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栩;叶招明;杨迪生;陶惠民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作用.方法 对62例脑胶质瘤患者和3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仅少数神经细胞COX-2染色阳性;在脑胶质瘤中,都发现有较多肿瘤细胞COX-2染色阳性.脑胶质瘤中COX-2染色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74,P<0.01).正常脑组织与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之间,COX-2表达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坏死区域周围肿瘤细胞有COX-2的高表达.正常脑组织与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现有COX-2染色阳性,在血管周围有COX-2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聚集.结论 COX-2在各级别的脑胶质瘤细胞中有表达,和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COX-2在肿瘤的坏死区周围有强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过程起作用;COX-2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上有表达,在血管周围有COX-2阳性的肿瘤细胞积聚,可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COX-2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辅助生物学标志.
作者:曹浩强;徐庆生;沈剑峰;周永庆;詹仁雅;金许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浙江省老年医疗保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将是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65岁以上者为老年人,欧美及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这一标准.评价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是老年人口系数即老年人口比例,计算公式为: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人口总数×100%.WHO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10%为老年人口型国家,8%~10%为成年人口型国家,8%以下为青年人口型国家.
作者:骆华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对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骺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8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及对照组,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并关闭3h,制作髋关节缺血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不同时点取股骨头骺关节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术后光镜观察到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到膜性细胞器的损害及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表现为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蛋白体及糖原颗粒减少,软骨基质胶原纤维增粗、间质颗粒减少、钙盐沉积增多.结论 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骺关节软骨的损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损害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抑制再灌注损伤可能有利于防止发育期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张敬东;陈华;温宏;毛方敏;李彬;徐华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脊柱结核致残率极高,近10年来新发病人有增多趋势,其中胸、腰椎结核常见.有些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利预防或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1-2].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14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荣宗;何登伟;潘水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大中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作者:黄海英;孔建春;王吉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瘢痕疙瘩又称疤痕瘤,单纯手术切除极易复发,手术加放射疗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有效的治疗方法.1997年8月至2004年2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加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112例,并对不同照射模式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素慧;余光伟;王连聪;韩春茂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腰麻操作简便,麻醉显效快,肌松好且效果确切.但老年人脊柱的韧带及硬膜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使用较细穿刺针作腰麻穿刺常有困难,我们采用改良9号针引导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陈虹;李子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患者男性,48岁,地质队干部,反复发热伴消瘦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低热,体温37.7℃~38.0℃,伴盗汗及头晕乏力.病前6年有冶游史,无不洁饮食史,未到过疫区.
作者:王珍;徐根波;王炜琴;赵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胫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4%.由于胫骨前侧约1/3位于皮下,胫骨骨折又多为高能损伤,骨折端血运较差,故在临床治疗时骨迟缓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率较高.髓内钉内固定作为目前常用的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稳定可靠,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患者可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及负重活动等优点,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良好.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尝试使用国产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对36例胫骨干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叶凌;严世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蛛网膜下隙阻滞是临床上常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但药物剂量、注药速度掌握不当易引起严重低血压.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和对缺血缺氧耐受力下降,严重低血压对大多数本身就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作者:余静;连庆泉;张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2%,跗骨骨折的60%,其中波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5%.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以前多采用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或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晚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概率很高[1].
作者:曹廷生;朱凤春;柴敏军;徐学斌;袁学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腰硬联合麻醉(CSEA)同时具有脊麻(SA)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少和硬膜外麻醉(EA)可连续给药、便于控制麻醉平面并作术后止痛的特点,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被广泛应用.随着CSEA双针单点即针内针一点穿刺法(SST)逐步推广使用,并发症也相对增多.
作者:吕机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肝外伤特别是严重肝外伤处理方法的不断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伤处理新概念的确立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已使Ⅲ、Ⅳ级肝外伤的死亡率降至10%以下[1],但严重肝外伤所导致的死亡在基层医院仍占据较高比例.
作者:陈建青;黄法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加深及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手术呈缩小趋势,保乳手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虽然保乳的指征正被逐步放宽,但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施行全乳切除术.
作者:金纯;郭贵龙;张筱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移植心脏的细胞粘附分子,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同基因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为参附组与对照组,每组雌雄各10只,进行相同性别间配对移植,参附组于移植前连续3d每24h经腹腔给予参附注射液,后1次给药为移植前30min;而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移植后4、24、72h及1周时对受体及移植心脏的成活率及移植物的形态进行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内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染色,比较两组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强度及LFA-1阳性细胞率的差别.结果 参附组ICAM-1、VCAM-1的表达强度在移植后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PECAM的表达强度未见明显差别;LFA-1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ICAM-1、VCAM-1、PECAM的表达强度和LFA-1阳性细胞率均在24h高.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抑制小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内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LFA-1阳性细胞的浸润.
作者:张卿;刘小孙;于吉人;严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谷胱甘肽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组)、ANP模型组(Ⅱ组)、谷胱甘肽治疗组(Ⅲ组),每组30只.Ⅰ组剖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触摸胰腺;Ⅱ、Ⅲ组剖腹后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ANP肺损伤模型.术后1hⅠ、Ⅱ组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Ⅲ组注射6%的谷胱甘肽.然后于3、6、12h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和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肺、胰腺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注射后6hⅡ、Ⅲ组PaO2较Ⅰ组明显下降(P<0.05),但至12h时Ⅲ组已较Ⅱ组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肺系数明显升高(P<0.05),Ⅲ组3、12h时则无明显升高;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Ⅲ组则未见明显升高;注射后6h,Ⅱ、Ⅲ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12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注射后3h,Ⅱ、Ⅲ组肺组织中MPO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6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组织学观察:Ⅰ组肺组织无明显形态学变化,Ⅱ组肺组织炎症水肿,组织结构破坏明显,Ⅲ组与Ⅱ组比较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就合并急性肺损伤,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NP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作者:沈朝敏;张玉惠;邬林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以单克隆浆细胞进行性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特征.以往临床上测定M蛋白一般采用蛋白电泳法,但需要M蛋白定量大于2g才有阳性结果.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可以检测小于2g的M蛋白,敏感性较高.本研究选择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并与蛋白电泳法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瑾;姜浩;黄金文;杜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膝内侧骨性关节炎高位截骨治疗的临床使用在发达国家因全膝置换术的广泛应用而有减少趋势,但在我国因经济条件及医疗设备限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胫骨高位截骨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11月用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28例(30个膝关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梁军波;陈海啸;陈忠义;冯兴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肱骨髁间骨折是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骨折之一,骨折不易愈合,可影响关节功能.即使行开放复位内固定,仍然不易固定,从而会影响关节功能.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解剖钢板对23例肱骨髁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冬梅;杨明;胡庆华;方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血管,常伴有关节、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1],临床易误诊.现对我院1997年至2005年收治的49例皮肌炎患者作一回顾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