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球;周海华;杨廷燕;王建平;陈跃宇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1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三联疗法,B组: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0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际观察者201例,A组101例,B组100例,按试验方案(PP)分析A组的Hp根除率为85.15%,溃疡愈合率89.11%,B组的Hp根除率87%,溃疡愈合率88%;意向治疗(ITT)分析A组的Hp根除率为81.91%;溃疡愈合率85.71%;B组Hp根除率为82.86%;溃疡愈合率86.67%,两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PP分析及TT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且有一定的经济学优势,可推荐为临床根除Hp的一线方案.
作者:李胜美;赵岩;张燕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25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其中治疗组60例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对照组65例单纯头孢哌酮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结果 本次对照试验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减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明显.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z1期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新诊断的ITP患者治疗时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有效率为80%,50%以上患者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量期间病情反复,长期有效率仅为13%~15%.我们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新诊断的ITP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俊杰;华敏;杨左光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的病理生化变化.方法 以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 α5MU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后6个月记录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6个月治疗结束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67.48±9.89)、(101.72±11.27)U/L,TBIL分别为(29.77±5.99)、(33.01±6.9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1.67%、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2α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鹏;许益;易瑒 刊期: 2014年第z1期
2012年6月本人为社区273位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期间询问相关问题,了解发现:基本知识方面,273位患者都知道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但具体达标数值不完全清楚;血糖监测方面,249位患者自己有血糖检测仪,其中125位每周检测1次血糖(空腹),42位每周检测2次(空腹和餐后各一次),2位每周检测3次(空腹、餐后、夜间3点),仅1位每周检测1d 7个点的血糖,79位是身体感到明显不舒服时才测;饮食运动方面,多数患者能够“迈开腿,管住嘴”,但在如何选择、换算食物,掌握运动等方面不确切、不灵活;药物治疗方面,基本能够遵照医嘱,尤其78位接受胰岛素注射的患者从不随意停换药物,注射基本规范但细节有待改善;其他方面,如知道低血糖比高血糖还危险,也想到吃糖块,但真发生却不知如何及时应对,知道保护足、皮肤等预防并发症很重要,但生活中注意的不够周到.因此我认为在做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应注重以下细节教育.
作者:宋丽桃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大肠癌细胞的表达.方法 取40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将标本经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应用CK19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拍照,经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细胞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织可见CK19阳性表达,以细胞质为主,为棕黄色颗粒状.大肠癌组织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100%,而癌旁正常组织均为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肠癌组织均阳性表达CK19,而癌旁正常组织均不表达CK19,故CK19可作为大肠癌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可用于大肠癌的诊断.
作者:堂吉斯;许潇;廖旭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糖尿病是以人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所导致的高血糖或高血糖继发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并发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各种感染中以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并且较难控制,平均住院时间长.现就我院2012年1-12月收住院的3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苏喜梅 刊期: 2014年第z1期
患者男,27岁.因“尿道瘙痒伴眼部充血1月余,周身红斑伴发热,尿道口脓性分泌物2d”入院.患者1个月前不洁性生活后间断腹泻,尿道瘙痒伴眼部充血.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替硝唑”治疗,半个月后自感效果不佳,改用“克拉霉素”、中药(具体不详)治疗,病情仍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王晓龙;高明阳 刊期: 2014年第z1期
我院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患者丢失的血液,经过充分洗涤、净化之后再回输给患者.成功抢救了26例外伤大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6例外伤大出血患者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8 ~ 60岁,平均34岁.疾病种类:妇产科12例,普外科8例,骨科3例,脑外科3例.出血量1200~3000 ml,平均2000 ml.
作者:解敏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12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多见的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其次是颅内出血.惊厥的发作类型以微小发作型为主.结论 新生儿惊厥对小儿危害极大,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止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微小发作型惊厥在临床中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
作者:舒继红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选择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根据偏曲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手术方法,手术方式:单纯棘突切除,四方软骨矫正,鼻辨区扩大,三线减张诊治术,下鼻甲成形术.结果 90例患者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患者主诉通气好,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整形术能发现偏曲的原因,并可对偏曲处进行处理,创伤小.
作者:李社锋;秦照军;孙荣汉;钱芝卫 刊期: 2014年第z1期
患者女,80岁,1个月前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用药6d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皮疹,呈多发圆形红斑,大小不一,进行性加重,从头面部起逐渐蔓延到双上肢、躯干、臀部、大腿,全身皮损面积达到80%.
作者:李珊珊;沙丽艳;于倩;王京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的原因分析.方法 收集1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1.5~3年的慢病管理中,共有720例完成观察,其中两例发生严重低血糖;394例脱离管理,其中14例发生严重低血糖.采取病历记录,检测血糖值,患者所用降糖药物进行汇总.结果 12例经1~3 d的治疗血糖恢复稳定,1例合并多发性脑梗死,意识一直无法恢复,住院达20 d后出院,1例抢救过程中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2型糖尿病在治疗中应注意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及时检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减少致残及致死率.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对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148例急性脑梗塞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记录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2 h NISHH评分,14d行改良Rankin评分.评价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h溶栓与3~6h溶栓均明显有效,NIHSS评分改善程度及14d后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治愈率方面,3h溶栓组明显优于3~6h溶栓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6h内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3h内溶栓治疗在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3h后溶栓.但因栓塞原因溶栓效果较差.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曲性溃疡患者32例(34条患肢),使用腔镜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并且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静脉支.结果 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支消失,下肢酸胀沉重感明显减轻,小腿溃疡于手术后2~8周内愈合.所有患者随访1~5年,无浅静脉曲张形成及溃疡复发.结论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力;姜伟庆;史枫;叶朕雄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疗效.方法 通过对2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角膜缘切口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9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术后视力<0.1者8例,0.1~0.3者11例,>0.3者10例.视力<0.3者经眼底检查都有视神经萎缩或视网膜病变.术后眼压平稳正常,无滤过泡的损伤.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尽管手术难度大,也是提高视力主要也是好的方法.
作者:田蕊蕊;张玲;闫建林 刊期: 2014年第z1期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表现为脊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脑神经也可受累,从而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轻症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病例可使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当第Ⅸ、Ⅹ、Ⅺ、Ⅶ对颅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吞咽障碍,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收治1例以吞咽障碍为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经常规治疗并辅助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疗效显著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雯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连续监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RSE)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可能引起或加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数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心胸外科手术后肺部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10年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 调查期间自下呼吸道共收集323株临床分离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6例,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4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17株,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但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病房环境定期每周采样共82份,患者所在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和鼻前庭、环境物体表面、呼吸/供氧管路和空气中均检出MRSA/MRSE.结论 心胸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高,MRSA/MRSE占到耐药葡萄球菌的70%以上.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院内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宇清;蔡春;周新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P患者中,胆源性AP 138例(82.1%),高脂血症性AP 6例(3.6%),酒精性AP6例(3.6%),外伤性AP 5例(3.0%),特发性AP2例(1.2%),两种病因以上的混合性11例(6.5%).轻症AP 131例(78.0%),重症AP 37例(22.0%).118例(70.2%)行手术或内镜治疗,50例(29.8%)行非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156例(92.9%).37例重症AP共死亡5例(13.5%).结论 明确AP病因,分型积极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建球;周海华;杨廷燕;王建平;陈跃宇 刊期: 2014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3例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病例进行综合救治.结果 在入院治疗前,已有6例死亡,占总数的9.5%;45例在经过急救24h内发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占总数的71.4%; 12例患者的发病症状在48 h内得到缓解,占总数的19.0%;其中的57例患者经过急救和综合治疗之后,症状均得以缓解后出院.结论 加强对重症哮喘突发急性型疾病的了解,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救治措施,进行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能提高急救成功率.
作者:张永丽 刊期: 2014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