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长学制医学生(七年制和八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都必须进行二级(或三级)学科轮转,即临床实践期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行之后,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期培养具有了执业医师法上的违法性,因此,应当区分执业医师法修改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并探讨解决之策,以便从法律上保障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期培养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兰秋;王力红;张英;吕兆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2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测试成绩和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周玉华;彭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①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实验课的教学方法;③临床实习的实习计划和导师制度.结果 和讨论经过近几年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知识更加牢固.
作者:曾东林;崔敏毅;古向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生理学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以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以学生为主体就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结果 显示,此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赵磊;李建华;许继德;刘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探讨了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的均衡结合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意义.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初期,严格强调规范化训练,禁止学生随意性操作;在后期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外科学操作基本功比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技能考试和临床实习中,学生的外科学基本操作标准、熟练,受到了主考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规范化训练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缺一不可,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波;陈彧;周庆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配合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集中大课讲授;小组授课,以病例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讲;临床诊断思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大课讲授可以凝练教学内容,适用于理论性强、知识点密集的临床基础和疾病学总论;以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理论和临床思维并重的疾病学各论;学生上讲台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适用于部分简单的疾病;临床诊断思路教学以提高临床分析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适用于实习的巡诊中.临床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 亦不尽相同,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孟小英;刘钢;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2005年,我们对浙江省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关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系统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从确立先进的理念、引入科学的机制、营造人性的环境三方面人手,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本文通过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3年以来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工作,提出了按照人训前的专科工作情况和临床经验、培训一年后的考核结果、专家组意见和行政审批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人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模式,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入训前学位培养的合理衔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作者:刘战培;王星月;廖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实现医学教育信息化和完善医学教育资源库建设,提高生理学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创建生理学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作者:郑学芝;孙卫;李丽;张承玉;徐秋玲;刘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实践活动本身更加凸现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已经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同,但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寻求社会力量的全面支持,改进社会实践的运作方式,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确定合格标准是一项考试的重要部分.采用安戈夫法确定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的合格标准简便易行,既考虑了试卷内容及其难易程度,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效果评价来看,所确定的合格标准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好评,达到了预期目的 .
作者:于惊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论述了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制作办公流程,研制基于互联网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督查,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等.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决定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
作者:马真;葛复生;杨英;黄静;张成兰;高子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通过分析学生在骨科实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例如,安排高年资教师小讲课,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采用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的训练;组织骨科专题讨论;鼓励不同病组间学生加强交流以弥补各自病种的局限性;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安排实习内容;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上述做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对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临床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作者:俞永林;邹和建;李益明;高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职业素养评估的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在职业价值、人际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4项指标上,被评估的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其中人际交流技能的优秀率高,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的优秀率低.实践证明,医学生职业素养评估方法是可行的,且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续岩;王维民;辛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的如下要点:明确提出当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成长的规律;提倡自觉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走又红又专道路;强调认识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注重医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基础临床相结合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作者:周东海;贾明艳;郑超强;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培养、协和教育和自身努力.吴阶平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作者:董澍;冯佩之;董炳琨;罗慰慈;李立明;林长胜;管远志;胡志民;罗明普;刘德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信息化教学是高等院校现代化教学工程建设的核心.教学的信息化体现在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信息数字化、教学过程网络化、教学媒体综合化.实现信息化教学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强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保证.
作者:齐四平;蒋鹤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结果 显示,该方法不仅能够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波清;刘士霞;孟玮;张玉梅;孙旭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