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地区医师定期考核的探讨

王晓光;王敏

关键词:医师, 定期考核, 吉林, 调查, 探讨
摘要:医师定期考核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迄今为止,包括考核的内容与方法、考核的组织与管理、考核的公平与效益,以及考核的经济与便捷等诸多方面均缺乏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本调查覆盖了吉林省吉林市41个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436名医生和管理人员接受了网上电子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更欢迎采用计算机考核方法,更倾向于资深高龄的医疗人员有资格参加简化考核,更赞成业务水平测试的组织机构为本地区直属卫生主管部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论”指导下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论指导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主要是通过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终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来实现.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开发和课程设计的延伸和落实.实现从教学设计向教学实施的成功转化需要教师的二次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学策略选择的能力,能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教”;具备教学资源建设的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学会“怎么学”;具备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能够引导课堂的“教与学”效果.

    作者:韩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实施“校院合作”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为了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校院合作”为基础,将专业课程教学于第二学年安排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取理论授课、床边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等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选聘和培养合格教师、建立实训场所、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崔明辰;张福华;熊均平;向国艳;徐宛玲;王福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构建医学本科案例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引导,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间讨论和争辩,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学本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医学本科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和及时解决.

    作者:郑葵阳;刘莹;徐继承;郗霏;杜宗明;陆召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是一门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组成的整合课程.本文以此整合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下,开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师教学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介绍了在此门全新整合课程建设中有关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实验课程和考试等多方面的教改新举措,以及基础与临床教师在整合课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作者:沈利;陈良;王飞;张占卿;方小楠;潘卫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脏听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通过对心脏听诊教学中问题的分析,探讨可能的解决问题对策.目前,心脏听诊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难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血管疾病构成比例的变化造成对心脏异常听诊体征的训练机会减少;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了单纯以患者作为教学素材的难度.以多媒体为基础的辅助教学手段,包括各种多媒体软件和电子模拟人等,可以改善心脏听诊教学效果,而新型电子听诊器的应用将使心脏听诊技术和教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心脏听诊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教学辅助设施的改进.

    作者:王贵松;高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构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专业基础平台”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是当前护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就是教材.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改教材各具特色.本研究以国家技能紧缺型人才教改教材为蓝本,进行了相关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比较,以寻求适应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教学时间及课程设置,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性的护理专门人才.

    作者:程剑;周肖英;林彬;张轶;瞿光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德与法融合的实现路径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实现法律与道德的融合,面临一些现实的制约因素.对教材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解读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章节,同时注重典型案例的选取,以案例教学为中心,架起德与法融合的桥梁.小悦悦和药家鑫两则案例的双重分析,为德与法的融合路径提供了良好的范本.道德的追求并非空洞的说教,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只有结合实例的双重分析,才能不断增进理性和成熟心智,这才是德与法融合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所在.

    作者:王玉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英语教学中内容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内容型教学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的理念为基础,以护理英语教学为切入点,选取广州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60名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护理英语教学中建构CBI的途径与意义.结果表明,CBI在护理英语教学中有极大的可行性,以CBI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听说为导向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英语教学效率,对促进学习者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医护英语水平考试(护理类)(METS)二级通过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韵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专业对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寻专业对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方法 通过描述性研究揭示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原因,用卡方检验探寻专业类别及专业一岗位匹配度对就业违约的影响.结果 专业是影响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重要因素;眼科学及外科学专业毕业生的违约率较高,且较易受专业一岗位不匹配的影响;“想从事与专业更匹配的工作”是导致违约的重要原因.结论 需要从引导热门专业毕业生选择相关专业就业及加强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两方面人手,降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违约率.

    作者:段链;王晶桐;叶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八年制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控制与提高

    新的医疗模式要求医学教育更加强调提高医学生的技能与素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授课形式,以及制定培养、考核临床教师等一系列制度,对八年制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作者:于晓明;王山米;吴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教学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循证医学教学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围绕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五步法”原则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价医学生七个方面的特质.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各项批判性思维特质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有提高.循证医学教学培养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建议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

    作者:耿劲松;陈亚兰;王国华;董建成;倪衡建;蒋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探讨

    本文结合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调整、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和实验考核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树平;张荔茗;费嫦;桂芳;张申;王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思考

    跨学科培养医学研究生不仅符合医学技术进步、诊疗水平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探索医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通过一级学科通开课程建设、设置跨学科学位点及研究平台、优化培养方案、举办跨学科论坛等举措,实施了医学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瑾;林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实施医学生个性化临床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

    目的 针对目前医疗资源紧张、患者数量巨大、就诊困难的医疗状况,设立由医学生初诊的教授预约门诊,鼓励医学生完成门诊辅助工作,实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的同时对医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方法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设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教授预约门诊,由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先做出临床初步诊断、实施相关辅助检查,并为患者预约相对应的专科教授门诊就诊时间.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对教授预约门诊患者进行就诊满意度调查及完成诊断所需要的平均有效就诊次数调查,分析出诊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多站式考查结果,并对教授预约门诊工作效率进行评估.结果 教授预约门诊的设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和出诊效率,同时提高了医学生的考核成绩,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加了医学生的临床经验.结论 教授预约门诊的设立大大方便了老年患者就诊,降低了患者就诊难度,并使患者完成诊断及治疗的有效就诊次数大大减少,就诊流程更加流畅,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教授预约门诊的开展,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设立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锻炼平台,通过教授完成诊断及对预约门诊书写病例的进一步评估的过程,有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锻炼以及个性化培养,同时也是合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

    作者:吕会斌;李学民;王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在美国医药院校的应用分析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外医药院校所应用,但在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中仍然少有应用.本文分析了美国4所医药院校TBL教学模式的应用特色及其效果,以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董卫国;艾明华;朱俊勇;谭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方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付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地方高校医学专业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应付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修改版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行为问卷”,对浙江省4所地方高校医学专业347名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地方高校医学专业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程度,不同性别、岗位、职称和教龄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在应付行为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相关.结论 地方高校医学专业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倦怠强度与性别、岗位、职称、教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有关;职业倦怠与应付行为相关,检测并预处理消极应付行为可以提高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

    作者:吴松泉;王光丽;黄阳生;丁明星;王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学本科生早期腹腔镜技术培训的探索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早期接受腹腔镜技术培训的意义和培训模式.方法 以中山大学2005级、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26名本科实习生及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加腹腔镜培训的15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26名学生为实验组,15名进修医师为对照组,在实习过程中除常规外科技能培训外,还进行腹腔镜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医学生和进修医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同时,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调查量表(the 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就教学过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进修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学生除套橡皮筋项目外,其他3项表现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早期腹腔镜技术培训可以明显提高医学本科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其学习兴趣,对培养优秀外科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魏波;邓美海;郑宗珩;张淑璇;高新;卫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口腔预防医学实习中“问卷设计”的教学改革探索

    目的 探讨口腔预防医学实习中进行“问卷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北京大学2003级和2004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应用MindMapper软件进行问卷设计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包括集中讲授、分组练习和全班应用3个环节.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基线资料和进行项目评价.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项目评价发现,学生对问卷设计方面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回答相关知识的总体正确率从61.2%上升到79.8%,t=7.98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前有87.3%的学生没有听说过MindMapper软件,实习后有83.5%的学生能够了解并使用MindMapper软件.实习前有96.2%的学生认为需要接受问卷设计的培训,实习后有92.4%的学生对问卷设计的培训感到满意.实习后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均较高,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评价“好”或“很好”的比例为96.7%至100.0%.结论 采用MindMapper 软件进行“问卷设计”的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燕;朱凌;刘敏;袁超;郑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学类独立学院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本文对医学类独立学院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隐性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探讨了医学类独立学院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有益于培养学生注重专业理论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职业能力和人格品质的统一,为完善医学类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独立学院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许红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徐州医学院实施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以便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对徐州医学院2008级、2009级8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可以从学生对双语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辅助双语学习的需要人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莹;徐继承;钱坤;孙红;王德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