黄斑中心小凹厚度测量,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术眼术前及术后各时段黄斑部厚度的变化.结果 OCT扫描显示,无术眼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测得96例术眼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均值:术前为176.101μm,术后1 d为176.554 μm,术后1周为176.502 μm,术后2周为179.456μm,将术前与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2周四组黄斑中心小凹厚度值配对t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2周,黄斑中心小凹厚度值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CT是检测黄斑厚度的有力工具之一,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眼术后1 d、1周、2周黄斑中心小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琦;刘辉;李金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治疗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因为,总结再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出现时间为术后4~11 d,经再手术明确梗阻因为,术中证实粘连性肠梗阻12例,漏诊消化系统肿瘤3例,漏诊直肠癌1例,陈旧性粘连带致肠管卡压2例,遗漏多发肠石1例,合并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肠粘连梗阻2例,合并肠套叠1例.1例粘连性肠梗阻为术后17 d再次手术,由于无法找到明确的梗阻点,故行梗阻远近两端侧侧吻合术,术后25 d梗阻解除;其余20例经再手术后3~5d梗阻均解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多见为肠粘连.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精确细致的手术操作是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雷;刘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gA肾病30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2月308例IgA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本地区IgAN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20~39岁,发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16.9%,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常见,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分别占36.0%、22.7%和22.5%.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见,其次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分别占47.5%、33.1%和9.4%.本地区IgAN患者肾组织以IgA+IgM型免疫球蛋白沉积为主,各种临床类型和各种病理分型均与荧光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AN在青壮年期发生率高,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临床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常见,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见,定期尿检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路杰;许勇芝;黄志清;刘华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就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1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在予以严密监护,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应用,改善微循环,静脉营养,联合抗生素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清胰汤胃内灌注或复方大承气汤灌肠.结果 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20例,无一例死亡.手术治疗12例,死亡2例,余均痊愈.随访,保守治疗的患者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另一例出院1月后再次发生胰腺炎,余无并发症.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部分可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痊愈,小部分需急诊手术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根据病情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手术.

    作者:焦纯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时间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新生儿动脉导管的关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肺呼吸功能的建立,肺血流阻力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等使动脉导管发生收缩关闭.动脉导管关闭分为两期,第一期为生理性关闭或功能性关闭,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足月儿在生后72 h左右动脉导管即完成功能上的关闭,而早产儿动脉导管的功能性关闭则稍晚,不同胎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和自然关闭时间差异较大.

    作者:吴本清;闫玉琴;汪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yroid,PSCCT)在临床中极其罕见,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左右[1-2].本病常见于老年人,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接近1:1.近期,笔者诊治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姜涛;闫进贵;田德利;马本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塞克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慢性鼻窦炎厌氧菌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塞克硝唑片与甲硝唑片治疗慢性鼻窦炎厌氧菌的效果,为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10月-2009年7月间因慢性鼻窦炎厌氧菌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出采用塞克硝唑片或甲硝唑片的患者共451例,分为塞克硝唑片治疗组232例(试验组)与甲硝唑片治疗组219例(对照组),其他治疗药物与手段相同,持续用药5 d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窦腔脓性分泌物中厌氧菌的种类数量.结果 治疗5 d后,两组患者窦腔脓性分泌物中厌氧菌的种类显著减少,其中试验组中厌氧菌种类由用药前的40种降为6种,而对照组由39种减至11种,其有效率分别为85.0%、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克硝唑片与甲硝唑片治疗慢性鼻窦炎厌氧菌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是前者的效果要优于后者,值得参考.

    作者:陈森泉;窦宇红;梁彩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