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刘修恒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头坏死后对颈干角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52例单侧股骨头坏死的儿童骨盆X线平片上,进行颈干角的测量(包括患侧和健侧),并按照年龄及病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52例股骨头坏死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20例,左侧32例,按照Catterall标准:Ⅰ、Ⅱ型分别有7例和16例(A组),Ⅲ、Ⅳ型分别有21例和8例(B组).颈干角患侧148.9°±13.3°,健侧156.1°±10.2°,健患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颈干角患侧较健侧小6.2°±2.3°,B组颈干角变小9.8°±3.7°,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病年龄<9岁患儿组颈干角患侧较健侧小7.3°±3.1°,≥9岁患儿组颈干角小9.2°±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股骨头坏死会影响股骨颈的发育和塑形,使颈干角变小,且病情越严重,后遗影响可能越大.
作者:何家维;陈伟;杨丽丽;郭安娜;李清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随访60例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皮3枚空心钉内固定.通过Garden复位指数评估总体闭合复位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60例患者Garden复位指数I、Ⅱ级优良复位率达88.33%.治疗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对照组4例不愈合,两组愈合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和返修手术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4枚空心钉内固定技术,能为PauwelsⅢ型年轻股骨颈骨折提供精准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方式,可以大限度的改善临床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刚;黄品强;杨勇;高春洪;刘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Wnt/p-catenin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并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肺组织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B-catenin和WISP-1表达情况,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WISP-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ART干预哮喘组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RT干预哮喘组肺组织β-catenin、WISP-1蛋白和WIS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6水平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T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及下调IL-6水平有关.
作者:姚孝昆;万玉峰;郑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MicroRNAs在血浆中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循环.由于经常在疾病中异常表达,即表现出敏感度和特异性,目前成为一种新兴诊断标志物.本文提出循环的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作为一种广泛的诊断标志物,如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和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此外,本文将讨论如何同时测量多种miRNAs以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
作者:马丽娟;高雅卿;刘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探讨胃动蛋白1(Gastrokine-1,GKN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 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GKN1与胃癌的文献资料,予归纳综述.结果 GK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或缺失,GKN1的表达不仅能维持胃黏膜稳态,还能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深入研究GKN1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江波;李医明;蔡相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当前,基因芯片技术凭借其高通量、高敏感度、高度自动化和高效快速等特点,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就男性不育的研究中,芯片技术可以直接快速、精准的反映与精子发生等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利用QT-PCR、Western blot、RNAi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以往研究证实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精子发生关系密切,故本文主要综述基因芯片技术在睾丸支持细胞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并试图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睾丸支持细胞在不同情况下的基因改变,找出影响精子发生的关键基因或信号通路,为临床或基础在男性不育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靶向和依据.
作者:曹;胡素芹;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的雄激素指标,比较其与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指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PCOS患者211例,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测体脂分布指标、常规生化和性激素水平,计算并比较各组间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分泌指数的变化并观察不同高雄激素指标与体脂分布、血脂和胰岛素敏感度的关系.结果 肥胖和超重的PC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异常,游离指数(FAI)与BMI、腰围(waist)、腰臀比(WHR)、TG、胆固醇(TC)、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QUICKI和HOMA-β均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而总睾酮(testosterone,T)只与HOMA-IR、LH、LH/FSH呈正相关,和QUICKI呈负相关,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2)与LH、LH/FSH间呈正相关,而DHEAS未见显著相关.结论 FAI与体脂、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均密切相关,是反映PCOS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优于总睾酮.对于PCOS患者,应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以便获得FAI.
作者:邹建平;陈颖;李圣贤;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大脑颞叶血肿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92例创伤后单纯颞叶血肿患者,以住院临床死亡为终点事件,统计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92例中住院期间临床死亡10例,占10.9%.年龄均> 45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创伤后单纯颞叶血肿病死率与患者年龄、血肿量、入院GCS评分、血肿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及是否手术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肿量及手术治疗具有相关显著性.结论 创伤后颞叶血肿的临床不良预后与年龄、血肿量和手术治疗呈显著相关.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人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可作为重要参考,但是应随时评估,及时有效地把握手术指征对于患者的生存有重要作用.
作者:康鹏;刘伟明;徐珑;李京生;刘佰运;付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 ~ 250g,共30只,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二甲双胍组(mefformin+ I/R组).metformin+ I/R组在建立I/R模型前给予二甲双胍0.125mg/(kg·d)腹腔注射,共14天,Sham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14天.给药结束后I/R组和metformin+ I/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caspase-3表达,并行Tunel染色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跟Sham组比较,I/R和metformin+ I/R组的BUN、Cr均明显升高;同时,相比I/R组,metformin+ I/R组的BUN和Cr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跟Sham组比较,I/R组和metformin+ I/R组Bcl-2、Bax、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跟I/R组比较,metformin+ I/R组Bax、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同时Bcl-2的表达明显强于I/R组.Tunel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I/R和metformin+ 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同时,metformin+ 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少于I/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预处理能改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柳永;刘修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对平原移居高原战士运动后心功能的影响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的干预作用.方法 6名健康成年战士,从平原移居到3800m高原生活0.5 ~2.0年,分别检测对照组、HBO 5天组和HBO 7天组安静和负荷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肌作功指数(Tei index)、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体力负荷:节拍器控制的5min蹬阶运动,频率25次/分,台阶高30cm,负荷强度650(kg·m)/min,为中等强度的体力负荷.结果 HBO预处理7天安静时的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预处理5天、7天运动后的Tei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LVEF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BO预处理5天、7天运动后的血清CK-MB、cTnⅠ水平较预处理前的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平原移居高原人在中等强度体力负荷后出现心功能下降现象,HB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运动后心肌损伤从而增强心功能.
作者:冯恩志;戴胜归;石路;李洋洋;张延猛;贺巍;江西;徐海峰;更松多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家兔心肌中的表达模式及情况,探讨galectin-3在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为心力衰竭中纤维化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家兔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对照组仅给予开胸对照处理.于术前及术后2、4、6周采用心脏超声仪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心功能.ELISA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6周血清中galectin-3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galectin-3、胶原纤维Ⅰ及胶原纤维ⅢmRNA的表达并计算胶原蛋白Ⅰ/Ⅲ比值.于术后6周取实验组及对照组心肌组织分析左心室(LV)重量并计算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即左心室肥厚指数;用Masson法胶原染色,分析心肌纤维化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造模术后2、4、6周EF、EDD、LVPW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6周实验组血清galectin-3浓度高于对照组及术前浓度(P<0.05).相关性分析示,血清galectin-3浓度与EF呈负相关(r=-0.84,P=0.009),与EDD呈正相关(r=0.905,P=0.020).实验组galectin-3、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实验组中梗死区galectin-3、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的mRNA表达皆高于梗死边缘区(P<0.01).病理学测实验组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光学显微镜下实验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水肿、肥大,心肌纤维增粗.小血管壁增厚并可见周围有大量蓝绿色胶原纤维增生并包绕分割心肌细胞,心肌间质纤维增生、胶原大量沉积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galectin-3可反映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程度,且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作者:邓文浩;李树仁;张跃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脊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与单纯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背部PHN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为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组,试验组(n=34)为脊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7天、1、3及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治疗后1、3天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7天、1、3及6个月VAS评分明显下降(JP<0.05),试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9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显效率(70.59%)明显高于对照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及脊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均有效,但中长期内脊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纯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林凯;李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创伤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挑战难题,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死于创伤,创伤是导致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伤.我国的创伤救治水平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创伤病死率和致残率意义重大.本文就创伤流行病学、创伤大数据、创伤救治精准医学及其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做了一个阐述.
作者:程少文;吕传柱;彭磊;袁伟;陈晓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方法 选择拟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组,n =14)和右美托咪定组(M组,n=14).S组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M组1%盐酸丁卡因咽喉表面麻醉2次,右美托咪定泵注负荷剂量0.5 ~1.0μg/kg 10min后改为0.3μg/(kg·h)泵注维持,铺巾后腹股沟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MAP、HR、SpO2)的改变,置入食管超声镜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VAS,Ramsay及BCS评分.结果 S组患者术中HR、MAP、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M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Ramsay及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中与术后VAS评分高于M组,Ramsay及BCS评分低于M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可以安全用于左心耳封堵术,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涛;夏中元;赵博;雷少青;刘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臂旁外侧核(LPB)自发放电神经元的温敏特性.方法 采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胞外记录技术,观察温度对LPB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和幅度的影响,分析LPB热敏、冷敏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点.结果 温度变化对LPB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不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减慢.在参与前馈调节的3个亚核即LPBel、LPBc和LPBd,热敏和冷敏神经元均有分布,但其分布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B热敏神经元的温敏系数范围为0.8~3.4imp/(s·℃),冷敏神经元的温敏系数范围为-0.6~-4.2imp/(s·℃);在32℃、36℃和39℃3个温度条件下,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快于温度不敏感神经元(P <0.05);LPB神经元胞体形态呈椭圆形、梭形、三角形或圆形,虽然LPB 3类神经元胞体形态有所不同,但4种形态神经元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变化对三类神经元的放电幅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LPB部分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具有温度敏感度,存在内在温度感受机制.
作者:叶梦萍;綦黄鹏;薛雅文;詹瑜;林友胜;王念;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选取226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194例健康对照个体(对照组),检测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统计分析.结果 2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基因TT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CC型及CT型.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与T2DM的发病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商广芸;王宏宇;刘金波;袁平;周迎燕;李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与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Graves病(GD)42例,缓解期GD 38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 24例,健康对照组38例.检查血清25(OH)D、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对25(OH)D水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诊GD组、缓解GD组及HT组的血清25(OH)D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初诊期、缓解期)血清25(OH)D与FT3、FT4、TT3、TT4TSH TR-Ab水平无相关性.HT组25(OH)D与TPO-Ab、FT3、FT4、TT3、TT4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AITD患者血中25(OH)D水平的不足,显示其可能在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立波;崔艳凤;李静;黎丽萍;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A549细胞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IL-17及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辅助蛋白1(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和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传代细胞随机分6组:罗格列酮/RSV组、罗格列酮/GW9662/RSV组、DMSO/RSV组、IL-17抗体/RSV组、GW9662/RSV组、细胞对照组.DMSO/RSV组予0.02% DMSO预处理0.5h,罗格列酮/RSV组予罗格列酮(10μmol/L)预处理0.5h,罗格列酮/GW9662/RSV组在应用罗格列酮前先以GW9662(10μmol/L)预处理0.5h,IL-17抗体/RSV组在RSV感染前予IL-17抗体预处理2h.各组培养6、12、24h收获细胞及上清液待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PARγ、IL-17、hCLCA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CLCA1蛋白水平,ELISA检测IL-17蛋白表达.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DMSO/RSV组PPARγ、IL-17、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随时间增加表达量增加,24h达高峰,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同一时间点上罗格列酮/RSV组、IL-17抗体/RSV组IL-17、hCLCA1 mRNA和蛋白均明显低于DMSO/RSV组,与罗格列酮/GW9662/RSV组相比,罗格列酮/RSV组IL-17、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罗格列酮及IL-17抗体对IL-17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干预后6h强,与12、2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抑制RSV感染后IL-17、hCLCA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机制可能为上调PPARγ基因的表达,使PPARγ活性增强,在转录水平下调IL-17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作者:杨康康;董琳;丁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CT血管成像在急腹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6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临床首诊误诊并行CTA检查确诊的患者资料.结果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误诊率为43.2%(16/37),腹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者3例,累及腹腔干2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壁间血肿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其中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周围炎1例.结论 急诊CTA及CTV可以确诊血管源性的急腹症,对临床治疗不缓解、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要及时行CTA或CTV检查排除血管源性急腹症,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朱玉秀;李桢;韩世瑜;徐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抑制素A、孕酮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70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过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75例孕妇作为先兆流产组,保胎治疗后流产的45例孕妇作为流产组,另随机选择50例同期笔者医院建档的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孕妇入院产检时机体的抑制素A、孕酮和fFN的水平,比较各组孕妇的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流产组、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组孕妇的抑制素A和孕酮水平依次升高,fFN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以及联合检测在对先兆性流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66、0.785、0.944.抑制素A、孕酮水平和fFN阳性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04%,特异性为89.17%,准确度为87.95%,阳性预测值为98.45%,阴性预测值为89.38%,Youden指数为0.812.结论 抑制素A、孕酮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对于孕妇先兆性流产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够明显提升预测的准确度和特异性以及准确度.
作者:潘淑芬;吴洁丽;吕杰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