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光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临床常见且需治疗的心律失常.已往研究显示,小剂量胺碘酮(amiodarone)疗法对心房颤动高效且耐受良好[1].但仍有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及因毒副反应而停药者.本文旨在探讨更小剂量胺碘酮治疗PAF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宋亚辉;刘小冬;袁俊强;陈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自20年前首例PTCA成功以来,该方法已在国际上普遍推广,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PTCA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血管的急性闭塞以及后期的再狭窄仍是PTCA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PTCA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支架被介入心脏病专家接受并广泛应用是对PTCA的重要补充,亦是介入心脏病学的重要进展.
作者:张代富;葛均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现将我们对36例柯兴综合征(CS)患者及36例正常人进行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尚玉清;李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急诊医学的监护已有很大进展,但呼吸监护较心血管监护落后,考虑到许多猝死及心跳骤停往往由于呼吸因素所致,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呼吸功能的监护相当重要,以达到防止呼吸衰竭的产生,加强对需呼吸支持患者的处理.
作者:黄绍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年内共收治的201例颅脑火器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男179例,女22例;盲管伤119例,贯通伤70例,浅切线伤7例,颅面联合伤5例;早期合并症主要有:脑挫裂伤88.6%,颅内血肿19.4%,感染21.0%.晚期合并症主要有异物存留、癫痫等.死亡26例,死亡率12.94%.结论:火器性投射物具有强大的压力波,能产生较大的瞬时伤道,可对颅脑造成严重而广泛的损伤,不能用一般颅脑外伤的致伤原理和经验来诊治火器性颅脑伤.早期准确判断、彻底清创、注意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要点的掌握、尽量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损伤、防止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死亡及残废率的关键.
作者:游潮;徐学君;易章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Riedel甲状腺炎,又称侵袭性甲状腺炎、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慢性木样甲状腺炎,此病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疾病.是由Riedel在1896年首先描述,本病多见于30~60岁女性,男女之比为1:3.美国Mayo Clinic 64年间56 700名甲状腺切除病人发现该病37例.
作者:高政南;宋光华;申平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嗜铬细胞瘤可分泌多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临床上可发生多种心血管的危急征候群,极易误诊为心血管急症.现将3例以心血管急症发作而就诊的嗜铬细胞瘤报道如下.
作者:陆祖元;杨永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微小心肌损伤(MMD)是指临床上不符合WHO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准,但又存在着心肌损害,有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缺血性心肌损伤,如不稳定型心绞痛(UA).Keffer和Adams的实验均证实用CK和CK-MB等酶学指标难以检出MMD[1,2].这是因为酶的分子量较大(心肌酶中分子量较小的CK-MB也有86 000),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较小,在MMD时难以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进入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心脏固有的蛋白上,其中研究较多并得到广泛肯定的是肌钙蛋白,它是一种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酶学指标的心肌标志物[1].
作者:彭毅;陈宏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清白介素-8(IL-8)是一种多源性细胞因子,与炎症有密切关系,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同时,有报道其作用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有很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探讨其与IL-8的关系.
作者:关东威;孔慧;刘忆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胃泌素瘤在胰岛细胞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胰岛素瘤,来源于胰岛G细胞.早为1955年Zollinger 和Ellison所报道的2例患者,典型临床特征是顽固性消化性溃疡、水样腹泻及胃食管返流,临床通常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是因胃泌素瘤分泌大量胃泌素造成胃酸分泌失控、亢进造成.另外,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Ⅰ)发生于胰腺的内分泌肿瘤也多为胃泌素瘤,临床发现约20%的胃泌素瘤实为MEN-Ⅰ的部分表现.
作者:代文杰;乔海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5年6月~1998年8月,我们对胰体尾病变患者进行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术后效果较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洪;覃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80年代以来,国内对尿激酶(UK)及链激酶(S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研究较多,对新型溶栓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AMI中应用报道不多.本文旨在探讨rt-PA静脉溶栓与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AMI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莫新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S)又称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ischemic coronary syndrome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致急性冠脉供血不足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征象,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CD),是冠心病发展后期较严重的临床征候.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在美国约有25%的冠心病患者出现ACSS,而在ACSS病人中约30%~40%以前无任何冠心病的临床征象,故对ACSS的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兴易;单红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变异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在临床诊查中很难鉴别,但是二者的特征性心电图对鉴别诊断变异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于鹏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肠气囊肿症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疾病,它的特征主要是发生在小肠和结肠壁上类似息肉状含气体的囊腔.自1980~1995年我们曾治疗被手术证实过的46例肠气囊肿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利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近年来我科门诊及病房所诊治的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24例,年龄60~68岁,与随机抽取的50例25~59岁的中、青年甲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综合分析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放免法测定血浆FT3、FT4、TSH确诊为甲亢,既往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史.
作者:敖赛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943例病人中共检出心肌桥10例.结果:孤立性心肌桥4例,2例手术,1例置入支架,1例药物治疗.合并冠心病1例行搭桥手术,心肌病5例采用药物治疗.结论:有症状孤立性心肌桥治疗应当积极,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心肌桥松解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同时进行.
作者:张立忠;魏盟;陈海波;张路平;高栓庄;谷新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近年来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假性胰腺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s,PPC)25例,现结合文献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徐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报告1990年以来收治的嗜铬细胞瘤16例误诊情况,并将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冯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自1988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2 084例,其中儿童颅脑损伤290例(占13.9%),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钱斌;黄洪勋;郁允祥;施恩标;张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