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王敏
为了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校院合作”为基础,将专业课程教学于第二学年安排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取理论授课、床边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等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选聘和培养合格教师、建立实训场所、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崔明辰;张福华;熊均平;向国艳;徐宛玲;王福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临床实践带教教师对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学习的评价和意见等,为今后做好此类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参加培训的66名带教教师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44人和6人认为应当每隔1年或2年对临床教师进行一次培训,其占比分别为66.7%和9.1%;62人和50人选择教学实施技巧和教学查房规范为培训重点,其占比分别为93.9%和75.8%;52人认为座谈研讨是合适的培训方法,占比78.8%;31人认为参加培训对自身临床带教工作帮助很大,占比47.0%;28人认为帮助较大,占比42.4%.结论 培训模式应当多样化,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临床实践带教教师的规范化培训.
作者:张蔚;孙业桓;张秀军;高国朋;丁瑞;胡志;王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心脏听诊教学中问题的分析,探讨可能的解决问题对策.目前,心脏听诊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难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血管疾病构成比例的变化造成对心脏异常听诊体征的训练机会减少;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了单纯以患者作为教学素材的难度.以多媒体为基础的辅助教学手段,包括各种多媒体软件和电子模拟人等,可以改善心脏听诊教学效果,而新型电子听诊器的应用将使心脏听诊技术和教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心脏听诊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教学辅助设施的改进.
作者:王贵松;高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国内部分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状况;调查参与过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的学生对PBL的认识和理解;对目前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改革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文献总结、个例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向国内4所医学院校参与过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各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少部分已经工作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结果 针对目前临床医学课程PBL教学基本达成如下共识:①PBL教学适合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每个PBL课题讨论完成后需要教师进行总结;②分组方式及小组人数采取随机分配方式,每5名~8名学生为一小组;③座位安排:学生围坐,教师和学生组长位于中间;④教师的课堂角色以引导发言为主;⑤教案应当更加关注人文内容;⑥以病生理为框架讨论患者可能的诊断;⑦病案应当选择常见病;⑧需要配备网络设施.PBL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①是否需要本专业教师带教;②课前是否应当提供与讨论内容相关的信息;③考核和评价方法如何加以完善.结论 ①PBL教学适合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②有关病案选择、教学设施配备、分组与座位安排、对教师的要求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③授课教师的专业是否需要与PBL所讨论的病例内容一致、课前是否提供与讨论相关信息以及具体考核方式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江宜蓁;夏驭龙;兰学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对教学网页技术的色彩的心理效应、整体色调、配色平衡、色彩的大小和形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网页设计的相关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网页色彩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网页的教育功能.
作者:魏智;曾凡;黄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探讨了循证医学教学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围绕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五步法”原则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价医学生七个方面的特质.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各项批判性思维特质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有提高.循证医学教学培养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建议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
作者:耿劲松;陈亚兰;王国华;董建成;倪衡建;蒋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大规模招生情况下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的有效方法.方法 第一步,随机抽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96名,在假期实施分散自主见习并对学生和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见习方式的可行性.第二步,在学校全体护理专业学生中推广应用,通过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该见习方式的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0%的学生对分散自主见习持肯定态度,90.0%以上的学生认为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98.0%以上的学生和校内教师认为加深了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工作.结论 分散自主见习方式可行、有效.可以解决班级大、集中见习困难的问题,并达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早期接触护理岗位的目的.
作者:范真;陈香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医学专业是成人医学教育中的主要专业.实施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已经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分析教学对象、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件结构、准备课件素材,然后,通过集成工具软件进行合成并完成制作.
作者:王维东;应明;康壮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对医学类独立学院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隐性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探讨了医学类独立学院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有益于培养学生注重专业理论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职业能力和人格品质的统一,为完善医学类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独立学院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许红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预防医学实习中进行“问卷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北京大学2003级和2004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应用MindMapper软件进行问卷设计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包括集中讲授、分组练习和全班应用3个环节.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基线资料和进行项目评价.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项目评价发现,学生对问卷设计方面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回答相关知识的总体正确率从61.2%上升到79.8%,t=7.98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前有87.3%的学生没有听说过MindMapper软件,实习后有83.5%的学生能够了解并使用MindMapper软件.实习前有96.2%的学生认为需要接受问卷设计的培训,实习后有92.4%的学生对问卷设计的培训感到满意.实习后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均较高,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评价“好”或“很好”的比例为96.7%至100.0%.结论 采用MindMapper 软件进行“问卷设计”的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燕;朱凌;刘敏;袁超;郑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和立足点,也是当前高等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发展性主题.本文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对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肖纯凌;赵宇丹;李舒音;马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因其空间、设备维护保养的特殊性,加之目前国内缺乏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及成熟的管理办法,致使相当一部分培训中心运营成本较高.经过5年多的运营管理研究,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医学模拟训练中心总结分析了不同类别运营成本产生的条件,并实施了一些有效降低培训成本的管理办法,可以为医学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作者:陈景渝;郭海涛;黄河清;刘刚;张云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系统、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态方面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树立医学教育的新理念,贯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调整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作者:龚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发现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问题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个别采访及集体讨论等,分析和探讨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借鉴美国专业认证制度,探讨专业认证在解决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面临问题中的作用.结果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制混乱、办学模式及课程体系有待改进,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结论 医学检验专业必须国际化并通过规范的专业认证才能促进其发展.
作者:邱石黎;邵瑞;杨国春;王妍;吕志华;舒清博;汪付兵;郑芳;周新;Xing-Zhen Chen;涂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目前医疗资源紧张、患者数量巨大、就诊困难的医疗状况,设立由医学生初诊的教授预约门诊,鼓励医学生完成门诊辅助工作,实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的同时对医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方法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设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教授预约门诊,由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先做出临床初步诊断、实施相关辅助检查,并为患者预约相对应的专科教授门诊就诊时间.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对教授预约门诊患者进行就诊满意度调查及完成诊断所需要的平均有效就诊次数调查,分析出诊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多站式考查结果,并对教授预约门诊工作效率进行评估.结果 教授预约门诊的设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和出诊效率,同时提高了医学生的考核成绩,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加了医学生的临床经验.结论 教授预约门诊的设立大大方便了老年患者就诊,降低了患者就诊难度,并使患者完成诊断及治疗的有效就诊次数大大减少,就诊流程更加流畅,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教授预约门诊的开展,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设立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锻炼平台,通过教授完成诊断及对预约门诊书写病例的进一步评估的过程,有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锻炼以及个性化培养,同时也是合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
作者:吕会斌;李学民;王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时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理想的现状,以充分发挥职业理想的作用,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4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1 500名本科生进行了职业理想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问卷1 422份,其中有效问卷1 3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2%.结果 45.8%的医学生高考选报医学专业并非出于自己的职业理想;51.0%的医学生表示与其到基层行医,不如留在城市或亲人身边从事不对口的工作;54.3%的医学生曾经动摇过职业理想;57.3%的医学生明确表示将来不一定从事医学工作.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理想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职业理想的树立和践行有待于加强.
作者:张美艳;倪进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外医药院校所应用,但在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中仍然少有应用.本文分析了美国4所医药院校TBL教学模式的应用特色及其效果,以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董卫国;艾明华;朱俊勇;谭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应用“动机理论”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探索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备课、设置具体目标和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宫德正;孙艺平;邹原;朱亮;关莉莉;吴琼;袁博;王冬梅;黄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引导,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间讨论和争辩,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学本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医学本科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和及时解决.
作者:郑葵阳;刘莹;徐继承;郗霏;杜宗明;陆召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通过对骨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提高骨科学临床教学质量的对策.实践表明,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临床教学制度化、临床带教分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和监督考核常态化,能够显著提高骨科学临床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王永丰;常巍;王达义;钟声;文莉;韩瑛;毕树雄;李刚;孙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