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洪本谷;徐耕;应志强;金国栋

关键词:冠心病, CD14, 基因多态性Hs-CRP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基因C(260)T多态性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CD14基因多态性并测定Hs-CRP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240例冠心病患者CD14基因C(260)T多态性:呈丌基因型106例(44.2%)、TC基因型82例(34.1%)、CC基因型52例(21.7%).Hs-CRP水平:TT基因型患者Hs-CRP(4.5±2.1)mg/L与TC基因型患者[(2.7±1.2)mg/L]及CC基因型患者[(2.9±1.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8.85,均P<0.05);Hs-CRP>3.0 mg/L的TT基因型高危患者占79.2%,与TC基因型高危患者(50.0%)及CC基因型高危患者(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7.75、28.04,均P<0.05).结论 T等位基因纯合子可能是冠心病炎症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CD14基因变异可能与冠心病炎症反应有关.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 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 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 4±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 4±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4±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FSH=0.761,P>0.05;tE=0.06,P>0.05;tp=1.694,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的表达较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表达低,而使孕酮对子宫内膜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减弱,PR可能参与了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作者:胡庆伟;俞文菊;朱玉蓉;杜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671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5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362、0.138,均P>0.05),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4.121、37.422、87.154、69.451、75.894、163.004,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结论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浸润深度是转移发生的主要因素.肿瘤越大、浸润越深、分化越差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作者:屠世良;叶再元;邓高里;赵仲生;董全进;郑伯安;丁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原发性滑膜肉瘤1例

    肺原发性滑膜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占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1],迄今国内报道67例,现结合经我院诊治的1例,就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许先荣;叶芃;潘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118例临床分析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房颤的并发症血栓栓塞,尤其是栓塞所致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脑栓塞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蔡宏文;华军益;叶武;毛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来自全身灌注血管床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其数值并不反映某一器官的灌注状态,而是反映全身的氧供应和氧需要的平衡状态,可用于判断组织的氧合状态[1].本文拟就svO2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舒伟锋;施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假单胞菌中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目前临床分离率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细菌的重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其耐药性及耐药水平发展较快,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之一.临床治疗十分困难,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

    作者:施凯舜;潘发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2(Th2)失衡与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清γy干扰素(IFN-γ)作为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作为Th2细胞因子.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45例肺癌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荧光免疫检测,同时分析Th1/Th2失衡与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4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水平分别为(1.0±0.31)%、(7.3±2.1)%和(5.1±2_2)%;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水平分别为(1.9±0.11)%、(14.9±5.5)%和(3.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2、2.800、2.744,均P<0.01).随着肿瘤的不断进展.Ⅲ-Ⅳ期肺癌患者Th1细胞的水平(5.1±1.5)%明显低于Ⅰ-Ⅱ期肺癌患者(8.3±1.8)%(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的Th2细胞水平(6.6±1.7)%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4.4±2.1)%(P<0.05).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Th2细胞的水平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t=2.711,P<0.01);而Th1细胞的水平却明显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t=2.931,P<0.01).Th1和Th2细胞的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表达对判断病情、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凌;陈清勇;方睿;江中勇;詹建伟;王彦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室率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快室率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为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快速有效地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可预防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及脑栓塞、心脏骤停的发生,为总结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骆高江;朱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呈巨R波型ST段抬高1例

    巨R波型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时心电图表现的一种,在动物实验中较为常见,但在临床上尚属少见[1].其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也可见于不稳定型及变异型心绞痛、运动负荷试验、心房起搏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在严重脑挫伤、食物中毒及急性脑血管病等中也可见到.

    作者:李岳春;林加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D11b,NE和TGF-β1在哮喘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哮喘模型大鼠黏附分子(CD11b)、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PMN)在哮喘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复制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分离纯化血PMN;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PMN CD11b表达,ELISA法测定NE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 1表达;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组大鼠血PMN D11b、PMN和BALF中NE和TGF-β 1的水平分别为(6.36±0.53)MFI,(139.33 ±10.72)pg/ml,(99.67±11.10)pg,ml,(0.136±0.010)OD显著高于对照组(2.65±0.45)MFI,(75.33±8.54)pg/ml,(64.89 ±6.75)pg/ml,(0.073±0.008)OD(均P<0.0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PMN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6.32±0.53)X 09/L-1,(13.56±2.88),(6.00±1.41)Cell/HP显著高于对照组(6.32±0.53)× 109/L-1,(13.56 ±2.88),(6.00±1.41)Cell/HP(均P<0.01).结论 PMN、CDllb、NE和TGF-β 1在哮喘时表达增加,其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哮喘时PMN处于激活状态.其合成CD11b和NE的功能增强.

    作者:阮正英;童夏生;陈豪;郭海渊;林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横位产87例临床分析

    横位产为不正胎位之一,足月横产不能经阴道分娩,对母儿生命危险很大.目前国内外报道横产式已经很少,忽略性横位更少[1].本文收集了2006年度笔者在援马里锡加索医院(SIKKASO)期间,收治的87例横位产病例,旨在提醒临床医生不能忽略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吕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公认为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99.7%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中可检测到HPV DNA的存在.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作者: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根治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6例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被广泛接受.持续性异位妊娠(PEP)作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的并发症,受到妇产科工作者的关注,而输卵管切除术后PEP常被忽视.

    作者:朱晓萍;许胜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巨细胞病毒肺炎1 0例诊治分析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于疱疹病毒科B属的DNA病毒,CMV感染是一种机会致病感染,可以累及多个器官,表现为肺炎、肝炎、胰腺炎、脑膜脑炎等,其中CMV肺炎为常见,死亡率高.CMV肺炎常发生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后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死亡率高.

    作者:金劼;何援军;彭政;喻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34例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年化趋势,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很确切.我院近来采用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得一定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1例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是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此病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以北美为主,在我国散在发现.

    作者:金儿;任振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支气管结石症1例

    支气管结石症为少见疾病,其诊断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结石并取石成功,报道如下.537100 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作者:徐则兰;冯洁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分析

    为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漏诊,现对我院收治的误诊、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的认识,从而达到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的目的.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炎克雷白杆菌性阴道炎4例诊治分析

    肺炎克雷白杆菌常寄生于呼吸道和肠道内[1],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引起肺部感染,在阴道中出现并引起感染少见.现将本院妇科门诊诊治的肺炎克雷白杆菌性阴道炎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林笑丹;郭文琪;孙爱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h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期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可伴有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敏玲;王辉;陈素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