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清;刘士霞;孟玮;张玉梅;孙旭红
本文根据吴阶平现有论文资料,从理论构成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实践、思考、学习(知识)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实践、思考、学习(知识)的内涵与医学人才成长,三结合思想的意义,对吴阶平的三结合医学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于书彦;郑超强;兰泓;贾明艳;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专科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其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作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其自身的优势及规范的管理为儿科专科医师创造了良好的培训条件.北京市卫生局对培训基地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给子了高度的评价.
作者:王玉燕;陈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从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和主要特征等方面简要地回顾了英语测试史的四个发展时期,指出交际测试法是英语测试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的介绍与分析,提出医学英语改革的思路:建立卫生系统人员医学英语能力标准,设定等级;整合目前卫生系统内的英语考试;新的卫生系统英语水平考试应该采用全新的理论框架,以先进的外语测试理论为指导,全面、综合地测评受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完善的测试方法,提出适合评估卫生系统人员英语水平的考试设计.
作者:贾若君;席峥;轩海华;初明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的如下要点:明确提出当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成长的规律;提倡自觉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走又红又专道路;强调认识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注重医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基础临床相结合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作者:周东海;贾明艳;郑超强;王月香;李少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探讨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能力.广州医学院自1997年起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将培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和实践能力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前融入社区卫生实践并加强了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和实践能力,对适应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志衡;王家骥;雷毅雄;王彩霞;王敏;杨巧媛;纪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通过预习、讲解、问诊、体格检查、讨论、病历书写、汇报病例、教师指导总结等一系列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以病例为基础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作者:郭劲松;张东华;曹德品;赵光;郭庆峰;薄红;董靖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论述了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制作办公流程,研制基于互联网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督查,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等.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决定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
作者:马真;葛复生;杨英;黄静;张成兰;高子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①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实验课的教学方法;③临床实习的实习计划和导师制度.结果 和讨论经过近几年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知识更加牢固.
作者:曾东林;崔敏毅;古向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放射诊断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放射诊断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医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真正掌握各种放射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各种放射诊断学的检查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是放射诊断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提高放射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包括精选理论授课内容,注重影像分析方法的讲授,强调影像、临床、病理三结合以及X线、CT、MRI三结合,加强医学影像观察分析的实践,鼓励学生课后自学,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
作者:张朝晖;孟悛非;叶姗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确定合格标准是一项考试的重要部分.采用安戈夫法确定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的合格标准简便易行,既考虑了试卷内容及其难易程度,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效果评价来看,所确定的合格标准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好评,达到了预期目的 .
作者:于惊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培养、协和教育和自身努力.吴阶平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作者:董澍;冯佩之;董炳琨;罗慰慈;李立明;林长胜;管远志;胡志民;罗明普;刘德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对实施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的必然性、类型、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政;张默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打破了传统的以病人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活动可重复、无风险、可控制且灵活多样,符合医学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使医学教育立足理论、强化实践、贴近临床,有助于在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和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具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
作者:王春梅;张湘富;刘伟;赵岫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根据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即采用特定的专业教材结合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双语教学力度,让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鲁云霞;张胜权;陈兵;周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2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测试成绩和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周玉华;彭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撰写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备考研究生和就业压力影响了论文的完成质量,知识能力的欠缺、选题来源的不同影响了学生投入精力的程度.结合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积极性的建议,包括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加强和改进论文选题工作等.
作者:张玲;朱长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从临床技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对临床技能测试的反映等方面,阐述了对教学评估中有关临床技能测试工作的认识,并分析了临床技能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迟宝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