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患者36例保守治疗的护理

李辉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患者, 保守治疗, 护理
摘要: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占异位妊娠发病率78%[1].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随着B超、腹腔镜及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等诊断技术的发展,未破裂型输卵管的早期诊断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由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术发展为保守治疗,2010~2011年收治输卵管妊娠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ICU早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24例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良好82例(66.1%),中残10例(8.1%),重残12例(9.7%),植物人状态6例(3.2%),死亡16例(12.9%).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收入ICU治疗是必须的,早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患者颅内压过度增高及颅内血肿增多等情况,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产率及降低致残率.

    作者:姜秋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乳腺癌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是抑郁.针对这类抑郁情绪,应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抑郁情绪.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性心理障碍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这种心理障碍越轻;年龄越小,心理障碍越重.单侧乳腺切除并不影响术后性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心理沟通能力、技巧起着主导作用.

    作者:都灵燕;张黎娟;逯奎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B-Lynch缝线术及子宫多点8字缝合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Lynch缝线术及子宫多点8字缝合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63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用B-Lynch缝线术及子宫多点8字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63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均停止.术后无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者,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B-Lynch缝线术及子宫多点8字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且安全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成功率高,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后大出血首选及有效地外科止血方法.

    作者:朱喜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健康教育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1].规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主动、自觉、科学地配合治疗,按疗程服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快恢复健康.2011年1~12月对45例溃疡性结肠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彦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状况,为经验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送检中段尿培养标本,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和分析.结果:252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97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8.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0株,革兰阳性球菌28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高的依次为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1%.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高的依次为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80.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占42%.结论:病原菌仍然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呋喃妥因耐药率低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病原菌相关耐药性分析可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经验性用药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作者:格兰;达尔加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输液是临床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用药迅速见效快等特点.但在输液过程中多因药品、输液器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通过对26例输液发热反应患者的护理,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结节性痒疹为明显搔痒的疣状结节的皮肤疾患,现代医学认为,它是一种综合征,具有许多可能的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体内蕴湿,痰湿凝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用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痒疹是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理论,结合具体症状,施以健脾清热利湿之剂,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诊治情况汇集如下,以餮读者.

    作者:邓晓红;王隆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氯胺酮氯胺酮2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剂的1/3;七氟醚组入室在家人陪同下给予氯胺酮0.5mg/kg待小儿入睡后面罩吸入6%~8%的七氟醚,氧流量4L/分.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SPO2,HR,术后角膜反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与氯胺酮组相比,七氟醚组SPO2>90%无差别,HR增快不明显,角膜反射,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缩短.结论:七氟醚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后遗症少,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等特点.

    作者:乔方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

    鼻内镜鼻窦手术也称为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的病变,尽可能保留鼻-鼻窦的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为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生理性局部环境,终达到鼻-鼻窦黏膜形态与自身功能的恢复.此手术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确,已成为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主体手术方式.

    作者:卞丽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对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病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2008年1月开始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采用患者与家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筠;朱清香;李蓥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眼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眼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方法:对160例眼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眼科老年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6.3%,焦虑感93.8%,悲观失望43.8%,害怕手术中疼痛23.8%,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50%.158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对眼科老年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道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态度明显发生转变.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振红;贾巧玲;王海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脏手术胸骨固定的方法与进展

    目前国内外胸骨固定的方法有很多,而各种固定方法对不同的患者又有不同的效果.随着对胸骨固定方法的深入研究及胸骨钢板的出现,胸骨钢板固定系统的使用越来越被国内外心脏外科医生所采用.

    作者:徐勇;李明秋;荣晓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和体会

    目的: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5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能较好地配合血液透析全过程.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血液透析顺利完成,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晓霞;徐伟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社区健康管理的作用.方法:将社区的347例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3例)和管理组(174例),对管理组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活动与休息、回归社会、药物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健康管理.对照者进行常规社区管理.结果:12个月后管理组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提高,心脏事件(MACE)、住院次数减少.结论: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社区健康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晓晖;何小飞;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加强认知教育对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认知教育对院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患者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影响作用.方法:收治甲亢患者185例,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并进行相应的认知教育,观察其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并与既往未行认知教育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85例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2.2%,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认知教育有助于减少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作者:关利敏;赵红梅;李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妊娠未满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其发生率2.0%~3.5%,未足月胎膜早破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其次可引起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影响胎儿发育等[1].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加强全面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红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对照,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具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的诊断分析,1周内通过医学的造影观察和平板运动的检查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80.4%,特异性75.5%,准确率78.0%,其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关,冠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尤其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结肠炎中医病机及证治

    结肠炎是直、结肠部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可归属于中医学肠澼、肠风、滞下等范畴.其病性复杂,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结合临床体会,从其病机及辨证用药等方面,探讨如下.

    作者:陈永峰;马明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间歇充气压力系统在预防妇科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护理

    目的:研讨间歇充气压力系统(IPC)在预防妇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作用和护理.方法:将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50例术后使用IPC,150例未使用IPC.结果:使用(IPC)DVT发生率低于未使用(I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在妇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方面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红;张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