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航;庹卉;梁玲玲
从全市餐饮业的餐具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物理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22件,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56件,进行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烷基(苯)磺酸钠),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含量低(P<0.01),合格率高(P<0.01);细菌指标(大肠菌群),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P<0.01),合格率高(P<0.01),两种消毒方法的餐具均未检出致病菌.建议有条件的餐饮业尽量采用物理消毒方法进行餐具消毒,更好地保证餐具消毒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在不同时间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用有效氯含量分别为4、40、80、200、400、800、2000、4000、8000mg/L的84消毒液,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每一个浓度在5、10、15、20、25、30、45、60、120分时,接种改良罗氏培养基,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以此来确认消毒效果.结果:作用5、10分种时,所有浓度84消毒液对结核分枝杆菌均无作用;15分钟时,有效氯含量分别为8000、4000mg/L的84消毒液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20分钟时,有效氯含量分别为2000、800mg/L的84消毒液对结核分枝杆菌也有杀灭作用;30分钟时,有效氯含量分别为400、200mg/L的84消毒液也有杀灭作用;60分钟时,有效氯含量为80mg/L的84消毒液有作用;而有效氯含量分别为40、4mg/L的84消毒液到120分钟时对结核分枝杆菌仍不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可用有效氯含量分别为400、200mg/L的84消毒液,作用30分钟来消除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台面或地面污染.
作者:宿仁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沁阳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对血脂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收治5~6岁学龄前儿童879名.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HDL-C血清浓度呈下降趋势(肥胖组血清HDL-C与超重、体重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C、TG、LDL-C浓度呈现升高趋势(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脂异常检出率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的学龄前儿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以减少将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宗海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牙周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口腔是人体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好牙齿及口腔卫生是保证躯体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关键环节,要通过三级预防的原则切实有效地来预防牙周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罗化冰;王树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除一般治疗外,对照组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患者有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2008年青海海西州妇女病检查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州14岁以上妇女妇科疾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病患病情况较高.结论:为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需要对全社会妇女开展普查普治妇女病,做到尽早发现疾病,尽早治疗疾病.如若延误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妇科病发生,严重的会产生恶性肿瘤,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开展此项工作对于社会妇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作者:韩采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比较静脉穿刺前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优劣.方法:把6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A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逆时针消毒1次,B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两遍,先用棉拭子采样消毒好的皮肤,再培养棉拭子的细菌生长,比较两组培养结果.结果:A组中30份均无细菌生长,阳性率0;B组中29份无细菌生长,1份菌株超标,阳性率3.4%.结论:采用改进的消毒方法对皮肤进行消毒可有效提高消毒效果,防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欢欢;王洁;郭燕;董凤梅;杨房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焦虑性神经症的患病率有升高趋势.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心理危机,直接关系到康复效果.资料与方法2010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住院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选出48例患者.
作者:康桂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脑卒中是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并列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PSD可明显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1],而且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2].因此,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PSD,进行有效的护理,对PSD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杜禾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油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微波治疗2天后阴道放置复方沙棘油栓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微波治疗.对两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排液量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复方沙棘油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靡烂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培红;宁尼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疼痛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多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自诉其疼痛未得到适当的评估和管理[1].威胁生命的疾病或创伤患者疼痛的评估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成人非言语疼痛量表(NVPS),NVPS有5类,各类记分0~2,总分0(无痛)~10(痛).NVPS已经用于ICU患者,其效度和评估者间信度已经得到证实.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价成人非言语疼痛量表在ICU无语言表达能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春荣;张寒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讨间歇充气压力系统(IPC)在预防妇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作用和护理.方法:将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50例术后使用IPC,150例未使用IPC.结果:使用(IPC)DVT发生率低于未使用(I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在妇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方面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红;张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机护理效果.方法:教会患儿家属手法矫正的具体方法、手法注意事项、护理使用矫形支具,提供心理支持及加强随访联系.结果:经随访1~2年,效果满意28例(38足,86.36%),4例(6足,13.64%)改善.结论:早期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黎爱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波姆治疗仪的红外线照射对减轻产后会阴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硬结消散的效果.方法:收治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产后24小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2次红外线照射;对照组100例,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分别记录各组在院和产后访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疼痛减轻,伤口硬结消散时间缩短,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结论:红外线照射方法对于高锰酸钾刺激性小,操作简单、环保、疗效更好.
作者:史亚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对照,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具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的诊断分析,1周内通过医学的造影观察和平板运动的检查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80.4%,特异性75.5%,准确率78.0%,其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关,冠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尤其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声、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厚壁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胆囊腺癌、小胆囊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术前均进行了超声、CT增强检查.结果: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CT增强扫描全部显示恶性15例,超声确诊12例,确诊率为80.0%(12/15),漏诊3例;CT增强确诊14例,确诊率为93.3%(14/15),漏诊1例.良性65例,超声确诊55例,确诊率为84.6%(55/65),2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CT增强确诊43例,确诊率为66.2%(43/65),1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结论:超声和CT增强检查均能有效检出胆囊息肉样病变;CT增强扫描鉴别肿瘤性息肉优于超声,而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分型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二者联合应用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更可靠.
作者:李富;林伟;林丽燕;罗红;钟文滨;袁少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温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实施温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100例按产科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产妇在产程中接受温馨护理服务,稳定了心理状态,缩短了3个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温馨护理服务能促进产程进展,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仝荣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跌倒护理管理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有效的.结论:建立有效的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叶丹青;章旋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而其中地塞米松又是常用的.尽管该药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但也有许多不良反应,除常见的不良反应外,还可导致低钾性麻痹.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为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MAP、HR在手术开始及术中较为稳定,对照组患者在MAP、HR在手术开始及术中变化较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胺酮用量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骶管阻滞氯胺酮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比全凭氯胺酮麻醉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