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科教学评估中临床技能测试的意义和效果

迟宝荣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 医学生, 临床技能测试, 效果
摘要:本文从临床技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对临床技能测试的反映等方面,阐述了对教学评估中有关临床技能测试工作的认识,并分析了临床技能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康复医学的教学经验,对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康复医学课程应当由选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强调疾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教学中宜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朝辉;刘莉;周淑华;彭义香;郑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

    为了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本文通过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以来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工作,提出了按照人训前的专科工作情况和临床经验、培训一年后的考核结果、专家组意见和行政审批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人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模式,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入训前学位培养的合理衔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作者:刘战培;王星月;廖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开展护理进修人员整体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开展护理进修人员整体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2007年来我院进修的7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接受整体素质教育前后的各方面的表现,应用SPSS 13.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较接受整体素质教育前后,护理进修人员的业务素质的优良率提高了29.4%、体态素质的优良率提高了43.1%、心理素质的优良率提高了14.9%、政治素质的优良率提高了11.1%.结论 在护理进修教学中,有计划、规范地实施整体素质教育,对培养优秀的护理专业人员非常必要.

    作者:徐敏丽;张友平;钟华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了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制作办公流程,研制基于互联网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督查,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等.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决定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

    作者:马真;葛复生;杨英;黄静;张成兰;高子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影响医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因素与对策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撰写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备考研究生和就业压力影响了论文的完成质量,知识能力的欠缺、选题来源的不同影响了学生投入精力的程度.结合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积极性的建议,包括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加强和改进论文选题工作等.

    作者:张玲;朱长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根据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即采用特定的专业教材结合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双语教学力度,让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鲁云霞;张胜权;陈兵;周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均衡结合探析

    本文探讨了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的均衡结合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意义.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初期,严格强调规范化训练,禁止学生随意性操作;在后期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外科学操作基本功比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技能考试和临床实习中,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操作标准、熟练,受到了主考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缺一不可,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波;陈彧;周庆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本科教学评估中临床技能测试的意义和效果

    本文从临床技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对临床技能测试的反映等方面,阐述了对教学评估中有关临床技能测试工作的认识,并分析了临床技能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迟宝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病例为基础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探析

    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通过预习、讲解、问诊、体格检查、讨论、病历书写、汇报病例、教师指导总结等一系列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以病例为基础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作者:郭劲松;张东华;曹德品;赵光;郭庆峰;薄红;董靖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

    为了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通过分析学生在骨科实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例如,安排高年资教师小讲课,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采用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的训练;组织骨科专题讨论;鼓励不同病组间学生加强交流以弥补各自病种的局限性;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安排实习内容;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上述做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对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临床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作者:俞永林;邹和建;李益明;高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对专科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其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其自身的优势及规范的管理为儿科专科医师创造了良好的培训条件.北京市卫生局对培训基地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给子了高度的评价.

    作者:王玉燕;陈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科医学专业方向临床教学方法探析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配合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集中大课讲授;小组授课,以病例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讲;临床诊断思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大课讲授可以凝练教学内容,适用于理论性强、知识点密集的临床基础和疾病学总论;以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理论和临床思维并重的疾病学各论;学生上讲台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适用于部分简单的疾病;临床诊断思路教学以提高临床分析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适用于实习的巡诊中.临床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 亦不尽相同,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孟小英;刘钢;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构建

    为了实现医学教育信息化和完善医学教育资源库建设,提高生理学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创建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作者:郑学芝;孙卫;李丽;张承玉;徐秋玲;刘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吴阶平实践、思考、学习(知识)三结合思想的研究

    本文根据吴阶平现有论文资料,从理论构成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实践、思考、学习(知识)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实践、思考、学习(知识)的内涵与医学人才成长,三结合思想的意义,对吴阶平的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于书彦;郑超强;兰泓;贾明艳;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与评价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等医学人才,我院率先在国内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实施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采用综合的方式,按照人体的器官系统进行学科内容的综合和重组,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综合.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淡化了传统的学科意识,减少了理论授课的学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以及科研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培养开辟了空间,探索了一条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作者:李红玉;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目的 探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2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测试成绩和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周玉华;彭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

    在生理学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以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以学生为主体就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结果 显示,此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赵磊;李建华;许继德;刘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